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军人价值实现同人的价值实现一样 ,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军人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社会交换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和形式。奉献精神是军人价值实现的显著特点。军人和国家之间的社会交换具有两大特点 :量的模糊性和质的崇高性。要正视社会回报对军心的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2.
军人职业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的个人选择行为。军地劳动报酬绐付机制的差异使军人的行为选择与现行政策目标产生“错位”。采取提高军人即期收入、实行末位淘汰制、完善退役保障制度、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等措施,是形势发展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军人职业风险和现行军人伤亡保险制度的分析,阐述了军人伤亡保险利用社会资源进入商业保险的可行性,提出了军人伤亡保险进入商业保险可供选择的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军人的价值选择是军人价值观的重要表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直面和思索的问题。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在军人价值选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引导军人有效地控制市场经济对价值选择的负面影响,引导军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抉择,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人价值的全面实现,完成“打得赢”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每一个部队官兵在整个军旅生涯中,都要面临很多"被选择",无论是哪一行,哪一个岗位,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劲、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的坚持,就一定会越干越出色,越干越有劲,在抓好部队建设的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我家是军人世家,爷爷、叔叔、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军人,我从小就对部队有着真挚的感情。上学期间,我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1993年高  相似文献   

6.
曲凤桐 《政工学刊》2012,(10):28-29
自我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所属群体的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个人在群体中充当的角色的认可程度和接纳态度。国防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容,包括对国防生身份和军人职业的认知和判读;对革命军人的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和历史使命的认可与接纳;对军人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理解与遵守。帮助国防生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是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帮助国防生坚定从军报国信念、提高国防生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颖 《政工学刊》2001,(10):33-34
利益激励直接切中人们行为的最根本动因,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 治工作的有效 手段。但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的是把利益激励等同于物质刺激的简单做法。这是对利益激 励的极大误解,也是对军人利益需求的极大歪曲。利益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系统,物质利益 只是最基本的层面而非利益的全部。军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有追求物质利益、满足生存 需要的共性一面,更有追求全面利益、实现军人价值的个性一面。利益激励应从军人求利的 特殊性中获得新的视角。军人利益需求的特殊性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因其职业特点及环境氛围的差异,军人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8.
军人职业是社会职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军人和战争相联系,不是投入战争就是准备战争,战时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平时要执行战备训练和日常勤务等任务,个人的一切要绝对服从国家军事利益。军人职业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牺牲性。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军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道德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为:1.分居生活的无奈与困惑。军人肩负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往往要远离自己的亲人,赴边守关,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常相厮守。军人家庭大都是分居的营以下干部、战士的家庭,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分居的,营…  相似文献   

9.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军人社会保障要注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做好未就业随军家属的社会保障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军人退役安置问题;要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包括军人保险、商业保险、职业福利等层次优势互补,和政府、社会、军队、个人多渠道参与的全方位的新型军人保障体系;要构建起政府主导,军队、社会和个人参与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多元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军人首先是公民,应当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军人又是具有特殊身份和使命的公民,为保证军队有效地履行其特殊职能,应对军人的部分公民权利予以适当限制。效率与公平是法律制度的两大价值预设,因效率而限制的一般权利,必须通过为公正而扩充的特殊权利得到补偿,以实现军人权利与义务的等值或均衡。唯其如此,军人作为公民的法律地位才能不因军人的特殊身份而受损。我国法律赋予了军人广泛的权利,但在军人权利体系、军人权利的实施途径、保护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建设并逐步完善军人权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军人工资理论上必须澄清以下认识:工资是军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军队也是一种职业,从军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军人和国家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军人的无私奉献不应当是无限制的;军人的社会地位、军人的人力资本、军人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军队的吸引力都应当从军人工资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军人工资水平的高低不应当被看作是军队宗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知荣明辱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传统道德哲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崇尚荣誉能够有效指导人们走出当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道德世俗化、价值选择平庸化的道德困境;崇尚荣誉是军人职业伦理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分析军人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出发,主要研究和探索了制约军人保险制度发展的七个主要因素:军人保险的基金供给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程度、商业保险的成熟程度、军人对“保险产品”的需求程度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并提出军人保险制度的改革应着力于不断完善军人保险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对军人个人权益的保障、加大军地保险制度的一体化、规范对军人保险基金的管理和逐步建立适合于军人职业的各种特种保险。  相似文献   

14.
现役军人病故应纳入伤亡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伤亡保险制度中,军人病故不享受伤亡保险,只是退还个人缴纳的保险费本金和利息。而事实上,现役军人病故绝大多数是由军人工作的环境和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造成的,如果他们病故了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说明保险制度还存在缺陷,政策上还存在漏洞,还没有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不能有效地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激发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因此,将现役军人病故纳入伤亡保险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一、现役军人病故纳入伤亡保险的必要性1·现役军人病故纳入伤亡保险符合军人的职业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军人保险待遇的激励性。军人职业与社会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加入WTO后,“充分尊重个人意见,尽量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个人最大价值”的思想观念,给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过去很少遇到的拒绝或逃避服兵役、不参加民兵军事训练、辱骂军人、殴打军属、损坏军事设施、军事演习时车船等个人物品不服从征用等现象,国防后备力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军人保险基金运营方式及存在的弊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业务工作暂行规则》第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军人保险基金用于经商、办企业和购买股票等投资","对于历年结存的军人保险基金,用于购买国家债券或存入银行"。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军军人保险基金的运营只能采取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两种方式。将军人保险基金存储于银行,通过收取存款利息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这是军人保险基金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保值增值途径。将军人保险基金用于认购国家发行的国债,利率往往高于银行同期储蓄,风险小、收益稳,是军人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另一重要途径。但是仅限于这两种方式运营实现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弊端。一是非市场化导致基金投资收益低下。军人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的政策,是在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的安全性原则的指导下所制定的,虽然在规避市场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就现在的情况看,一名军队干部从入伍到转业,一般最低10  相似文献   

17.
建立相对独立的军人工资待遇体系,应依据市场工资确定军人工资待遇水平,按照“五支队伍”确定军人工资待遇结构,根据军人职业特点完善津贴补贴,并科学选择参照系,不断完善年终奖励工资制度和军人工资待遇的增长机制,加快军人工资待遇立法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南英丽  江浩 《政工学刊》2011,(10):47-48
谁不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是"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吗?所谓"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是一种强调个人意志自由的价值观,强调根据自己个人意志的自由来选择人生目标,设计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军人道德规范》就新形势下军人道德建设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学习、宣传和实践《好军人道德规范》 ,提高官兵的道德素质 ,是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知———军人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所谓“知” ,就是指官兵对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 ,是整个军人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道德认识是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的重要环节 ,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要使官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必须培养科学的道德理性 ,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正确的道德认识 ,是官兵全部道德生活的“航标”和“指路灯”。总政颁发的《军人道德规范》中明确…  相似文献   

20.
军人的职业,是与国家安全和稳定直接相关的特殊职业。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具有特殊的地位。而确立和维护军人社会地位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国家通过立法来规定军人的义务与权益。为此,我国国防法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军人的义务与权益。 一、军人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