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善待小事     
善待小事黄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红楼一梦”到“弹指一挥间”,不过是几十年而已。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怎样使自己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慎待小事和善待小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对待小事,要“谨思之,慎取之”。...  相似文献   

2.
樊斌 《政工学刊》2002,(6):42-42
《礼记》上说 :“德者 ,得也。”意思是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崇高的品质之后 ,才会有所得。“士有百行 ,以德为先” ,凡事以“德”为先 ,就能得到世人的尊敬。我军从来都是遵行“德”的典范。这也是人民子弟兵深得人民群众爱戴的原因。当代军人崇高的道德修养应是一项必备素质。古往今来 ,军必重“德”。如先秦的大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了将德的五条标准 ,即“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 ,特别强调将帅要有良好的精神品质 ,要求将帅做到对国家“进不求名 ,退不避罪 ,唯人是保 ,而利合于主”。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要求将领…  相似文献   

3.
杨光 《政工学刊》2008,(10):44-44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者倡导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追求的崇高境界。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慎独要求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和行为,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操守;作为道德境界,慎独表现为“诚其意”,不自欺、不欺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觉、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4.
情趣和作风     
生活情趣是一个人志趣的反映,对于人的行为和品行的影响潜移默化。领导干部的情趣爱好,是其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它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党风政风的大事。因  相似文献   

5.
一、树立军人道德榜样要处理好“远、大”形象与“近、小”榜样之间的关系。列宁指出 :“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灌输美丽动听的言词和准则 ,还必须通过道德榜样的带动才能实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道德榜样通过自身的道德行为 ,形象直观地感染和带动周围人的行为。我军历来都很重视道德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 ,先后培树了许多道德榜样 ,如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徐洪刚等。这些道德榜样带动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军人。但是也必须看到 ,由于这些先进的道德榜样相对于当前的军队建设是“远、大”的 ,即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的离军人的现实生活较…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第一看当“看得远”。一位学者说:“要想使人生过得有意义,惟一的办法是高瞻远瞩放眼量。”人的目光因人而异,有的人如鹫鹰,有的人如鼹鼠。看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远见难有作为甚至必犯错误。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此话又可这样来理解:有了深谋远虑就能消除和克服“近忧”缠身,使人变得豁达、乐观。看远,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更是境界。目标牵引成长,过程充盈人生,境界提升形象。一个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的人难见山外之山;一个被蝇头小利所诱惑的人,难睹天外之天。这种人,往往在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我放纵中自毁前程。人生的第…  相似文献   

7.
习主席强调:"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青年官兵是军队建设者的主体力量,承担着强军兴军的历史重任,只有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才能做到忠诚党的事业、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然而青年官兵的成长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随时都可能掉进"温柔的陷阱"。  相似文献   

8.
张子鸿 《政工学刊》2004,(12):56-56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述职中存在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基层官兵颇为反感。领导干部述职中存在的“孤芳自赏”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自我夸赞。证明自身履行职责情况立意高远,精心提炼,大搞自我表扬,尽拣好听的说。讲工作成绩全面具体,谈经验体会头头是道,甚至把几年前取得的成绩也“连贯”起来再度欣赏,尤其对上级领导的表扬、赞赏讲得慷慨激昂,简直把自己说成一个“贤人”、“智者”,好像整个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都是他一个人干出来的。(二)报长遮短。少数领导精于世故,很会把握讲问题的分寸。讲成绩和优长时夸夸其谈,而讲…  相似文献   

9.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对上级的命令指示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就是无论大事小事都毫无例外地认真对待和处理,件件有回音就是无论好办与难办都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上级机关和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有些单位,是好办的有回音,难办的就没有:有的表态积极,行动消极,“回音”很好听,“着落”很少见;  相似文献   

10.
耐得住寂寞     
《菜根谭》云 :“栖守道德者 ,寂寞一时 ,依附权势者 ,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 ,思身后之身 ,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能做到“宁守一时之寂寞 ,毋取万古之凄凉” ,应该算得上有大智慧的人。印尼前总统苏哈托 ,在位时可谓风光一时 ,凭借其手中的权力 ,干出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来。然而 ,当他大权旁落后 ,却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 ,被印尼和西方报纸称为“世界上最感寂寞的人”。至于苏总统是不是一个不守道德的人 ,会不会凄凉万古 ,不能用我们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但前车之覆 ,后之之鉴 ,对于苏氏的寂寞 ,却很值得我…  相似文献   

11.
“本村10月份评议公报:好婆媳是邹书香、张秀珍;帮助五保户、军烈属事迹突出的是李书堂……”这是河南省正阳县真阳镇邹楼村“民兵道德法庭”对村民道德评议的结果。据了解,这种以“民兵道德法庭”形式来规范村民行为,崇尚良好道德,树立文明新风,提高道德标准,在该县已经有180多个,它管的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使每个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不是名言的名言,一时成了众多人议论的焦点,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关键在于汪中求先生所写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发行,他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忽略的一些“小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唤起人们对“小事”的关注。读了汪先生《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后,我并不是很赞同他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他在本书的前言部分说:“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可我们中国企业为什么会有“短…  相似文献   

13.
做人与做官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和基础。品行不好, 有再大的本事.做再大的官,在他人心中的 地位也不高。人品连着官品,人品是官品的 基础.官品是人品的延伸。一个领导干部如 果没有好的人品.缺乏做人的基本品德.一 旦权力在手,就会放任自己.滥用职权,为 己谋私利.就会失去做官的资格。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入.道德高尚是必 不可少的素质。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风 貌直接反映了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 人的行为方式和做人准则。那些以权谋私的 领导干部大多是一些人格缺损的人.而那些 把权力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的领导干 部都是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作为领导干部一 定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加强世界观改造和思想  相似文献   

14.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副职?这是每一个经历副职的领导同志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好副职有很多标准,其中,正职对好副职的理解更为重要,因为副职主要是配合正职开展工作的,没有正职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副职就很难做好工作。因此,把握好“大”与“小”,坚持好“前”与“后”,处理好“上”与“下”,是做一个好副职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大”与“小”要分得清。副职的职责很多,一条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正职当好参谋。这就需要“大主意”出好,“小事情”干好,在出“大主意”上动脑子,在干“小事情”上下功夫。正职最忌讳的就是最需要副职“参谋”的…  相似文献   

15.
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指出,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领导干部要做精神文明的带头人,就必须努力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形成正直、随和、谦逊的人格魅力,以此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明确加强日常生活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有的领导干部不注重日常生活道德修养,认为“工作干好就行了,生活小节不必苛求”。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讲修养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把修身做人,提高到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来认识。周恩来曾提出要把修…  相似文献   

16.
人前碎语     
何必计较小事 时下,总有一些人大事干不了、小事斤斤计较,计较半天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更有人“官”气十足,看哪儿都不顺眼,这也不规范,那也不合适,就是看不到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政工学刊》2005,(9):63-63
积极的精神态度积极的精神态度被列为十大财富之首,因为所有的财富———物质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始于一种内心状态。内心是一个人所能完全地、不可夺取地控制自我人生的惟一东西。健康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体格始于一种“健康意识”。保持积极的精神态度、加强锻炼、均衡饮食是避免疾病的最佳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两种形式的和谐,即自己与自己的和谐及自己与他人的和谐。个人首要的责任是建立“内在”的和谐,保持积极的心理态度,设定人生大目标。只要自己保持内心的平静,就会很容易地与别人建立起和谐的精神关系。未来成功的希…  相似文献   

18.
孙信成 《政工学刊》2003,(10):20-20
走廊里的“长明灯”、卫生间的“长流水”、公共场所的烟头、纸屑等举手之劳就可以解决的小事,往往成为一些机关、部门及公共场所久治不愈的顽症,让人不可思议。要说,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举手之劳就可做得的事儿还真不少。凳子倒了,把它扶起来是举手之劳;地上有了脏物,捡进垃圾箱也是举手之劳。虽然举手之劳的事挺多,但有些人却并不愿去做,为什么呢?都嫌事小,认为不值得“一劳”。不过别忘了,大事终归是少的,而更多的还是小事,况且事情的大与小,价值的高与低,都是相对的,古人就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劝言。更重要的是,小事虽小,但人人都…  相似文献   

19.
强化自我     
强化 ,在心理学中是指能够加强人的行为的一种刺激。强化自我 ,是将自己既当作管理者 ,又当作管理对象 ,为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塑造。强化理论认为 ,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 ,通过采取一定行为作用于环境 ,可使不良行为得到抑制和矫正 ,从而经常把自己纳入不断完善的轨道 ,向着更高层次、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从事强化自我活动的人 ,工作会更热心、更出色、绩效更大。因此 ,正确运用强化方法 ,对我们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化自我是一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生存和发展”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两大人…  相似文献   

20.
一场疫情,成就了中国人一次集体修行。在这次疫情中,让人感动的除了频频见诸媒体的院士、护士、战士,还有湮没于尘世中的凡人小事。有位武汉市民形容疫情紧急的“至暗时刻”时说:“全武汉都在渡劫,有5万人在努力活下来,有10万人在累死累活帮我们活下去,还有800多万人忍住一动不动,也是一种战斗。”不处“围城”,很难尽知身处疫区人民当时的惶恐、焦虑和不安;没有经历,也无法真正体会大疫之下的奉献与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