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劣胜优的辩证思考张鸿富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军能否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引导官兵辩证地分析和认识在武器装备上敌优我劣的现状,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优劣转化的可能性,鼓舞官兵树立信心,敢于迎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样式,已经在现代战争舞台上扮演着主角.我军在未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军事斗争中,如何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是我们军事斗争准备不能回避的课题.面对这种新的考验,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教育,科学地认识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辩证地分析敌我双方的优与劣,对树立敢打必胜.以劣胜优的信心,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有利于扫除思想障碍坚定信心.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军委在新时期对我军提出的根本性任务.然而,在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结束后,部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看法,即我们的现有装备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以这样的武器能打赢高技术战争吗?这种思想障碍不解决,军事斗争的准备工作便不能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3.
刘娇月 《环球军事》2009,(20):58-59
冷战时期,以北约国家为一方和华约国家为另一方进行着长期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在谍报领域,双方的争夺往往是尖锋相对,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俄《独立军事评论》前不久就披露了这样一个情报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大多数战略进攻只能进行到它的力量还足以进行防御以等待媾和的那个时刻为止。超过这一时刻就会发生剧变,就会遭到还击,这种还击的力量通常比进攻者的进攻力量大得多。”这个适情停止进攻的时刻,即为“进攻的顶点”。它是作战力量极限的标志,关系着攻防双方的根本利益,是攻防类型转化的分水岭。美军作战理论中,“顶点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美军1986年版《作战纲要》中指出:“任何进攻作战迟早都会达到这样一个时刻,攻方的力量不再超过守方的力量。或者攻方综合考虑战争因素,认为作战已达不到预定的…  相似文献   

5.
杨亚辉  荀毅 《国防》2013,(5):46-46
民兵野营保障力量是现役野营保障力量的重要辅助和补充,认真研究探索新时期加强民兵野营保障力量建设问题,对于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民兵野营保障力量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战争潜力优势转化为战场保障优势。  相似文献   

6.
培养军事人才有两种不同的眼光,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一是把军事人才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立足现有装备和条件,适应未来战争一般战场作战所需要的人才上;另一种则是集中物力和财力,瞄准未来决定性战场的作战需要,为未来的发展超前培养、储备军事人才。前一种指导思想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依据这一思想所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往往难以适应战争方式和形态的不断变化,保持胜敌一筹的实力和长远发展的潜力,对军队建设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军队是以打仗为职业的武装集团,战争是双方军人的生死较量。军队职业的特殊性和战争的残…  相似文献   

7.
保障高技术局部战争,离不开我军后勤现有条件这个客观基础。为此,我们必须以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来规范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内容。尤其是在后勤保障与准备的宏观指导上,应把握几个问题:辩证看侍优劣条件,坚定依靠现有条件进行后勤保障与准备的信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把握后勤保障的主动权;建立合理的转化机制,努力将潜在保障能力变成现实保障能力;集中使用精锐力量,提高后勤保障的质量;综合运用各种力量,实施持续不间断的保障;充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现有设施和装备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日本军事理论家浅野佑吾著的《军事思想史入门》(以下简称《入门》)一书,在日本学术界颇有影响。笔者应解放军出版社之邀,将之译出(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译后掩卷而思,深为其研究军事理论的新颖角度和探索精神所触动。诚然,东邻之见不敢全然苟同,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助于思考我们民族军事思想的优长劣短。《入门》一书从军事思想发展历史的角度提出,军事思想含有军事制度、兵器技术以及  相似文献   

9.
增强国防经济潜力是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国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在国防经济潜力研究中遇到一些理论上的难题,提出来同大家商讨. 一、国防经济潜力的内涵问题战争是敌我双方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强弱优劣的比较。经济力是军力、政治组织力的物质基础,决定战争胜负,除了战争的正义性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是否具备  相似文献   

10.
平汉战役是晋冀鲁豫军区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在平汉铁路中段地区与国民党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刘邓制定了"政治仗"、"军事仗"双管齐下的战役指导方针,通过争取高树勋部阵前起义,促使平汉战役迅速取胜.这一役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对敌军的"政治仗",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由此役引发的分化瓦解敌军的"高树勋运动",在尔后人民解放战争敌我双方力量的相互推移变化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奇林 《国防》2014,(7):72-73
正"能打仗、打胜仗"是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关乎军队在战争中能否"运得到""补得上",对军队能否取得最终胜利起着关键性作用。新世纪新阶段,紧紧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谋划国防交通建设,切实提高军事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交通运输保障的特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需求的根本在于建立军事优  相似文献   

12.
浅谈“空优潜劣”格局在潜空对抗中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早期的潜空对抗中,由于当时潜空双方装备技术水平的不同,潜艇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在几十年的潜空对抗中形成了"空优潜劣"的格局.随着高新技术在潜艇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可打击反潜飞机的潜空导弹的研制成功和逐步列装,现代潜艇的战技术性能得到迅速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也大大增强,"空优潜劣"的格局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潜空对抗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武器装备是战争力量的物质基础, 是武装力量赖以实施作战行动的军事技术手段和技术保障。武器装备的优劣程度、数量多寡,极大地影响着作战行动的实施。在现代战争中,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在朝鲜战争中,战争双方使用了喷气式飞机、大口径火炮、火箭炮和坦克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但对志愿军方面来说,无论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还是先进武器装备的数量,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相比都处于异常悬殊的劣势。战争双方武器装备对比的悬殊, 对作战样式、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未来敌我双方的较量,将突出表现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较量,如果没有一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群体,就难以掌握高技术装备和高精尖武器,也就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必须认  相似文献   

15.
远洋作战能力是世界军事强国的标志.随着海洋活动的频繁与海洋地位的日益重要,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军事强国普遍将远洋作战能力作为海军装备发展的重点.各国由于地理条件、战略目标、作战对象与技术水平的差别,在远洋作战装备体系建设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从中仍能窥探出世界海军远洋作战装备整体的发展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战争的指导者,要实现以弱胜强,必须把握敌我双方各种因素在战争中不断变化的状态,即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科学预见战争发展过程中敌我力量互为消长的总趋势,制定正确的作战指导方针。敌我双方在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强弱对比总是相对的。强敌方面有相对弱的因素,弱军方面有相对强的因素。弱军要战胜强敌,就必须使自己力量中强的因素得到充分的发展,减少自己力量中弱的因素,为质变准备条件;同时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最早的兵家经典《孙子兵法》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七十年代初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兵书中发现了另一些反映孙子军事经济思想的佚文,可以使人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孙子的这些思想,迄今为止,尚未有人专门研究过.在我们开展军事经济研究的今天,溯本求源,很有对孙子军事经济思想进行探索之必要.本文就是在这方面作一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在军事经济理论中,军力有机构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认真地研究它,对于进一步探索军事经济运动规律,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军事经济中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什么是军力有机构成? 任何一场战争的胜负,都取决于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直接起作用的是军队的战斗力,即军队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的实际能力。我们简称它为军力,军力主要由军人的数量、武器装备、军人的军政素质和物资保障等因素综合确定的。构成军力的要素可以分为两类:即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作为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析了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军事生产、军队内部物质待遇、战时经济人才建设、财力与兵力之间关系等军事经济领域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在这些重大举措的提出和执行过程中,党精辟地提出“我军力量的生长,应在质量中求改进,而不是在数量上去求扩大。”“不论补充军队与扩大军队,均以不加重人民财政负担为条件。”“兵要精,武器要好,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敌人就不会被我们打倒”等许多远见卓识的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是党的军事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回顾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军事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对当前军事经济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未来军事斗争,与过去一般条件下的常规战争相比,无论是作战背景、时空条件,还是武器装备、指挥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努力建设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牢固树立未来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科学观念1.树立“军事准备,人才为本”的战略观念。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更多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从我军与潜在战略对手的差距看,既有武器的差距,又有人才素质的差距。我军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因此,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