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人才是最重要的战斗力、抓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先抓人才的观念,切实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我军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和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以对党、对国家、对未来战争极端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  相似文献   

2.
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战争形态、战争方式以及高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得战争法运用呈现许多局限性。因此,必须着眼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克服战争法运用局限性的基本对策,为我军未来的军事斗争准备创造有利的法律条件。  相似文献   

3.
钱海皓 《国防》2007,(2):13-18
三、坚持走自主发展武器装备的道路 武器装备是衡量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为做好军事斗争的装备准备,履行好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走自主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道路,尽快缩小我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军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落实江主席关于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指示,抓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的人才准备,为我军形成“断然出手,决战决胜”的作战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全军院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是新形势下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1 转变教育观念,重构人才培养目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是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根本。应树立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我军的统帅,着眼于新世纪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构建我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工程,是摆在全军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构建我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军委江主席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任务,又是当务之急”。这说明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新时期治军的重要特点和规律,是我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基本保证。要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7.
人才是兴军之本,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当代军事领域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也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较量。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都无法改变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实践中,能否保证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否保证军队永不变质,人才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是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当代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都不能改变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存在被先进国家进一步拉大差距的危险.正确看待武器装备的优劣,开拓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思路,创新军队武器装备的科学发展方法,对于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实现复合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加速军事斗争准备中,军队编制与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与建设现代化军队的目标和对军队人员、武器装备及相关资源的有效配置上,还存有差距。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以装备及任务和以军费条件定编、坚持编制就是法规和平战结合的原则,不仅是优化军队编制结构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重要方面,更是我军适应新军事变革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信息化。一方面,信息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在某种意义上说,未来信息化战争也就是交战双方所拥有知识的较量。因此,没有大量的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军人群体,将很难驾驭手中的武器装备,很难实现战场上的“联合”来贏得战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贴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转变育人观念,实现官兵素质的整体跃升。首先,人才观必须由重个体向重群体转变。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没有顶尖人才,但只有顶尖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千千万万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院校教育只有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才能为我军形成作战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人才培养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做好人才准备,军事斗争准备才能落到实处。确立跨越式人才培养思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跨越式跃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着眼特点 提高素质陶向东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大相径庭。作为我军服务保证军事斗争胜利的政治工作,其具体的方式方法也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改进、创新。着眼未来战争特点,造就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是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治军必先治校 ,兴军必先兴校。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人才培养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制高点 ,必须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摆在重要战略地位 ,大力贯彻院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努力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名牌军队院校 ,在世界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中努力谋取军事人才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我军后勤要保障“打得赢”,必须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准备这一重点,进一步向高技术武器装备倾斜,向高技术军兵种部队倾斜;大力推进科技兴后勤发展战略,切实增加后勤的高科技含量;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保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新军事变革进程中院校任职教育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任职教育是我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在借鉴外军人才培养经验并结合我军实际的基础上作出的教育模式创新 ,对我军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重大作用。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加强军事斗争准备 ,保证我军“打得赢”、“不变质” ,必须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明确任职教育的内涵和历史必然性 ,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开创任职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军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军队各项工作的龙头。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提高领导军事斗争准备、带领部队完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本领”。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积极适应形势任务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提高领导军事斗争准备、带领部队完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本领,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政工学刊》2015,(5):27-28
当前,反“四风”、改作风更加深入,军事斗争装备准备更加紧迫,装备管理保障任务更加繁重,建设改革中的矛盾问题更为凸显。抓好工作落实,必须坚持以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深刻把握“四个年”的形势特点和“四个抓”的遵循指导,立足新起点,科学抓建设,创新谋发展,依法促落实。一、牢牢把握乘势发展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9.
着眼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推动挂钩训练深入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光 《国防》2002,(10):4-7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组成部分,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是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挂钩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对于提高我军整体战斗力,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保实现“打赢”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应对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江泽民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反复强调“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变革的重要保证”。同时,明确要求在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时,要“重点抓好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认真贯彻军委的人才建设思想,采取超常措施培养好这“五支队伍”,是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的治本之举。一、对指挥人才,要突出“复合型”要求,军政兼通、指技合一。未来战争的政治目的日渐凸显,除受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