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线导鱼雷     
鱼雷武器已度过了百岁寿诞,百年前的鱼雷尽管外貌与今天相似,但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一直是体型较大、浅水反舰的兵器。今日鱼雷已发展成具有反潜与反舰两种用途,大型与小型(英、美称重型与轻型,日本称长鱼雷与短鱼雷)两种尺度的新品种。各国的小型鱼雷主要用于反潜(独联体与瑞典小型鱼雷口径为400毫米,除反潜外,还可装在潜艇艉管自卫反舰,其它各国通行的324毫米口径的小雷均只用于反潜,一般(除瑞典 TP 42及TP 43系列外)不装线导,只用主被动声自导;大型新式鱼雷全是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基本上都是反舰又反潜的两用鱼雷(瑞典的 TP 61系列各型与德国的“海豹”及 SST 4只反舰;“海蛇”只反潜,它们不是两用鱼雷)。大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通常装备在潜艇上,少数也可装在驱逐舰与护卫舰的艉部二层甲板上向后发射,瑞典的鱼雷快艇则向前发射。本文着重分析介绍大型线导鱼雷,不包括小型鱼雷。所谓大型,各国通用口径为533毫米,法国有的用550毫米。独联体已有直径650毫米鱼雷,美国 SSN 21“海狼”级核潜艇的发射管口径为762毫米。这种特大口径者不妨称之为巨型鱼雷,它们虽代表大型鱼雷发展的新动向,但不是线导鱼雷,故不在本文介绍之内。  相似文献   

2.
人们称军舰是浮动的海上炮塔,其实,军舰上的主要武器并不是火炮,而是鱼雷、深水炸弹、舰载飞机以及导弹等。可以这样说,火炮、飞机、导弹都不是海军的专用武器,唯有鱼雷和深水炸弹才是海军的专用武器。这里,我们避开专门用于反潜作战的深水炸弹不说,专门说说矫若游鱼、威力巨大的水中蛟龙——鱼雷。  相似文献   

3.
耕海 《当代海军》2007,(12):42-45
台湾海军目前装备的水下武器主要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三种。这些水下武器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只有少部分是岛内自产的。由于生产年代久远,战斗力十分有限。一、鱼雷台湾海军现有的鱼雷主要有 SUT重型鱼雷和 Mk46、Mk44轻型反潜鱼雷三种。1、SUT(Surface andUnderwater Target 水面和水下目标)重型鱼雷。SUT 鱼雷是德国 AEG公司于1975年设计推出的反潜、反舰重型线导鱼雷,可以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  相似文献   

4.
位漂自动补偿交流正弦机是各种随动系统精度测试和模拟角变化的重要仪器设备。它能提供调速范围宽而精度高的速度信号和周期调变范围大而失真度小的正弦信号。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正弦机在正弦工作时的位置漂移能自动补偿,而且不影响输出正弦波的失真度,且过零点无死区。另方面,由于在设计中考虑了可应用于各种口径的大小火炮,鱼雷发射管、深水炸弹发射炮、导弹发射架等武器随动系统及各种小功率随动系统和舰船摇摆试验。所以,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5.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能在水下一定的深度或与目标相遇而爆炸的水中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也可以用来开辟雷区通道或者攻击其他目标,是有效的近距离反潜武器。深水炸弹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投放,也可以由反潜导弹携带。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的问世,曾一度对深水炸弹的发展造成冲击。近年来,由于浅水反潜作战的需要,深水炸弹重新得到重视并取得了深入发展。深弹的分类和组成通常深弹按携带方式分为航空深弹和舰用深弹两类。航空深弹由直升机或反潜飞机  相似文献   

6.
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致力于发展护航舰队,迅速地设计并建造了长约200英尺、排水量略大于1000吨、航速可达16节、携带深水炸弹并有两门轻型火炮这样一级舰艇。这类舰只被命名为“轻巡航舰”(corvette)。(该名由帆船时代演变而来,可能较之护航舰的名称或其它舰名更合适一些。)这类小型舰只被派往大西洋同德国U型潜艇作战。实践表明,这类舰只就执行其使命而言,显得尺寸小、武备少和航速慢,故随后由  相似文献   

7.
鱼雷沧桑录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人民为了对付倭寇,首先发明了“水底龙王炮”自航水中兵器。现代鱼雷是在浮标水雷与艇杆炸药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者在浮标下方的水中挂有炸药包,后者在驶帆的水艇前端伸出长杆,杆端绑药包。1868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RobertWhitehead)在奥匈帝国阜姆(今南斯拉夫里耶卡)海港鲁必斯处,首先制成了自航鱼雷,由于怀特黑德意译为“白头”,故这种世界上首型鱼雷亦称为“白头”鱼雷。白头鱼雷生产后,各主要海军强国先后购买其专利后仿制生产,其中德国的仿制品称“黑头鱼雷”。  相似文献   

8.
深水炸弹是用来攻击和消灭隐蔽在大海深处的敌方潜艇的专用兵器。在深水炸弹诞生之前,各国海军用火炮、鱼雷或使用安装在军舰艏部的撞击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初,苏联(下称俄)“台风”级核潜艇携带650毫米口径超重型反舰兼反潜磁流体推进线导鱼雷游弋于海上之后,引起统领北约鱼雷武器研产潮流的美国的震惊与不安。从此,美国一直因缺少反航母鱼雷这一雷种而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0.
平西 《环球军事》2012,(5):44-46
众所周知,水雷通过水下爆炸来摧毁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武器,具有造价低廉、杀伤力巨大、布投容易、探测和扫除困难、作战灵活等优点。与深水炸弹最大不同就是预先布于水中,与鱼雷最大不同就是不能自航寻的,但新型自航水雷诞生,水雷与鱼雷的差别正在逐渐消失。美国曾经是水雷生产大国和装备国,特别是在二战中曾让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吃尽了苦头。但由于美海军是全球进攻型海军,目前媒体对其导弹和鱼雷报道得比较多,但对美国库存水雷和水雷生产能力报道很少,因此大家对美国水雷现状及其未来发展也不甚了解,本文将为您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能在水下一定的深度与目标相遇而爆炸的水中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也可以用来开辟雷区通道或者攻击其他目标,是有效的近距离反潜武器。深水炸弹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投放,也可以由反潜导弹携带。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的问世一度对深水炸弹的发展造成冲击。近年来,由于浅水反潜作战的需要,深水炸弹重新得到重视并取得了深入发展。看似简单却结构复杂通常深弹按携带方式分为航空深弹和舰用深弹两类。航空深弹由直升机或反潜飞机投放。舰用深弹按投射方式分为投放式深弹和发射式深弹。发射式深弹按发射原理分为发射药发射深…  相似文献   

12.
赵剑锋  郝彦斌  李会格 《国防》2006,(10):71-72
深水炸弹(简称深弹)是一种能在水下一定的深度或与目标相遇而爆炸的水中炸弹,主要用于攻击潜艇,也可以用来开辟雷区通道或者攻击其他目标,是有效的近距离反潜武器。深水炸弹由水面舰艇或飞机投放,也可以由反潜导弹携带。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的问世,曾一度对深水炸弹的发展造成冲击。近年来,由于浅水反潜作战的需要,深水炸弹重新得到重视并取得了深入发展。深弹的分类和组成通常深弹按携带方式分为航空深弹和舰用深弹两类。航空深弹由直升机或反潜飞机投放。舰用深弹按投射方式分为投放式深弹和发射式深弹。发射式深弹,按发射原理分为发射药发…  相似文献   

13.
下日本的“春潮”(Haru;址。)级潜艇为双层壳体,敷设了消音瓦艇上除装备中/低频主,/被动舰壳搜索和攻击声纳外,还首次安装了拖曳线列阵声纳,加大了反潜探测距离,该级艇的第6艘“冬潮”(Fuyushio)号已在2995年3月服役二*澳大利亚“科林斯“(C ollins)级潜艇增加了武器的携带量,除装鱼、水雷及潜射导弹外,还可以装巡航导弹r以攻击远距离陆]_日标_该艇单艇造价高达3.5亿美元,卞荷兰的‘’海象”(Walrus)级潜艇采用了西方很少用的双壳体结构,其武器系统十分先进,舶部4具液压式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37型、MK一48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4.
于洋  谢辉 《环球军事》2010,(3):36-38
1944年1月底至2月初,美海军潜艇“石首鱼”号在中国东海执行第10次作战巡逻任务时,先后遭遇两支庞大的日军水面护航编队。在对日军编队实施近距离袭击时,遭到对方的疯狂反扑。日军护航军舰将“石首鱼”号围困在东海一小片狭小的海域内,不分日夜地连续投下大量的深水炸弹进行轮番攻击。企图使“石首鱼”号葬身海底。但日军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石首鱼”号虽然遭受重创,但却成功死里逃生,成为二战期间美海军遭受最惨烈的深水炸弹攻击却得以生还的潜艇。  相似文献   

15.
互动地带     
黑龙江一位没留姓名的读者问如何从60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533毫米或400毫米的鱼雷? 鱼雷武器的口径有533毫米(标准型)和324毫米、400毫米等。苏联为对付敌航母而研发了口径600毫米的重型鱼雷。现代的潜用鱼雷发射装置具有的功能在不断地的扩展和增多。潜用鱼雷发射装置的发射管还是潜艇出现事故时艇员逃生的重要通道。现代潜艇根据作战  相似文献   

16.
二战末期,美国“鲻鱼”号(Harder SS 568)潜艇,在一次执行由澳大利亚到加利曼丹岛运送谍报人员的任务中,不但完成了运送任务,而且由于潜艇指挥员采取机智的指挥,适时捕捉战机,向敌舰发射了14条MK18型电动鱼雷,建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机动灵活地采用鱼雷攻击、潜艇规避战术,为潜艇在敌方控制海域的战术运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海军中的火炮和装甲之间进行了激烈的角逐:火炮口径迅速增大,舰船装甲不断加厚。当装甲的厚度和坚硬度发展到使炮弹难以击穿时,一种能够发送巨大威力弹体的新式武器——自行水雷,即后来被称为鱼雷的武器就应运而生了。十八世纪七十年代,鱼雷开始装备水面舰艇,二十世纪初,装备潜艇。鱼雷最初是放在小艇龙骨下或被拖着的木筏上面的专门管子内的。俄土战争中,两艘俄国小艇,于1878年1月14日,各发射一枚鱼雷,  相似文献   

18.
德国 SUT 线导反舰/反潜鱼雷SUT 线导鱼雷是德国在1975年为出口而研制的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集“海蛇”、“海豹”和 SST4鱼雷之部件,可从水面舰、潜艇、固定或活动岸防设施中发射。SUT 鱼雷装有声自导头,在主/被动工作时探测距离远。线导终止后,SUT 鱼雷可作为高度智能自导鱼雷作战使用。SUT 鱼  相似文献   

19.
光盘是一种用激光进行高密度、高保真信息存储的载体 ,通常称为CD。CD是英文CompactDisc的缩写 ,意为“小型唱片”。小型之意 ,是相对于80年代前期流行的直径为30cm的模拟式密纹唱片LP(目前市场上已很难见到 )而言。最初的CD又称为CD -DA(CompactDisc -Dig italAudio) ,即我们所说的激光唱盘。CD -DA是利用激光以数字方式 (即0/1信号 )来记录和读出声音信息 ,它可以存储74分钟的音频信息。由于其造价低廉、声音信号的无损读出、音质好、保存期长 (理论上可以永久保存 )等诸…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美、英等主要西方军事强国海军的作战海域从大洋转到了沿岸,鱼雷等装备的发展也随之朝这个方向发展。虽然近十几年来,在鱼雷研制领域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但各国都在努力改进鱼雷性能。英国也对20世纪80年代装备水面舰和飞机的“(?)鱼”鱼雷进行了一些改进,现已发展到了“(?)鱼”1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