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绿色幽默     
我受够了教官向队员下达口令:“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其中一个队员走出队列。“你到哪里去?”教官问他。“我已经受够了!你简直不知道怎样才好,不到几分钟你就改变了许多次主意。”太平盛世某个新兵每天早操迟到.军官非常生气地责斥他:“喂,你为什么老是迟到?”新兵:“长官,不知为什么我总睡过了头。”长官:“都像你这样,将来发生战争如何办?”新兵:“都像我这样,将是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啊!”迟到的原因“为什么迟到?”教官问。“我没来得及赶到就上课了。”士兵答道。不是我的兵公共汽车公司经理打电话给卫戍司令:“…  相似文献   

2.
马继东同志从一个非洲国家刚刚回国时,人瘦了一圈、黑了一层。他递给我一支来自赤道附近的香烟,味道怪怪,实在不敢恭维。我说:“咱们恐怕还得把你出国前中断的话题接续起来。”他想想,说:“你是指外国海军的黑话?”  相似文献   

3.
“主任有部订刊热线电话,一头连着我们的基层单位,另一头连着《中国民兵》编辑部。”这是南阳军分区宣保科长在一次订刊用刊经验交流会上说的一句话。 七年前,我从济南军区机关调任南阳军分区政治部任主任。上任伊始,我到一个边远山乡调查“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情况,一民兵好奇地问:“国家正规军都精简一百万,咱们还抓民兵工作干啥?”“这问题问得好!”我在称赞的同时,并没正面回答他,而是反问一句:“你看《中国民兵》杂志了吗?”我的意思是说,那上  相似文献   

4.
与猪共舞     
今日里,吕良良有必要垂头丧气。叫我这么个体面的城市兵去养猪,说出去不丢死人了?瞧连长说得多动听:“良良哎,不派你派谁去?连里数你膀大腰圆,又面和心善,除了你还有谁能在两个月内让猪超水平长肉?去吧!好好干,两个月后让入营的新兵们吃得满嘴流油。”什么话?好兵不养猪,让我吕良良这样的兵去养猪?现在,吕良良怀揣一包“红塔山”,一个打火机,手握一把随时可以充当武器的大扫把,横冲直撞向猪圈走去。他是一颗寻机引爆的炸药包,他就是这么说的:“别碰我,火着哩!”人皆侧目。吕良良来到他的新工作岗位了,他看到了他的九头猪。猪也看见了它们的…  相似文献   

5.
有则寓言 ,说的是一只猫头鹰搬家的故事 ,忙着要从西方搬到东方去 ,斑鸠问它 :“西方是你的老家 ,为什么要搬到东方去呢 ?”“因为我实在在西方住不下去了 ,这里的人都讨厌我夜间的叫声 !”斑鸠劝道 :“你的声音怪难听的 ,要是你改一改自己的声音 ,或停止在夜间歌唱 ,不是仍然可以住下去吗 ?”确实如此 ,猫头鹰即使搬到东方 ,环境虽然变了 ,但那令人生厌的声音不变 ,东方的人也会讨厌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 ,也象“猫头鹰”一样 ,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却一个劲地在埋怨环境。比如 ,有的人犯了错误或进步受挫 ,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 ,总喜欢把…  相似文献   

6.
国防乐园     
移动字幕有人请求电视台:“在播新闻和电影时请不要在下面添加字幕,因为我奶奶老以为那是卡拉OK,就跟着唱。”小心行事法官:“你自己有车。为什么还要偷别人的车?”盗窃犯:“那是因为我喝了酒。”法官:“这和偷车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7.
曾经经历过的两件事令我心存感动:在一次休假回家的途中,长时间的旅途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与家人欢聚的梦境中。不知是什么时候,列车员轻轻地推了推我,说:“小同志,该下车了吧?”我忙乱中开始收拾起东西来。这时有人问:“列车员同志,你怎么知道他到站了呢?”她边帮我收拾东西边对大家说:“其实也没什么,他穿着军装,好记,我也力  相似文献   

8.
薛依群 《国防》2006,(2):77-77
在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好搭档和亲密战友——政治委员赵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作为一名“学生官”,在八路军386旅独立团的战斗、生活经历,对今天地方大学生干部走好军旅之路,也有一定的启示。剧中,曾经是燕京大学学生并经过延安抗大培训的赵刚,一开始就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谦虚、坦诚地面对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在386旅旅部,他对旅长说:“毕竟(李云龙)是老同志了,带兵经验丰富,我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在日军山崎大队进攻前,他对李云龙说:“我赵刚是你的同志,是你的战友,……我是真心想和你做朋友”;后来又表态:…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的陆、海、空三军中,海军常常称为“皇家海军”(Royal Navy),空军也总称为“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惟独陆军不称为“皇家陆军”(Royal Army)。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似文献   

10.
国防乐园     
无可奈何的回答 一位很严厉的军官正在给他的新兵们训话:“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我的名字叫石头,实际上我这个人比石头还硬,训练中休想耍花招,免得自找麻烦。” 然后,他逐一询问这些士兵的名字,并一再强调回答时要响亮。士兵们都逐个把名字告诉了他,但最后有位小个子却沉默不语。 军官十分生气:“你为什么不把名字告诉我?想故意捣蛋吗?” 士兵无可奈何地答道:“我的名字叫铁锤,再硬的石头都敲得碎。”  相似文献   

11.
甲:打起竹板走上场,乙:我心中有苦没处讲。甲:嗯?昨天你还笑吟吟, 今天有什么不顺心?乙:刚才在商店大门口, 我碰上了一个“三只手”, 身上的钱包被偷走, 气得我浑身直发抖。甲:(自)你看见小偷偷你钱了?乙:我回头时他正伸手, 我看得一清和二楚。 只是手足无措心打颤, 浑身上下冒白汗。甲:你心慈手软傻呆呆, 丢了钱包算活该!乙: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遇见小偷你敢瞎逞能?甲:听这话我敢推断,你胆小怕事根本不算男子汉。 不是对你说大话, 见小偷咱从来不害怕。乙:(白)你敢抓小偷?甲:我抓过小偷立过功, 人人夸我是活雷锋。乙:(白)是么?那你给大家讲…  相似文献   

12.
三请老爹     
今年农历正月十九日,河南省沈丘县白集乡小张庄村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一大早便急匆匆地来到村外一间小房里,低声细语地说:“爹,请回家吧!”床上躺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听到喊声掀开被头,怒冲冲地对这位小伙子说:“你还有脸见我?你给我出去!”说完蒙上了头,再也不吭声了。小伙子叫张连明。老人是他的父亲张运峰,是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复员军人。父子因何闹矛盾?原来是连明媳妇又怀了胎。老人张运峰知道此事后问儿子:“你媳妇已生有孩子了,还不中?咱这个‘五好家庭’可不能破了国家的规  相似文献   

13.
国防乐园     
寻伴侣 一位单身汉通过电脑查寻自己的理想伴侣: “我要找的伴侣应该是娇小玲珑、热爱水上运动、喜欢群体活动的,。” 电脑反馈的信息是: “请找一只海豚,” 皮肤的功能 太太在家里评阅她学生的自然科学试卷,并把一些答案念给我听。考试的题目是“人体”,第一个问题是“皮肤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防止别人一看见你就呕吐.” 因为我醉了 警察叫一个男人把车开到路边.对他说:“先生.劳烦你对着这个酒精测量仪I呼口气,。” 那男人说:“我有严重气喘病,如果这样做,便会发作.” “那么,请你跟我到检查站验验血液好吗∥ ”这电不行…  相似文献   

14.
"危言"劝人     
战斗即将打响 ,某部即将开赴前线 ,这时有一位干部企图找关系调离部队。他的一位战友非常严厉地对他说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在关键的时刻 ,你前进一步还好说 ,就算牺牲了也是一个烈士 ;如果你后退一步就是逃兵 !你愿意做一个万人唾骂的败类、千夫所指的罪人吗 ?”战友的话如五雷轰顶 ,使他猛醒过来 ,他毅然放弃原先的决定 ,跟随部队上了前线 ,在战斗中 ,他英勇善战 ,最后荣立了二等功。事后他对那位战友说 :“真是危言撼心哪 !我十分感谢你那番严词斥责 ,是你挽救了一个糊涂虫 ,创造了一个勇敢者”。这就是所谓的“危言劝人” ,就是在根…  相似文献   

15.
一位总统检阅自己的士兵,然后他问道:“假如我命令你们向我开枪,你们会服从我的命令吗?”除了一位士兵,所有的士兵都回答:“服从命令!”总统对那位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大加赞赏:“只有你把我的生命看得比军人的天职更重要!”那位士兵解释道:“我是刚调来的,我只会开坦克。”  相似文献   

16.
饭后,炊事班副班长老高和给养员大周正在餐厅打扫卫生,忽然门外传来“报告”声。“进来!”大周望着进屋的小个子新兵问:“你找谁?”“请问……谁是班长?”“他。”大周用手指了指老高。“我可找到你了!”奇怪的是新兵没有敬礼,而且激动地跷起脚尖与  相似文献   

17.
在我成为部队的一个电影放映员之后,我曾给官兵们放过两部爱情片,一部是《甜密密》,还有一部是《夏日的麽麽茶》。后者就是一个青春的与爱情沾边的闹剧,我喜欢前者,那里面的爱情经历, 那种让有情人觉得时空长远的感觉,还有那两个男女主角。相逢与错过,珍惜与惆怅,似乎是一种美好情感的保存形式,我爱的人, 你喜欢的他,是不是,都在呈现——相爱的人不能聚首的不圆满。在几年前的电影课上,有一个单身的人对我们台下的人说: 电影是一个梦。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听到《环球军事》是在2004年年底。那天已是征订杂志的最后一天。我正准备把处里订阅相关杂志的征订单交到收发室,突然传来一个急切而熟悉的声音:“等一下!”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副处长。“再加订一本。”他说着走到我身边,交给我一张纸。我心里想, 处里订了好几本军事杂志了,又加一本啊?好,能多看看了,想着就加在征订单的后面了。  相似文献   

19.
“陈干事,你的汇款单。”通信员小尹喊到。“我的汇款单,哪里来的?”“咱们人武部就你一个姓陈,肯定是寄给你的!”接过汇款单一看,见汇款单是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邮来的,署名刘某某。我一下明白了:“刘女士,你这又何必呢?”  相似文献   

20.
王朔于1999年11月1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我看金庸》一文,把金庸小说与香港的“四大天王、成龙电影和琼瑶电视剧”并列为“四大俗”;并说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使世界误以为“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来面目”。读完此文,我既为王朔的勇敢之举击掌叫好,也为他可能遇到麻烦而担忧。你王朔也是功成名就老大不小的人了,批谁不好,为什么偏偏去批金庸呢?又没谁硬逼你读金庸小说,“实在读不下去”,也犯不着捏着鼻子硬读。把心中的怒气在报纸上登出来,不是太傻了吗!要是“金大侠”一气之下把你告上法庭,再索赔精神损失费1000万,看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