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何华  常超 《政工学刊》2002,(9):30-30
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少数战士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嫁接到部队人际关系中来 ,有的甚至把请客送礼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敲门砖” ,致使干部经常要面对战士送礼的问题。那么 ,干部拒收战士礼物中有什么学问 ?怎样拒收效果最好 ?加强教育 ,引导战士堂堂正正做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现在许多战士非常看重关系和交往 ,战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军地之间的交往最为频繁。交往中 ,他们既重友情 ,也重利益 ,少数人把战友之间的正常交往庸俗化 ,试图通过送礼拉关系、走“捷径” …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上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蔓延 ,一些战士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 ,给干部送礼的日渐增多。无论何种情况 ,战士给干部送礼大多是出于无奈。要建立纯洁的官兵关系 ,干部在给战士退礼时 ,要讲究方式方法 ,不能太生硬 ,以伤战士自尊 ,要诚恳地对战士进行思想教育 ,做到退礼有理有“礼”。一些战士受人际关系“物化”的影响 ,为达到某种愿望 ,往往在入党考学、立功受奖、战士提干、骨干调配、选改士官、新兵分配、选调学兵、探亲休假和犯了错误以求减轻处罚时 ,用礼物充当“敲门砖” ,开方便之门。干部如果“来者不拒” ,将助长…  相似文献   

3.
摈弃吃兵现象□田焕玉前不久,一位基层主官讲:两名战士请他和另一名干部出去游玩一天,吃喝玩花去千余元,全是战士“慷慨”解囊。还说:他们真够意思!将来我不会亏待他们。像这位主官说的情况在基层虽属个别,但这种“吃兵”现象是与我军的性质、宗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4.
学习训练中他像战士的"师长",工作生活中他又像战士的兄长,孙云龙辛勤培育着战士,倾心呵护着战士,跟着这样的班长干,战士们有奔头。他个子不高,为人憨厚,以连为家,责任心强。他入伍7年来,担任5年班长,带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士兵。凭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他用一腔真情来换取战士矢志军营的真心,带出了一个又一个钢铁般的战士,他就是71407部队五连一班班长孙云龙。孙云龙常讲:"带兵即带心,只有真情付出,战士才会一心一意跟着你干,在战士迷茫时点燃一盏灯,失意时撑  相似文献   

5.
某连队战士小于 ,连里派他去帮伙房拉粮。到了粮店后 ,不是站一旁抽烟 ,就是与人闲聊 ,出工不出力。回到连队 ,正遇到指导员搬家 ,他却表现得十分积极 ,不遗余力 ,偌大一张沙发一个人背着就走。前公后私 ,一冷一热 ,判若两人。在当前的基层连队中 ,类似小于这样厚此薄彼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某连队 ,就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连里有公差需要组织战士们去完成 ,本来一天就能干完的话 ,往往是搭上一倍的时间还完成不了 ;而一旦连里某位有“私差”需要帮忙 ,大部分战士都会争先恐后抢着去干 ,工作往往完成得既迅速又漂亮。同样是差事 ,为何一些战…  相似文献   

6.
赵祥 《政工学刊》2001,(5):45-45
孔子周游列国时 ,每到一处 ,总能得到好多关于这个国家上至宫廷密闻、朝野动态 ,下至乡间俚俗、街谈巷议等重要的信息。据《论语》记载 ,孔子对于信息的获得 ,是凭借“温、良、恭、俭、让”的素质得到的。其实也就是以人格的力量打动对方 ,使对方国人出于对他的信任 ,主动透露信息给他。由此想到 ,在基层工作中 ,带兵人只要能取得战士的信任 ,又何愁摸不清战士的思想脉搏 ,解决不好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呢 ?事实上 ,少数战士有事不给干部讲 ,只告诉亲朋、老乡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虽然不信任干部只是极个别现象 ,但也会影响到一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7.
军分区司令员与士兵年龄相差成倍、职务相隔多级,却能做到与普通士兵一起干、一起学、一起玩,看不出任何等级距离,您相信吗? 球场上,战士敢和他疯抢;困难时,战士可向他借钱:餐桌上,战士往他碗里夹菜;遇到家庭矛盾,战士也愿向他亮“家丑”,您意外吗?  相似文献   

8.
指导员邢晋说:“李政委爱兵,也管兵,但他的管是建立在关心与信任基础上的。”士官李雪涛说:“李政委为人处事公平合理,没有偏心眼儿。”战士李显旺说:“政委像妈妈,最理解我们的心,知道我们需要啥。”这个李政委是沈阳军区某团政委李殿文。他把“像战士父母,当战士兄长,做战士朋友,是战士老师”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他有他的爱兵格言。  相似文献   

9.
问:某连战士小周和其他两名战士一起报考军校,结果那两名战士被录取,小周却落榜了。小周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战士,连队举行篮球比赛,场场少不了他;周末文艺晚会上,他总要给大家唱上两首。可自从这次考军校落榜之后,他以前的工作热情不见了,变得情绪低落,整天沉默寡言,萎靡不振。小周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春节将至,不少官兵家属陆续来队过节。此时,有的营连官兵为表达对营连主官的敬意,多选择在留队过节的营连主官家属孩子来队期间前去探望,并以红包压岁钱为礼,在基层有一定普遍性。笔者认为,此事看上去似小,也如人之常情,但这种风气却不可长。"压岁钱"里有苦衷。因为它人为增加战士经济负担,容易造成相互攀比之风和群体效应,你送我不送则怕领导侧目,你送多我送少又怕领导掂量,不少官兵就这样成了"被送礼"。而基层战士多  相似文献   

11.
"战士的事就是我的事。"这是张学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是全营官兵的"知心大哥",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对他讲,战士的事成为了他的事。3大本兵情日记,记录着他知兵的点滴,一大摞战士家属的感谢信承载着他爱兵的信条。张学明常说,对战士提工作要求多,生活上关心不够,那不是一名党员干部的作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感动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源于生活。军营民谣源于解放军生活。新兵连、想家、站岗、演习、打靶、外训、甚至部队驻地的姑娘,一个战士的解放军生活的要素,军营民谣里全有了。反之亦然,军营民谣是一个战士的解放军生活的真实写照。难怪战士们把小曾当成“自己人”而不是明星。他唱出了他们心底的歌,他的歌里有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对军营真实的情感体验。当一个战士穿上军装踏进军营,像本文虚拟的“他”一样,当他学唱第一首军营民谣歌曲的时候,或许他没有意识到,但他的解放军生活已经在歌声里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3.
沈阳军区“优秀心理咨询员”某步兵旅指导员胥得意感到,维护好官兵的政治权利很重要。近日,该连62名战士自发给他写了106篇爱兵故事,这事儿在军营成了一条长了翅膀的新闻。知道内情的人都说:“胥得意之所以得到全连战士的尊敬与爱戴,不只是他把自己的满腔真情都奉献给了战士,更缘于他对兵的根本态度和全新的带兵视角,缘于他把爱兵推向了更新的境界。”为此,我们撷取了几个战士亲手为他写的这一串真实的故事,一起来感悟他的爱兵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 ,与几位政工干部切磋思想政治工作技艺。一位被树为标兵的指导员的话激活了这次讨论的兴奋点。他说 ,如果说我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的话 ,那就是善于倾听战士的心声———别人听不到的话我能设法听到 ,别人不愿听的话我能耐心地听下去。一名刚探家归队的战士在熄灯后声泪俱下地向他诉说家中的不幸和个人的苦恼 ,他一听就是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名战士心情平静地回去就寝 ;一名有精神病史的战士 ,一天到晚总是神经兮兮的 ,连队许多人都烦他 ,可指导员不烦 ,经常找他聊天、下棋 ,直到这名战士平安地退伍……。与这位指导员相…  相似文献   

15.
[案例]四川籍战士刘平,入伍后勤奋好学,积极上进,表现突出,第二年初就被党支部列为培养对象。在第三季度发展新党员时,支委会认为对他还需作进一步考察。于是发展了与他同年入伍的另一位战士小王。本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可小刘不这么看,疑神疑鬼, 认定是战士小王给排长打了“小报告”,排长搞了他的“鬼”。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他悄悄向团里写匿名信状告这个排长,说他收了战士小王的“黑心钱”,帮助一个不符合条件的战士“窃取”了党票。团政治处十分重视,立即派工作组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诬告,并查清了写信人。  相似文献   

16.
探家引出的“副产品”董长军,孔令军近年来,不少战士探家晚回家、早离家甚至不回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战士探家引出的“副产品”。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部队,分别与干部战士进行了交谈;同时,对不同地域、不同军龄段的200多名战士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某部炮团政委张国廷经常深入连队,他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入手,关心战士的冷暖疾苦,真正把温暖送到官兵的心坎上。衣———“特型服装”暖兵心今年初,张国廷下连当兵。一次,他和战士一起进行队列训练时,发现身高近2米的“大个子”战士王立东穿的军装上身像齐...  相似文献   

18.
赵倡文 《中国民兵》2010,(10):60-61
与三位战士谈读书,使我生出许多感慨。第一位战士比较喜欢经典,他说这段时间正在读《道德经》,交谈中他总爱引用《道德经》中的句子,我问他知不知道何谓道、何谓德?他很茫然,听完我的解释,他讪讪道:"你读书也读得太仔细了吧!"第二位战士最近对《水浒》着了迷,他说自己已把《水浒》通读了两遍。听着他侃侃而谈,我问他通读了两遍,是否认得其中的每个字?他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19.
提到老夏,从艇上的战士到大队的领导,无不竖起大拇指。不知是在艇上训练所致还是天生黝黑,下面的战士给他取了个绰号"夏油锅",而年轻一点的战士则亲切地称他"老夏"。老夏何许人也?老夏真实身份,乃南海舰队某快艇支队某登陆舰的枪炮班长,夏友海。老夏生长在农村,有着农村人的淳朴和风趣。别看他憨厚,可他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方面却是能手,也有人恰当地称之为"夏教授"。想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就要耐得住寂寞。老夏经常对班里的战士说:"枪炮的保养要求很严格,在拆卸安装的时候必须按步骤排列、零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你在重庆三峡广场看到一个正在文明执法的城管队长,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原来他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个"最美微笑战士"。现如今当年的战士已经脱下军装换上制服,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第十三集团军某装甲团战士盛于峰,因一张"最美微笑战士"的照片,而感动中国。时光荏苒,6年匆匆而过,许多读者都在关心他,打听他,借用一句歌词,就是: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