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波  汪金财 《国防》2013,(10):17-17
江西省景德镇市历来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军政军民关系清同手足、固如磐石,驻地部队官兵与当地广大群众之间团结和谐、鱼水情深传为佳话,该市连续五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不久前,该市党政军领导班子成员以过“学军事、访军营、送温暖”主题军事日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体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通过体验实弹射击、参观部队建设发展、走访慰问基层连队,该市各级领导进一步增强了国防意识,强化了做好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促进该市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增殖型”国防是指与纯消耗型相对应的一种国防经济发展模式,但“增殖型”国防不等于要求所有的军事投入和军事活动都增殖。为“增殖型”国防正名和重提“增殖型”国防,目的在于探索军民兼容、高军于民的国防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当前,着重要通过“两个转制”、“两个转化”和“两个市场”来进一步形成“增殖型”国防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马爱民  廖小刚 《国防》2005,(2):68-70
2004年12月14日,台湾“国防部”公布2004年版《“国防”报告书》,这是陈水扁上台后的第二份《“国防”报告书》。与2002年版相比,该报告除了继续鼓噪“大陆威胁”、否定“一中”原则,重弹毫无任何政治基础的“军事互信机制”老调外,在台湾军事战略、军队建设、武器装备、作战指挥机制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小突破,陈水扁更是亲自披挂上阵,首次为该报告作序。新版《“国防”报告书》共分“安全环境与军事情势”、“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国防组织与台军部队”、“国防资源与管理”及“国防重要施政”等部分。一、宣扬“大陆威胁”,首提“反恐制…  相似文献   

4.
适应“大国防”的要求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防是“大国防”,国家安全除军事外,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乃至全体公民息息相关。因此,新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立足“市场”实际,面向“战场”要求,努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国防法规,增强依法搞好国防动员建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包容 《宁夏科技》2002,(12):49-50
2002年7月23日,台湾两年一度的“国防报告书”正式对外公布,其政党轮替和“国防二法”施行后的“国防”政策趋势,吸引住众多媒体和军事评论家的目光。与2000年的“国防报告书”相比.这一次的“国防报告书”有其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东北后备军》2006,(10):30-40
地方各级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作为各级政府抓武装、管武装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者,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导和参与地方武装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东北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识大体、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以高度热情抓好武装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和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落实,涌现出了许多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的好领导。为更好地调动各级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关心国防、关心民兵预备役和支持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积极性,抓好“双支”工作的落实,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联合下发了通知,决定在军区驻地三省广泛开展评选“优秀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活动。经过各级评选推荐,军区研究确定41名同志为“优秀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现刊登他们的简要事迹和“模范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评选选票,请从中评选出10名“模范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望广大读者踊跃参加评选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姬亚夫 《国防》2006,(8):25-28
“双应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综合集成国防后备力量应急与应战能力建设,谋求“双应”功能的同步增强“。双应一体化”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方针的科学举措。新世纪新阶段,要着眼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双重利益,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双应一体化”建设。一、认清形势任务,确立“双应一体化”的建设思路随着社会转型和军事变革的发展,国家安全形势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要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走“双应一体化”之路,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一)“双应一体化”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8.
国防教育     
近年来,该区重视在公民中开展国防教育,坚持每年进行领导干部“军事日”活动,先后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国防在我心中”演讲会、国防知识板报评展、国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有效地促进了民兵预备役工  相似文献   

9.
王军 《环球军事》2011,(17):52-53
7月19日,台湾“国防部”发布了2011年《国防报告书》。报告书以“国防新纪元”为论述主轴,全面回顾近年台军“国防”施政成效,展望未来建军方向,内容突显两岸军事对比不平衡,渲染大陆对台军事部署,强调台湾军队将建构“小而精、小而强、小而巧”的“国防”武力,以“创新与不对称”思维推动建军备战,发挥“以小博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东北后备军》2008,(8):24-30
地方各组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作为各级政府抓武装、管武装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者,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导和参与地方武装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东北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识大体、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以高度热情抓好武装工作,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落实,涌现出许多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1日,韩国和美国第37次安保年会在汉城举行,在本次会议中,美方原则上同意韩方提出的收回战时军事指挥权要求,双方同意今后就此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并加快解决进程。此前,韩国朝野各党在是否结束美国对韩国军队的战时指挥权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一些议员称“:恢复行使战时指挥权事关保卫国家主权,韩国必须实现自主国防。”在韩国制定的“2004-2008年国防中期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自主国防”建设,力争在2010年,建设起“自主国防”的基础性军事力量。为此,韩国军方提出一系列旨在加强“自主国防”建设的军事举措。不…  相似文献   

12.
《东北后备军》2007,(5):32-38
党管武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地方各级党委书记作为党管武装的第一责任人,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导和参与地方武装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东北三省各级党委书记识大体、顾大局,以科学发展明为指导,积极贯彻“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方针,以高度热情抓好武装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落实,涌现出许多关心心和支持国防事业的好领导。为更好地调动他们关心国防、关心民兵预备役和支持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积极性,抓好“双支”工作的落实,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联合下发通知,在三省广泛开展“党管武装模范书记、好书记”评选活动。经过各级评选推荐,军区研究确定42名同志为“党管武装好书记”。现刊登他们的简要事迹和“党管武装模范书记”评选选票,请从中评选出10名“党管武装模范书记”。望广大读者踊跃参加评选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郭锐 《环球军事》2013,(9):9-10
从1998年7月以来中酗政府每两年会发表一部与国防相关的白皮书,用以全面阐述中国的国防政策与国防行为。截至2013年4月,中国政府已经连续发布了8部“国防白皮书”,从而向国际社会及时传达和真实提供了中国国防事业发展及军事现代化的相关信息。然而,一些西方国家执迷于“冷战思维”、固执于对本国利益的自私考虑,对中国军事透明度问题始终诟病不断。它们非但对中国在提高军事透明度方面的巨大努力和显著成果熟视无睹,反而无端猜疑、横加指责、极尽炒作之能事。  相似文献   

14.
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继“总统大选”期间抛出“国防政策白皮书”,提出“决战境外”的军事主张之后,又于6月16日在陆军军官学校校庆时声称,面对大陆“强大军力威胁与挑战”,台军将依照“决战境外”的思想和“有效吓阻、防卫固守”的政策,致力筹建高素质、现代化、专业化的“国防劲旅”。其中海军应以“精、小、强”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些同志在研究军事和国防理论中,提出了“增殖型国防”发展道路的理论观点,并很快引起了军事理论界和军队领导的关注,一些报刊开始经常使用“增殖型国防”这个概念,有些从事国防系统内实际工作的同志也开始引用“增殖型国防”这个提法,并以其作为指导工作的一种理论依据。“增殖型国防”一词的提出,不仅涉及到国防的本质、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等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因此,人们在接受它之前,首先有必  相似文献   

16.
王三运 《国防》2006,(8):23-24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着眼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三个坚持”,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入发展。一、必须始终坚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强调指出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江主席的一贯治军思想,深刻阐明了高素质军事人才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加强高素质军事人才苗子的选拔。选拔人才必须着眼于军事人才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鄂州市国防动员网上演习紧紧围绕“打赢”这一历史课题,着眼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国防动员的新要求,对有关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和创新性的成果。特别是利用地方网络资源优势,建立国防动员局域网,以及运用计算机网络组织应急动员,在全国、全军  相似文献   

19.
李宪生 《国防》2008,(4):39-40
国防动员建设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的重要时期。作为国防动员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地方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肩负的重任,增强履行职责的使命意识,切实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丁正泉  刘金海 《国防》2005,(12):27-27
北京市宣武区人武部日前在天桥街道军民共建文化广场,以“弘扬抗战精神,建我强大国防”为主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国防教育宣传周活动。其间,宣武区主要领导,各街道工委书记和主任,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到活动现场,为市民进行国防教育咨询,发放国防教育宣传材料,并为宣武区参加“首都百万青少年国防教育书画大赛”获奖的中小学生颁发证书;区人武部依托区政府网络平台,增设了国防教育频道,增加了抗战征文、抗日英雄谱、国防知识等网页专栏;为全区处以上干部举办国防教育报告会,组织地方各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献一份真情,当一日战士”主题军事日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