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4年12月11日,俄罗斯联邦出兵车臣,以武力铲除与联邦中央分庭抗礼达三年之久的杜达耶夫政权。俄军的军事行动暂时达到了遏制车臣分裂、打击俄罗斯境内民族分裂势力的目的,对于巩固饿罗斯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达耶夫之死 1996年4月21日,在车臣共和国南部靠近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里,反叛政府的总统杜达耶夫被炸死了。消息传出,引起各国新闻媒介的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又是俄罗斯媒体造出来的新闻。但沉静下一想,人们还是对消息来源确信无疑了。因为最早报道这一消息的俄罗斯联邦塔斯社记者萨利普.阿苏耶夫,是与杜达耶夫交往甚密的车臣人。 当晚8时许,杜达耶夫来到秘密卫星电话站“戈西丘”地点,与他在莫斯科的朋友鲍罗沃.康斯坦丁.纳坦诺维  相似文献   

3.
1996年4月21日,俄罗斯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在一村庄被导弹击毙。要了他性命的不是别的,而是他手中的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4.
季卜枚 《国防》2001,(2):53-54
1996年4月21日深夜,俄罗斯车臣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在一村庄被导弹击毙.暴露其位置,导致其死命的就是他手中的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5.
叶利钦对杜达耶夫的策略三步曲 杜达耶夫是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他解甲归乡后,在格罗兹尼成为当地著名的反对派首领。他公开反对戈尔巴乔夫的中央集权,而支持叶利钦的俄罗斯“独立运动”。 1991年“8·19事件”,给杜达耶夫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事件两周后,即9月6日,他就将原苏联体制下的车臣-印古什共和国领导人扎夫加耶夫赶下台,夺取了车臣政权。10月27日,在车臣共和国进行全民公决中,他以压倒多数票当选为车臣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相似文献   

6.
军事纵横     
几年来,挑起车臣分裂战争的杜达耶夫一直是俄领导人最大的心腹之患。据称,俄政府曾四次要剿灭杜达耶夫,直至4月21日的第五次突袭方大功告成——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要了杜氏性命的正是他手中的卫星“大哥大”。据俄内部传媒透露,21日那天杜达耶夫正住在格罗兹尼市南30公里处的格希—丘村附近。晚上,他在住所外的院子里操起便携式卫星电话与远在莫斯科的一名战争调解人通话,孰料几分钟后就有导弹从天而降,在杜氏一伙的头上炸响,杜氏就  相似文献   

7.
在战火纷飞的俄罗斯车臣战争中,活跃着一支神勇之师,它以勇猛、无畏、顽强、剽悍令车臣杜达耶夫战斗队望而生畏。它就是俄罗斯的海军陆战队。这支队伍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军中骄子,国家的骄傲,俄罗斯军人无不以能在海军陆战队中服役为荣。  相似文献   

8.
1996年4月21日晚,两架带有空地导弹的SU-27战斗机在车臣南部上空盘旋。突然两架战机将机头指向一个名叫“格希丘”的小村庄。随着机翼下火光一闪,两枚导弹呼啸而去。几分钟后正在格希丘村外用移动电话给自己部下交待任务的杜达耶夫当场毙命。 行动结束后世界一片哗然。如此精确的打击单凭战斗机自身是无法完成的。所有的军事专家都确认,一定有某些人在跟踪杜达耶夫的手机信号,并为俄罗斯战机进行了精确的制导。但是,这些神秘的人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引子 车臣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拥有150万精锐部队的俄罗斯联邦军队,对付以杜达耶夫为首的仅有7000人的车臣叛军,从1994年12月开始围剿,至今也没能肃清和制服。就连叶利钦总统也不得不放下“架子”,把叛军首领杜达耶夫的继任者杨达尔比耶夫请到克里姆林宫坐下来谈判。当初,俄联邦军队  相似文献   

10.
“侦察卫星已探测出目标位置、位置坐标……”随着俄罗斯空中侦察卫星中心的这一信息传出,两架战机迅速扑向目标,前后不到3分钟,正在小树林发布命令的车臣非法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就命丧于精确制导导弹之下。这是侦察卫星对重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一个鲜活例子。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11.
据俄塔社1月8日报道,自去年12月底在车臣开展的大规模清剿非法武装的特种行动成效显著。俄联邦军队在迄今的特种行动中共消灭匪徒135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爆炸物。 2001年12月25日,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最高法院判处原车臣战地指挥官拉杜耶夫终身监禁,并没收其财产。法庭指控拉杜耶夫参与恐怖活动,组织和蓄意杀害平民、军人和民警,盗窃武器,参与组织在皮亚季戈尔斯克市的火车站的爆炸活动等。拉杜耶夫在法庭上对大部分指控供认不讳,只拒绝承认“参与和组织非法武装”的罪行。拉杜耶夫是车臣前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的  相似文献   

12.
贺秋刚 《国防》2000,(7):21-22
1999年9月,俄罗斯在车臣境内展开了大规模打击恐怖分裂主义的行动(人称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国出动军队镇压车臣分裂恐怖主义分子完全是俄的内部事务,也是一个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正常举措,别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无权干涉。但是,出于政治上扼制和削弱俄罗斯的战略需要,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  相似文献   

13.
王金华 《军事历史》2006,(12):25-31
1999年9月,保持了三年相对平静的车臣局势再度恶化,车臣问题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彻底铲除车臣民族分裂势力武装集团,维护俄联邦的统一和国家安全,俄罗斯调集10万大军再度出兵车臣。自1999年9月17日至2000年4月13日,历经200余天的激烈战斗,俄军基本上肃清了车臣境内的非法武装,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此后,俄罗斯在重建车臣的同时,展开了长期的反恐斗争。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22日晨,俄军根据通信情报部门提供的坐标,用“点”导弹(北约命名为 SS-21“圣甲虫”)准确打击了正在用手机通话的车臣分裂主义头目杜达耶夫,这使人们对俄罗斯的陆基精确打击导弹的打击精度和响应能力刮目相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开始,前苏联为应对西方的灵活反应战略,开始调整作战思想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决定大力发展战术打击制导武器,而集成电路、数字通信、自动控制、激光测距、精确制导与电子对抗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进步,也有力支持了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以“点”、“奥卡”、“坦达”、“伊斯坎杰尔”等导弹为代表的陆基精确打击武器应运而生并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仔细地把俄罗斯目前的车臣局势与1999年3月24日前南联盟的科索沃局势比较一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政府军严厉打击闹独立的民族分裂分子;非法武装的叛乱分子不停地搞恐怖活动;成千上万的难民无家可归;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横加指责,它们的媒体也跟着肆意歪曲……。惟一一点不同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没有像对南联盟那样敢对俄罗斯轻易动武。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最根本和最关键的是俄罗斯拥有令西方恐惧的强大核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从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的车臣地方势力闹独立进而发展到武装割据,成为俄政府的心腹大患。俄罗斯立国8年来,先后爆发了两次车臣战争。1994年底,俄政府发兵征讨,但交战双方均遭受重大损失。1996年8月,俄政府同车臣当局签定和平协议,俄联邦军队从车臣撤出,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年解决。 此后,车臣当局一手从联邦要财政拨款和能源,一手纵容非法武装制造恐怖事件,同时争取国外宗教极端势力的支持,变本加厉地从事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7.
5月27日,俄联邦政府与车臣非法武装代表在莫斯科达成了在车臣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的协议。次日,叶利钦总统亲赴车臣视察。由此,车臣局势出现转机。舆论认为,这一转机的出现有诸多原因,其中与杜达耶夫之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勇航 《环球军事》2014,(10):26-28
随着乌克兰动荡局势的发展,关注的目光也从克里米亚转移到了乌克兰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作为一个位于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称的“文明断层线”之上国家,乌克兰东西部的分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受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的“鼓舞”,东部地区走向分裂和内战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乌克兰东部地区试图如法炮制,纷纷组建民兵,占领政府建筑,先后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库尔斯克、敖德萨、斯拉维扬斯克、马里乌波尔等城市也发生了暴力冲突。  相似文献   

19.
乌克兰未来将会呈现这样一种新的均势:这个国家会向西方有所倾斜.但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基本保持中立:乌克兰居住着大量说俄语的居民,但他们也会经常批评莫斯科的一些政策:乌克兰的去中央化色彩愈发浓厚.但不用担心这个国家会出现分裂。顿巴斯冲突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解决.但它不会对乌克兰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至于克里米亚,国际社会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就其地位达成一致意见.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未来同西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12年2月.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局与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公布了2011年的出口情况,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2011年,俄罗斯武器出口交付额高达132亿美元,远远超出116亿美元的既定目标。其中,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出口交付额为1072亿美元,约占俄罗斯武器出口总额的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