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节α-β-γ估值器被推荐为跟踪机动目标的α-β和α-β-γ滤波器产生自适应增益的一种补充方案。本文的目的是,完成具有二节的固定增益的,可变维数的α-β-γ估值器的设计。二节α-β-γ估值器是由二节的卡尔曼估值器推导出来的,噪音方差化简矩阵和稳态误差协方差矩阵被作为稳态增益的函数。作为滤波器参数选择的步骤也随着对付机动响应的技术和用于置初始值的增益列表技术一起被给出来。常速目标的运动学限制也被结合进二节估值器中,形成α-β-γ估值器。给出了与α-β-γ滤波器性能相比较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态逆和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BTT无人机控制系统,首先应用时间尺度理论将控制系统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两个子系统.在快变量子系统中以[p,q,r]为子系统输出、以计算力矩[l,m,n]为控制输入,再根据子系统输入解算出舵面偏转角,在控制律的设计中,应用动态逆理论进行输入输出线性化,再以计算力矩偏差为子系统摄动设计变结构控制律.在慢变量子系统中以[α,β,μ]为子系统输出、以[p,q,r]为控制输入,在控制律设计中,应用动态逆理论进行输入输出线性化,再以计算气动力偏差为子系统摄动设计变结构控制律.整个系统的设计中需要确定气动导数的上下界,控制律设计简单,易于工程实现.最后仿真分析得出,这种方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测控实时数据处理中,α-β-γ滤波器启动阶段弹道参数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工的跟踪模式。该模式下α-β-γ和多项式滤波器同时对弹道参数进行滤波,只选取一套滤波后的数据输出,通过数据的优选,最终得到高精度弹道参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双工的跟踪模式跟踪精度高,适合实时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电阻-时间变换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弛振荡器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电阻-时间变换电路将所测信号转化为量化时间的信号检测新方法。分析表明,该变换器电阻变化与输出时间呈线性关系,电路误差小、抗干扰,调理简单,给出了应用这种电阻时间变换器进行多路检测的单片机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高炮火力控制系统目标滤波与预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种α-β滤波器,该滤波器的原理是把在连续系统中频率域的要求和在离散系统中Z域的要求转换成时域中在典型信号激励下的时间响应的特征值的要求,从而在时间域中以特征值的要求进行综合,再把综合的结果转换回Z域中,最终得到所确定的α-β滤波器,给出了α-β滤波器的Z传递函数、分析了α-β滤波器参数的确定,对α-β滤波器的静态误差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系统分析的原理把滤波器在连续系统中频率域的要求和在离散系统中Z 域的要求转换成时域中在典型信号激励下的时间响应的特征值的要求,然后在时间域中以特征值的要求进行综合,再把综合的结果转换回Z 域中,最后获得所确定的α—β滤波器即简易的卡尔曼α—β滤波器。同时分析了对该滤波器的静态误差,导出了滤波器的加速度迟后误差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视线转率算法的改进是提高视线转率精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计算视线转率的修正的几何算法,并利用该算法改进了α-β滤波器,改进的α-β滤波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其性能与Kalman滤波器相当,但算法更简单、可靠。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方位——频率系统的估值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用确定性参数计算、最小二乘法、非线性滤波等方法,研究了二维方位一频率系统(简称β-f 系统)的估值问题,讨论了可观测性问题,建立了多种数学模型。研究指出:β-f 系统比纯β系统有较高的可观测程度。且鉴于β-f 系统作用范围远的事实,所以研究它的估值问题意义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9.
回路控制遥测数据的注入仿真和输入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回路控制数学模型对遥测数据输入误差的响应和积累 ,构造了回路控制计算输入序列的误差补偿算法 ,并且证明了误差补偿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流场参数条件下对三种迎风格式在接触间断中的数值耗散问题进行了数值实验,并对数值耗散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矢通量分裂格式计算接触间断问题时,若流场静止或流场内存在亚声速区域,密度耗散的产生会诱导出以特征速度运动的数值扰动误差,该误差对数值耗散的大小无影响,但会影响流场的速度及压力参数分布,从而改变流场的结构。在二维问题中,诱导误差相互干扰会产生大量的复杂小尺度结构,给流场结构分析带来困难。同时,在密度参数线性分布的流场中,若空间离散格式重构的对象为对流通量,使用矢通量分裂格式计算流场会产生数值误差,使计算精度难以到达二阶。  相似文献   

11.
一、引 言 为了预测无平台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精度,需要有为试验所证实的描述系统主要误差性质的分析关系式。运用这样的误差模型,可以给出总和误差每个分量的统计估值。总计飞行器轨迹所有各阶段的误差估值,可以得出系统在飞行中的合成误差。 汤姆森腊莫伍德里奇公司设计了一种无陀螺稳定平台的应急导航系统,这种系统曾应用于宇宙飞船“阿波罗”登月舱的最近几次载人飞行中。在研究这个系统时,对其精度也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两个问题:(a)在运用验前估值的条件下,用Bayes方法分离特殊弹道的制导工具误差系数,并给出了估值的计算公式及其协方差阵;(b)在(a)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正常弹道下制导工具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具有射击门体制的武器系统,研究其行进间射击的首发命中率.在分析射击误差时空特性的基础上,得出了射击门对稳定误差具有吸收效应.利用超速、欠速概率转移阵,分析了稳定误差在射击门内的概率密度分布,演绎了首发命中率估值的解析表达,给出了首发命中率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稳定误差的相关系数与其在射击门内的分布及首发命中率的关系,从而为行进间射击的武器系统稳定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旋转矢量的捷联惯导系统姿态解算中,针对圆锥误差提出了一种利用前M个周期输出的N子样通用补偿算法,通过对偶得到相应的划船误差补偿算法,算法的系数可由矩阵的简单计算获得,无需繁琐推导.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这种算法在不提高采样率前提下完成误差补偿,对提高惯性系统精度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在制定武器装备试验鉴定方案时,厂家和部队双方很难协调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和试验成本之间相矛盾的问题。提出的一体化试验鉴定方法,引用F分布构造的统计量,根据试验具有继承性的特点,充分结合先验数据与现场试验数据对产品进行鉴定,证明了2类风险α、β与现场数据样本量n、先验数据样本量m等参数间的内在联系,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一体化试验鉴定方法对应的各参数间量化数值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工作过程模拟程序,建立某型坦克柴油机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比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对于该型柴油机模拟匹配压电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由预喷-主喷-后喷组成的分段喷油.针对由原燃烧室和选用的缩口燃烧室结构以及不同的喷油定时的组成的三个匹配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采用分段喷油能显著提高该柴油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降低燃油消耗率和碳烟以及未燃碳氢的排放,而选用缩口型燃烧室更有利于配合压电共轨系统的分段喷油.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弹药消耗预计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我军弹药消耗预计方法的现状,利用模糊控制和神经元网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预计方法。量化的作战条件作为系统的输入,预计值作为系统的输出,根据历史的输入、输出数据确定系统的特性,建立预计模型。利用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根据历史数据训练后,输入现有战斗估计条件,即可对部队日平均作战消耗做出预计。  相似文献   

18.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粗精复合扫瞄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主要分为捕获、瞄准、跟踪技术,其中捕获技术是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实现通信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对星间通信捕获阶段信标光的粗瞄捕获原理、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一种粗瞄与精瞄相互结合的螺旋-正弦复合扫瞄的方法。对该方法扫瞄过程中的数值分析表明,相比单一粗瞄扫瞄方式,粗精复合扫瞄方法的扫瞄漏扫区域比单一粗扫瞄漏扫区域小、捕获概率更高、捕获时间短。该方法为星间激光通信扫瞄捕获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扫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主要分为捕获,瞄准,跟踪(APT)技术,其中捕获技术是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实现通信的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对传统凝视-扫描模式下信标光的粗瞄捕获原理,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粗瞄与精瞄相互结合的螺旋-正弦复合扫描的方法,对该方法扫描过程中的数值分析表明,相比传统的单一粗瞄扫描方式,粗精复合扫描方法的扫描漏扫区域比单一粗扫描漏扫区域小,捕获概率更高,捕获时间短,为星间激光通信扫描捕获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扫描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磁浮轨道不平顺是磁浮悬浮系统的主要激扰源之一,其中又以轨道高低周期性不平顺对系统影响最大。这种激扰造成悬浮质量下降、稳定裕度减小以及舒适性降低等问题。为了研究该类型激扰对悬浮系统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轨枕铺设、轨道梁距离这两个轨道周期性不平顺的主要来源,建立了带轨道周期性不平顺的悬浮模块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干扰输入和系统输出的角度探究了轨道不平顺对悬浮系统的影响。以数值仿真的方式,分析了系统在额定车速下,当受到不同轨道波长激励下时的悬浮间隙波动输出。然后,结合唐山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指出了车辆运行时候的敏感波长区域,从轨枕铺设和轨道梁架设距离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最后,针对现有的磁浮轨道工况,从控制器设计角度研究了调整控制参数对抑制轨道周期性不平顺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