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海 《政工学刊》2011,(7):70-71
哲人康德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值得人一生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崇高的道德准则就是领导干部为官处世必须终身坚守的"宝石"。  相似文献   

2.
南宋高宗时,46岁的王十朋中举当官后,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不欺室”,并将《书不欺室》诗作为座右铭。诗日:“室明室暗两何疑,方寸长存不可欺。勿谓天高鬼神远,要须先畏自家知。”无独有偶,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离任时,僚属们为避人耳目,趁着夜深人静派小船送来许多礼品。叶存仁当即拒绝,并写诗明志:“月明清风夜半时,扁舟相迭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两位古代官员时隔500多年,却都能甘于淡泊,毫不苟取,被百姓称为清官好官,赢得百世流芳。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强调,要"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虽语言质朴,但寄意深远、内涵丰富,抓住了为官从政之本,切中了干事创业之要,指明了修身律己之基。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栋梁和中坚,应自觉以其为根本遵循贯穿作风建设始终,不断开辟党风政风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古代作官五德古人的作官道德就其要者来说,大约有五项内容。一日不贪不贿。嘉靖年间有位姓钱的藩司参议,令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二日爱民如子。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  相似文献   

5.
为官难易说     
近来常听到一种有趣的说法,叫作“为官不易”。我在单位大小也算个官儿,从未觉得为官容易。不知是因为我能力太差,缺乏举重若轻的潇洒;还是某些官员特别能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显得异常轻松? 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所谓“不易”无非几种情况:一是要当一个让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好官、清官,比过去更不容易了。这种官儿原本就不轻松,因为“两个满意”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基层声音     
费名 《兵团建设》2005,(3):48-48
送“炭”何必待“雪”中;“科技下连”别走样;打假不应有“节假日”;莫忘“知识扶贫”;为官要警惕“小意思”。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祝寿     
徐斌 《政工学刊》2010,(12):57-59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拒绝别人为他做寿。1943年4月22日,毛泽东给凯丰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新中国成立后,生活稳定下来,条件好了,他依然坚持不过生日,说得更直白了:"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步入老年后,毛泽东似乎开始注意自己的生日,但他仍旧不接受别人的宴请。  相似文献   

8.
保持崇高的为官境界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崇高的为官境界,必须要有很高的人生追求、很宽的眼界胸怀、很强的素质能力和很好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词     
侯晓强 《兵团建设》2010,(12):56-56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回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走的?""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10.
封建帝制时,凡新高榜得中者均要放任各州衙府县为官。新官上任前为把官当好、出政绩,都要去老官员处探询为官之道,老官员不免告诫勉励“勤政、廉洁”或“吏治之禁忌”等箴言。我们以为,为官的确有“道”,这里讲的道是一种精神,是一个人做官的灵魂。对我们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为官之道就是要带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个性服从党性个性,即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集中表现,具有原则性的鲜明特…  相似文献   

11.
黄志刚 《兵团建设》2013,(15):24-25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心怀专心、恒心,用心、贴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名臣范仲淹、名文《岳阳楼记》,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  相似文献   

12.
夏法忠 《国防》2010,(6):58-58
军事训练落实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的重点工程。新形势下,落实民兵军事训练,提高民兵遂行任务能力,必须坚持军事训练中心地位不动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要积极推进"渗透式"训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才用人,我党历来主张德才兼备,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干部任用标准,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又进一步阐明“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与才,两者孰重孰轻?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为官先要立德,德厚方可为官。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无论什么行业,想在竞争残酷激烈的市场浪潮中争得一席之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追求卓越,都是它们的创业之本、成功之匙。古语亦云:"求得乎上,仅得其中;求得乎中,仅得其下。"讲的都是"精品意识"。部队建设亦是如此,只有坚持落实高标准,注重工作高质量,部队建设才能精品不断、成果迭出。"精品意识"核心就在这个"精"字,部队工作要想出精品、创一流,应做到"五要":"精"要善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15.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高尚的人就像具有种种美德的水那样,滋润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甘愿处于低下的地方,几乎接近于"道"了。领导干部为人处世应做到"善若水",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争"。要有水往低流的低姿态。领导干部应多下基层做调查研究,切记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毛  相似文献   

16.
“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李克强说到这儿加重了语气,“说得难听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这段描写,来自人民网发布的《李克强:国务院决不空发文件》网文。一名曾任国务院督查组成员的官员受访时说,总理为政策落实不到位已经“拍了桌子”,并多次强调要下大力整治。  相似文献   

17.
一、从政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廉洁奉公自古以来就是为官从政的首要之德。官以廉为本,不取非份之财,更不能妄取百姓之利,在经济上清清白白、纯洁无瑕。奉公就是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准则,为人民谋幸福,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廉洁是奉公的前提,做不到廉洁就不可能奉公,而奉公又是廉洁的价值目标。廉洁之所以成为官员的从政之德,其价值不仅仅在于洁身自好,更主要的是在于奉公,也只有奉公才能自觉廉洁。勤政为民。这是自古以来为官从政的一条基本准则。在今天,要实践"三个代表",它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8.
魏鸿 《军事历史》2016,(1):35-44
范仲淹的边防思想和实践主导了宋仁宗时期与西夏的战争,对宋代及后世的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范仲淹防御战略为中心,全面总结了范仲淹在边防建设、抚驭蕃部、选将练兵以及系统防御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一次全体会议上曾与在座官员约法三章,第一条即为官任事“要敢于得罪人”。可见敢于得罪人是领导干部为官执政的重要品质之一。敢于得罪人,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敢言人过,尤其是敢言领导之过。这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可贵品质。春秋时期,齐相国晏婴突然辞退了在身边谨慎为官业已执事三年的高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目标导向,指明了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根本、干事创业的准则。当前,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座右铭,以过硬作风成就强军目标伟大事业。严以修身,增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领导干部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