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我军之所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动力在于国家安全环境的逐步改善,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我军使命任务向巩固政权、保卫政权转变,党对军队建设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苏联对我军的帮助和支援。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军事改革,是在科技进步和军事革命的形势下进行的,苏军把这次改革称之为“军事技术革命影响下的苏联武装力量的根本改革”。通过这次改革,苏军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显著提高。这次军事改革,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应该记取的教训。一、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0年代初,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当时的头号强国美国,利用其科技革命的优势,加紧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扩大核武器储备。其战略空军,无人驾驶袭击兵器以及海军的威力持续增强。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从昔日的超级大国沦落到了今天的地区大国。俄罗斯军队也随着国家的沦落而经历了太多的困惑和彷徨。苏联解体后,许多俄罗斯年轻人在理想信念、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倾斜和偏移,这给俄军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不小影响,使得俄军的改革步步举步维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庞大的国防开支给苏联经济带来的沉重压力。苏联政府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正在为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防领域进行根本改革。  相似文献   

5.
苏联军事工业曾出现过三次军工转产活动。第一次转产:1920年一1924年,列宁提出了建立保证国家独立以电力机械等重工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二次转产:卫国战争后,随着苏联经济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发展时期,苏联大量裁减军队,大量压缩军品:生产,军工企业转向生产民品;第三次转产: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政治路线作为党的"新理论",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改革和建设。苏联军工厂生产民品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军工厂设立民品车间或民品生产线;生产"军民兼容"产品;向民品企业转让技术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苏联经历了一次在其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军事改革。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是这次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随着历史的推移,实践的检验,今天人们对赫鲁晓夫指导这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动因与效果,功与过,已有可能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对此给予再认识,对于了解和借鉴战后苏联的军队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军官职业化的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六十年代,米留金军事改革打破军官任用中的血统论,以接受军事教育程度作为授予军衔的标准,揭开了俄军军官职业化的序幕;苏联时期,苏军以阶级出身作为选拔军官的标准,军官职业化被作为资产阶级军队的经验予以摒弃;苏联解体以后,新组建的俄军对国防部体制、兵役制度、军官制度等多个领域进行改革,力图在建设职业化军队的进程中实现军官职业化。  相似文献   

8.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德国进攻苏联失败,真正原因是德军将领们后来无数次地承认那样,是低估了苏联军民坚强的意志力和巨大的经济军事潜力.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是用对待沙皇俄国的老眼光看待苏联,对苏联战前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其无知.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大舰队”计划的影响、“冷战”的开始以及战后十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促使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建立一支远洋导弹核舰队,并在短短20余年内就建成了一支可与美国海军相匹敌的强大海军,但也留下了种种隐患,最终随着苏联的解体从辉煌走向衰落,令人扼腕。苏联远洋海军建设的得与失启示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应依据国家利益需求确定海军地位,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还应注重海军自身均衡发展以及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遂开展向苏联军队学习先进建设经验活动。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民军队在学习苏联建军经验中出现的偏差和意见分歧,对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有关反“教条主义”主题的确立进行了分析,从当时的国内、国际因素,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处理党内不同意见方法上的缺失等不同层面,剖析了1958年全军开展反“教条主义”斗争的原因,也对这场斗争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苏联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军事理论。其中,国家要进行积极防御的准备,必须建立和建设一支无产阶级常备军,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立雄厚的国防经济基础,建立和巩固反侵略同盟,经常保持、正确使用战略预备队和用大规模围歼战役歼灭敌军重兵集团,是最引人注目的6个方面。斯大林军事理论总体上适合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苏联进行国内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基本规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特别是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大鹏  王臻 《国防科技》2012,33(6):79-90
文章研究了苏联和俄罗斯作战指挥体制的历史演变,俄罗斯四大军区的组建及战略指挥改革。  相似文献   

14.
罗军 《现代舰船》2011,(3):46-47
二战结束后,苏联政体和武装力量组织结构经历了较大程度的改革,1946年2月25日第二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国防人民委员部、海军人民委员部的基础上建立了苏联武装力量部,3月2日决定将"苏联人民委员会"改称为"苏联部长会议",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苏联政府。1950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核武器和反应堆的出现不但使潜艇摆脱了"只是可下潜的艇"的尴尬境地,还拥有了极大的作战威力。可是苏联军队将核武器作为主力武器,认为"海军不可能是核战争的主力",这一观点让苏联更加忽视海军的建设。然而50年代,以美国航母机动舰队为主的西方海军在苏联周边海域频繁游弋,显示武力,这使苏联军队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20年代末,世界形势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方面,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一切矛盾更加尖锐,法西斯主义在德、意、日等国兴起,战争危险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通过贯彻新经济政策和军事改革计划,经济得到恢复,政治日趋稳定。但是,世界形势的新特点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苏联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基本格局。苏联在经济技术方面仍然很落后,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间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俄罗斯军事科技工业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刘忆宁关键词俄罗斯开国防科技工业调整和改革冷战后俄罗斯军事科技工业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刘忆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大约70%的国防工业企业,80%的研制生产能力,85%的军...  相似文献   

18.
在保卫十月革命成果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统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图哈切夫斯基在军队和战争指挥中,表现出了巨大的组织才能和军事天才。在他的指挥下,胜利地实施了一系列战役,在革新红军技术装备、完善军队组织机构、发展空军、机械化部队和空降兵部队以及培养军事指挥干部等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上,他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积极参与了1924年—1928年苏联军事改革的领导工作,大力支持伏龙芝关于建立统一军事学说的主张,作为一名富有远见的军事理论家,深入研究了各种军事理论问题,对未来战争的性质、特点、战役战术、纵深战术理论都有深邃的见解,他的军事思想对战前苏联军事学术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给予很大的影响。苏联著名统帅朱可夫曾受益于图哈切夫斯基的教诲,热情赞扬了他的专业知识之渊博。对战术和战略问题的理解,以及他对科学技术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称他为最有才干的军事理论家之一。但是,由于苏联30年代肃反运动的冤案,这位显赫一时的苏联元帅于1937年含冤而死,成为千古奇案。伟大的卫国战争他没能参加,但他天才的预见和卓有成效的军事工作同样也为卫国战争走向胜利的征途作出了贡献,他的军事学术思想在卫国战争中得到了  相似文献   

19.
莫斯科设立了专门的民防博物馆。据称,该博物馆主要是向苏联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军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宣传介绍有关民防知识。苏联民防博物馆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苏联民防初始及早期活动情况。苏联是开展群众性民防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932年10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就颁布了“苏联国土防空条例”,并根据这个条例组建了全苏人民防空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一) 30年代在苏联武装力量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和德、日法西斯在欧亚的崛起加剧了战争危险,使苏联面临的战略环境趋向恶化;另一方面,苏联国内开始进入工业化建设高潮,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实施也对国防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