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尉缭子》是我国战国中后期的一部重要兵书。到了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过去不少学者对《尉缭子》中的兵法思想研究颇多,但对《尉缭子》中的军队教育思想研究甚少,尤其是对《尉缭子》中的军队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真可谓寥若晨星。本文企想就《尉缭子》中的有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便抛砖引玉,得到更多同仁学者的赐教与斧正。  相似文献   

2.
国防箴言     
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治天下。——语出《尉缭子》《尉缭子》是我国古代"武经七书"之一.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各国  相似文献   

3.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等七部兵书,或称《武学七书》,又简称《七书》。它是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战争指导者智慧的集中体现和经验总结。《武经七书》对后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和战争活动,都有过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尉缭子》这部兵书,在北宋就被收入《武经七书》,成为武学的必读之物。但后来却远没能像《孙子》等书那样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原因,大概和人为地笼罩在此书上一团迷雾有关。从南宋开始,便有人对这本书是否先秦兵书打了一个问号;到了明代,又有此书是后人伪托之说出现。所以,后来研究此书的人,往往把精力放在多方考证其真伪上,而很少在探讨其内容上下功夫。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初墓葬出土的竹简,其中就有《尉缭子》中的六篇,证明《尉缭子》确实是先秦古藉,否定了长期以来流传的那种“伪作”或“伪托”之论。这样,我们便可以放心地对它的内容进行历史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了。  相似文献   

5.
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这些古代兵书,大体可分以下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和《司马法》、《黄石公三咯》、《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书兵)等。二是研究战史的。如明茅元仪《二十一史战略  相似文献   

6.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成书时间约在战国中期,是在吸收先秦诸子百家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部富有特色、自成一体的军事著作,大致反映了战国时期军队建设的情况和战争的特点与规律,具体阐述了涉及教育、训练、行军、作战等一系列条令,保留了中国早期军队的战斗、内务、纪律等各个方面的法规性资料,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历代兵家学者所推崇.清朱墉在<武经七书汇解>中说:"七子谈兵,人人挟有识见.而引故谈今,学问博洽,首推尉缭."深刻反映了尉缭子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充分挖掘和研究<尉缭子>的军事思想,不仅对充实中国军事思想宝库大有裨益,而且对现代战争的作战思想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就<尉缭子>一书的军事思想及其主要特色作一初步探讨,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的最有趣之处是,公元前四百年的一本古书,居然对现代的军事、政治事务仍然产生影响,而克劳塞维茨著作的某些部分却已过时。不过中国的军事传统却并非仅仅限于孙子。所谓《武经七书》,即《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吴子》、《李卫公问对》,过去是,今天依然是中国研究的常见课题。  相似文献   

8.
《武略》系太平天国对《武经》的改称。宋朝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兵书,颁行武学,称《武经七书》。清朝康熙时,命岁、科两试首题于《论语》、《孟子》中出题,次题于《孙子》、《吴子》、《司马法》中出题,作论二篇;乡、会试亦照此例。因此,书坊即从《武经七书》中抽出《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刻印成册,称《武经三书》。《武略》是洪秀全据《武经三书》亲自删改、定名刻印,用来考试武士子的兵书。当时,天国颁行的《钦定士阶条例》规定,武士予必须“攻习真圣主钦定《武略》”。凡省试复试,默写《武略》一节,天试复试也要默写《武略》一节。《武略》一书国内尚未发现。英国伦敦不列颠博  相似文献   

9.
《尉缭子》,是我国古代具有影响的一部兵书,相传为尉缭所作。《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类有《尉缭子》31篇,今存五卷,24篇,万余言。《尉缭子》的作者尉缭,生卒年代和军事实践,史书均无记载。隋志关于“尉缭,梁惠王时人”的说法,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0.
军事纵横     
我国古代的兵书卷帙浩繁无比。远古的不说,从先秦到清乾隆年间,有记载的兵书就有1300多部,目前尚存的有288部。许多兵书被中外政治家、军事家誉为“圣卷”,其思想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些兵书大体分为九类: 一是研究战争史的。如明代茅之仪《廿一史战略考》、清代胡林翼《读史兵略》等。 二是研究战争理论和作战方略的。如《武经七书》,其中包括《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兵书。 三是研究军制的。如宋代傅良著《历代兵制》、宋代钱文子著《刘汉兵志》  相似文献   

11.
“兵形势家”是班固在《汉书》中对兵学流派的分类。对这一流派的著作,他总共列有十一部,《尉缭子》则是至今唯一存世的一部,其余都已亡佚。因此,今天我们要探索“兵形势家”这一流派的风貌,《尉缭子》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尉缭子》问世之后,历代学者甚为关注,不过,很少有人从“兵形势家”这一角度加以评介。郎使个别学者提到,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已。如王先谦指出:“今案其书自天官至兵  相似文献   

12.
《尉缭子》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兵书。据史学考证,该书为先秦时期的尉缭所著。但先秦时期有两个尉缭,一个是梁惠王时的,另一个是八十多年后秦始皇时期的。至于该书作者是哪一个尉缭,尚在争议中。近几年新论多有“梁王”说,我们是同意此观点的。 《尉缭子》作为一部兵书,其军事伦理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武经七书》自宋代集刊以来,备受后世兵家的重视和尊读。历代谋臣名将且不说,谙熟此书者,帝王中也不乏其人。清朝康熙皇帝就是其中之一。康熙皇帝(1654—1722),是清初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军事家,统治中国达61年之久。康熙在位时,非常喜欢阅读中国古代兵书,尤其爱读《武经七书》。他虽政务繁忙,频频征战平叛,但阅读《武经七书》却手不释卷。他读兵书,往往能够把握兵书的精神所在,吸取其精华,运用和发挥其中合理又合乎现实的原则,摈弃那些过时和带迷信色彩的东西。据《清圣祖实录》卷243载,康熙曾总结读经体会说:“《武经七书》,朕俱阅过,其书甚杂,未必皆合于正,所言火攻水战皆是虚文,若依其言行之,断无胜理。且有符咒占验风云等说,适足启小人邪心。昔平三逆,取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是“百代谈兵之祖”,是中国历代兵书的经典之作。正如明末兵学家茅元仪所概括的:“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宋代,被列入《武经七书》之首,成为历代军事学校考选武举的教材。  相似文献   

15.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兵学的精华。它的编纂是军事变革的产物。本文就《武经七书》编纂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论述 ,揭示了军事变革对军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阐述了七书的编纂对于中国古代兵学体系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同时还指出七书中以“和”为起点处理国家安全问题的主体思想 ,对于我们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关于秦兵马俑坑的性质归属问题众说纷纭,作者通过对秦俑陪葬论等各种说法的解析和对俑坑工程布局结构特征的研究,认为秦兵马俑坑是战国末期秦国按照《尉缭子》军事思想设计建造的一座军校遗址。7000余件兵马俑不是秦始皇陵或宣太后墓的陪葬品,而是用于军事教育、训练的模特儿和推演阵法的教具。考古工作者在俑坑西侧发现的一座甲字型古墓,有可能是杰出的军事家尉缭的长眠之地。  相似文献   

17.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学典籍,蕴含着丰富的战场情报准备思想。如,重视战场情报准备的作用,筹划战场情报准备流程,注重发挥战场情报准备最大效用等。以现代军事情报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军事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对《武经七书》进行再挖掘,不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涵,也能够促进现代军事情报理论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评注七子兵略》的作者陈玖学,生活在公元1560至1641年前后,是明代绍兴府未出仕的文人,在乡里社会中年高德劭、颇具影响力。《评注七子兵略》原名《新镌增补标题武经七书》,最初刊刻于公元1614年,成书后不久即遇明清鼎革,在清代政治高压下陷入潜隐状态。陈氏后人对陈玖学著兵书一事亦缄默不言,使得陈玖学与其所著之书的关联度降低。及至近代,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氛围下,此书改名为《评注七子兵略》,陈玖学其人其书的具体信息直接被剥离,以致世人只闻其书而不详其人,但该书得以大量刊行、广为流传,展现出一定的学术活性与军事价值,特别是在军事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陈玖学其书曲折的流传过程以及在清代与近代截然不同的命运,生动而细腻地展现了传统兵学典籍与时代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记载的三次背水战刍议杨爱国背水战,史称“背水阵”,是一种前临大敌,背水列阵,以后无退路来坚定将士拚死决胜的战法。据《尉缭子》记载,武王伐纣时即运用了背水列阵的战法。此后,背水战作为一种以险求胜的作战形式被历代兵家妙用于实战。司马迁在《史记》...  相似文献   

20.
《吴子》是著名的《武经七书》之一 ,人们在谈到古代兵法时 ,经常把它与《孙子》连在一起 ,“孙吴”并称。但是 ,同《孙子》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比较 ,对于《吴子》的研究却相对冷落 ,而且也存在着一些疑问 ,需要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