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风气是基层广大官兵整体精神状态的"晴雨表",风气正,事业兴。各级应把加强基层风气建设作为巩固部队政治基础、保持基层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纯洁内部关系,不断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加强基层风气建设,需重点关注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军深入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从印发问题清单到"三不"一体推进,从探索建立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到重点行业领域风气整治,各级以雷霆万钧之势,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基层"微腐败"治理,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基层"微腐败"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反复性,并且容易发生演化变形。只有运用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才能不断巩固"微腐败"治理成效并取得开创性成就。  相似文献   

3.
从部队实践看,按规律和规矩处理基层敏感事务其实并不复杂,但如果有领导机关的插手,往往会使得一些事情充满变数,让基层官兵产生猜测和误解,以致引发不正之风。因此,抓基层风气首先要抓敏感事务的处理,重点是纠治领导机关插手干预,关键是规范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4.
数字话     
《解放军生活》2015,(3):4-5
沈阳军区某防空旅官兵喜休春节订婚假。为了解决官兵推迟订婚、延期结婚的问题,该旅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层代职、合理调配技术骨干补位。春节前,让27名官兵同时休上了"订婚假"。27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改进作风助力基层全面发展。该分部完善《党委机关进一步纠治"四风"改进作风的措施》等12项制度,减少基层"五多"问题,切实提高指导帮带实效。  相似文献   

5.
春节将至,不少官兵家属陆续来队过节。此时,有的营连官兵为表达对营连主官的敬意,多选择在留队过节的营连主官家属孩子来队期间前去探望,并以红包压岁钱为礼,在基层有一定普遍性。笔者认为,此事看上去似小,也如人之常情,但这种风气却不可长。"压岁钱"里有苦衷。因为它人为增加战士经济负担,容易造成相互攀比之风和群体效应,你送我不送则怕领导侧目,你送多我送少又怕领导掂量,不少官兵就这样成了"被送礼"。而基层战士多  相似文献   

6.
王建科 《华北民兵》2013,(10):47-47
新的历史条件下,习主席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对部队作风建设作出"三个坚持"、"三个着力"的重要批示,为加强部队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党委班子作风建设,必须从严要求、从严治理,坚决纠治官兵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切实以过硬的作风带出部队的好风气。一、强化政治意识,在纯正思想中锤炼过硬作风,确保党委班  相似文献   

7.
基 层思想工作骨干是官兵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联系上级领导和广大基层官兵的桥梁和纽带。把基层思想骨干队伍建设好 ,既是搞好社会“四个多样化”条件下官兵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 ,也是提高基层官兵综合素质 ,促进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进而培养“四有”军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基层思想骨干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骨干意识不强。 一些思想骨干缺乏应有的热情 ,工作积极性不高 ,动力不足 ;有的人责任意识淡化 ,进取精神不强。 ②功利取向明显。一些思想骨干参与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 ,就是图人缘 …  相似文献   

8.
近期,笔者对基层10多个旅团级单位政工网"首长信箱"网友来信留言进行了浏览和梳理分析。总的感到,网友参与跟帖积极主动,旅团级单位党委机关答疑反馈快捷有效,切实畅通了民主渠道,部队呈现出上下团结、官兵团结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值得分析思考。一、网友来信留言表现的几个特点。从"首长信箱"来信留言和跟帖情况看,官兵民主素养进一步提高,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官兵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从来  相似文献   

9.
士官选改、评功评奖、干部调整这些年年必办的常规工作,历来都是牵动官兵的"敏感点"。这些工作之所以很敏感,关注度很高,就是因为它们事关基层官兵的切身利益和成长进步,事关部队风气建设的好坏。这些工作处理得是否公平、公正,直接考验着领导在公与私、情与理、官兵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上,能否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每到此时,许多官兵都心慌意乱,难以静心工作,甚至一些一贯表现优秀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基层民主是部队民主建设的基础,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发展基层民主,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提高官兵的民主素质,充分尊重官兵的民主权利,自觉接受官兵的民主监督,依法对官兵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把这两个"着力"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要在破除部队建设发展难题上下工夫、见成效。第一,要用科学的理念审视难题。当前,部队建设面临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基层"五多"问题纠治效果不明显,部分官兵趋利思想日显突出,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情况看,有的领导在工作方式上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要求在基层的落实。重集中而轻民主。有些领导干部总认为比基层官兵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深、做得好,直接拍板效率高、有权威。因此,在工作中过分强调集中,没有很好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对法规制度已明确规定的民主制度落实不够好。  相似文献   

13.
风气建设是部队建设的重要方面.培植新风正气,须着眼形势任务需要,发挥官兵主体作用;扭住基层敏感问题,纠建并举;完善规章制度,树立领导和机关形象.  相似文献   

14.
陈建 《政工学刊》2002,(8):32-32
着力解决“双争”活动动力不足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 ,一些单位还存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活动不经常、减化评比程序、标准掌握不严格等问题。有的没有把评比过程作为年终评比的基本条件 ,有的一到年终就另搞一套 ,削弱了“双争”活动劲头和动力 ,影响了基层官兵争先创优积极性 ,进而影响基层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因此 ,要深入搞好再学习再教育 ,经常组织基层官兵学习上级关于开展“双争”活动的指示要求 ,提高官兵对开展“双争”活动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熟练掌握评比程序方法。要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平时督促检查 ,做到部署任务有“双争”内容 ,检…  相似文献   

15.
调研发现,目前,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主流是好的,多数支部运转思路对、风气正、效率高。但也有的基层党支部存在着似乎习以为常,但又必须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只有下力气加以纠正,才能使基层支部建设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基层官兵作为各项工作落实的末端,其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既取决于官兵这一主体因素的思想觉悟和能力素质,更有赖于机关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和调动官兵主动参与的热情。实践中感到,当前基层期盼机关能够纠正和克服一些束缚和制约基层官兵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的不良现象。一是“通知文电”能否不“火急火燎”。随着务级对“五多”问题的有效纠治,下发到基层的通知文电数量大为减少,但另一种让基层颇为反感的现象则经常出现,机关刚刚下发的一份通知文电,短时间内就要求立即上报,不仅干扰和打乱基层正常的工作秩序,让基层甚是反感,而且有限的时间往往导致的情形只能是简单应付、敷衍了事,任务完成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7.
解决认识问题 ,注重从思想感情上自觉密切(一 )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的态度和感情问题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问题 ,也是检验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搞得好不好的“试金石”。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群众关系搞不好 ,主要是在与基层官兵的感情和态度上出了问题。概括起来集中反映在三个字上 :①“远”。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意自觉地去接触基层官兵 ,习惯于高高在上 ,长此以往 ,基层官兵对领导干部也必然敬而远之。②“疏”。就是领导干部对基层官兵缺乏亲近感 ,缺乏兄弟般的情…  相似文献   

18.
李喆  王磊 《政工学刊》2023,(11):58-59
<正>“五多”问题由来已久,官兵最厌恶、基层最无奈、解决最棘手。近年来,全军上下大力纠治“五多”问题,在持续为基层减负、为官兵解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顽瘴痼疾仍然有土壤、有市场,冲击部队主责主业,制约战斗力提升。纠治“五多”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好系统、辩证、法治、创新等科学思维方法,紧盯问题焦点、规律特点、矛盾节点、发力重点,通过更新理念、完善机制、改进方法,将减负与强能、减量与增效有机统一,确保部队一门心思谋战研战、官兵心无旁骛练兵备战。  相似文献   

19.
唐时军 《政工学刊》2003,(10):35-36
我们在基层检查工作中,发现基层官兵对领导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有一些反映。一、“考得好不如关系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领导机关在处理基层敏感事务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基层的敏感事务,事关官兵的切身利益,文件要求多,硬性措施严,官兵盯得紧,在处理这些事务上最能体现领导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调查中,不少官兵反映,每年士官改选、战士考学、学技术都要组织考试。但“考得好不如关系好”。他们认为,考后不公布成绩,透明度不强,考试只是形式;有的明显不如自己反而“上”,平时工作、表现不好也能“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有“靠山”…  相似文献   

20.
开展“双争”活动是《纲要》明确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事关基层官兵的切身利益和部队风气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