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时间:2013年10月1日地点:六师一○二团、梧桐镇敬老院人物:敬老院院长张新玲7时:太阳还没露头,张新玲就起床了。她早已习惯了,自打1990年到敬老院工作以来,她就钟表般地准时起床、准时上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天的日子就是23年的缩影。一走进敬老院大门,张新玲一天的忙碌就算开始了。她先到每个房间查看,给两位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垫子、擦洗身子,然后又去清洗沾满屎尿的垫子。忙完了两位老人的事后,她就得给其他失去自理能力的老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镶嵌在开都河畔。农二师八一中学的师生们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永宁镇中心敬老院的各民族老人同饮一河水,谁也离不开谁,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26年里,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内涵。一幸福,不是一个人孤独的追求与享受。幸福是人与人之间"分享"的一种体验,是人们面向现实和未来的一种"给予"。  相似文献   

3.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5,(4):48
"去看看"更要"常看看"春节将至,各单位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敬老院成为重点"工作单位"。每逢节日,不少单位就会组织人员到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改善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这本无可厚非,但倘若每一支"送温暖"队伍,都挤在节日上门"服务",难免会使老人们重复地"被服务"。而在平时,敬老院的老人们生活有困难,却得不到足够的关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13,(21):16
开栏语:在兵团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身边的时代先锋和典范楷模像一面面旗帜,引领着兵团人前进的方向;他们更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了部分党员干部精神世界的缺失和不足。"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二师司法局三十六团石棉矿司法所所长康全义、五师八十四团七连职工王萍、六师一○二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十三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高燕、十四师四十七团四连党支部书记如则麦麦提·麦合木提和九师孙龙珍民兵班,这些来自兵团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做着  相似文献   

5.
一○二团自1995年2月被确定为兵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和农业部"三百工程"试点单位以来.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如今4年过去了,这个团的试点工作进展如何?3月15日,春雪初霁,我们驱车来到一○二团团部所在地梧桐窝子。团宣传科科长曾涛和体改办的郑杰热情接待了我们。提起一○二团昔日的辉煌,他们感慨不已:一○二团的前身是50年代初期南王震司令员和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副部长郑云彪亲自勘察、定点、筹建的八一农场。40多年来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许多辉煌业绩。描写兵团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军队的女儿》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反映兵团生活的第一部故事影片《生命的火花》,讲的就是  相似文献   

6.
夕阳下,一群身穿黄军装的老人们坐在十四师四十七团敬老院的门口闲聊着,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在北京市对口援建的敬老院里安度着幸福的晚年。北京市对口援建十四师将"首善标准"作为援建定位,将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项目放在首位,从城乡住房、社会事业、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和人才培训等各方面帮助十四师职工群众敲开了盼望已久的幸福之门。  相似文献   

7.
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百忙中致信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老战士们的"感恩之心、奋发之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他们用一生的付出和坚守为新疆、为兵团树立了一座——尊敬的四十七团老战士:你们好!收到你们的来信,得知两年来团场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特别是你们喜迁新居,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衷心感谢你们对兵团党委,对十四师及四十七团党委工作的支持和肯定。你们在信中表达了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发生巨大变化的喜悦, 斗,在戈壁荒滩上建起了今天的四十七团,也彰显了以"热爱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兵团完成9个重点团场养老机构建设,总投资2898万元"在团场建养老院,是我们老年人的愿望。因为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是有心照顾但没有时间,而在养老院里有专门的人员为老人们服务,这样一来要比居家养老好得多,儿女们也放心了。"2011年1月7日,农九师166团退休职工崔贯一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兵团完成52个边境团场的7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73亿元"我来185团49年了,没想到能住上楼房,这正是我和老伴一直期盼的。"这是刚刚搬进新楼房的农十师185团退休职工庄奎吉老人发出的由衷感慨。被大家亲切称为"老庄"的庄奎吉老人是1963年从山东济南军区转业到185团的老军垦。  相似文献   

10.
感悟张新玲     
10月30日至11月2日,兵团党委宣传部组织中央、自治区和兵团9家媒体的记者对农六师102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进行了为期3天的深入采访。作为领队,我有幸通过紧张的采访活动,近距离接触并感悟这位被大家称为二玲的兵团女性……我们院有老人32名,年龄最大的有97岁,最小的18岁。张新玲说,敬老院成立于1989年,刚开始仅仅是一家养老机构,如今已经成为孤寡、弃婴、智障、精神病患者共同生活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1.
走在六师一○二团梧桐镇八一路上,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蓝白相间的路栏杆,白色的路灯杆,干净的道路,蓝天白云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心情怡然。这都是一○二团党委加快产业发展,推进"三化"建设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团党委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陪战友到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看病。候诊时,只见斜对面一位年约80多岁的老人一手拿着一团糍饭,另一手拿着一袋牛奶喝。一旁娴静的老伴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吃喝,还不时地帮老人拉一拉披在身上的衣服。他们亲密地交谈着,声音一高一低,让我怀疑这对老人不是来看病,倒像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谈笑消闲。感动地望着这对老人,我开始想像他们年轻时的岁月。他们热恋时是否立下过“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誓言;他们新婚时是否也卿  相似文献   

13.
“献爱心小组又来啦!”近日,大庆市喇嘛甸镇敬老院内欢声笑语,情意浓浓。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带着礼品兴高采烈地向敬老院内老人们的住所走去。  相似文献   

14.
朱艳荣,女,汉族,党员,1965年生,河北省涿州市向阳乡黄家街民兵连副指导员。自1986年到乡敬老院当服务员以来,一直以雷锋精神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平时,她精心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洗脸、梳头、喂饭。老人们病了,她守护在床前,最长的一次达6个多月。当老人去世  相似文献   

15.
这两天,89岁的阿不力孜老人经常到农五师八十六团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工地上看看。"党的政策好得很,湖北人民好得很,老汉我也能住上楼房了。"看着正在建设中的楼房,阿不力孜老人笑呵呵地说。该工程是为八十六团四连和五连的近1000户少数民族职工盖的新楼房。  相似文献   

16.
我叫王建华,是二师三十三团六连的一名农机手。2005年我经营了一台"650"拖拉机,配备了播种机、打药机、中耕机、施肥机和机采棉转运车等农具。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兵团人,父辈们用肩挑背扛,在这片亘古荒原上建设起了美丽家园,如今他们早已退休,但是留在身体里的劳损,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最大痛苦。年轻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如果能用机械来代替人工,实现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那该多好。因此我选择了做一个农机手,希  相似文献   

17.
正叮铃铃……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打破了夜的寂静,钟表的指针指向凌晨5点30分。"吱呀"一声门响,一位年过半百的女人步履匆匆地从小院里走出来。朦胧的月光下,脚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声与风声混杂在一起。不一会,道路两侧的民房就被她远远甩在身后。20多年来,这条路她不知走过多少趟。她就是六师一二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早晨7点10分,张新玲来到敬老院,走进瘫痪在床的韩秀兰老人的房间,帮助老  相似文献   

18.
5月26日又是一个“美容日”,山东省高青县赵店镇敬老院30位老人一早便来到了院门口,他们作为颇受人们喜爱的一对理发师夫妇的“红娘”,在迎接小两  相似文献   

19.
林桃 《兵团建设》2014,(10):12-13
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一师一团二十四连(集体所有制)农民阿不都·热合曼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5月18日,在一师一团金银川镇举办的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阿不都·热合曼作为连队民族团结模范,身披红色绶带,走在一团二十四连队伍的最前面。  相似文献   

20.
卢友东 《兵团建设》2012,(13):18-19
7月1日,笔者分别走访了柯羽华、吴世杰两位老军垦,与他们聊起了近十年来农十师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说到出行的变化,老人们都一个劲地赞叹。去年4月,这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从地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五团、一八六团搭乘班车到达师部北屯后,直接乘坐K9792次列车前往乌鲁木齐,后又转乘飞"机抵达北京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走进北京"活动。通过亲历,再回想近十年来从连队到团部,到师部,再到首府和内地的交通变迁,两位老军垦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