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们意识里,继母往往同狭隘、自私连在一起。然而,女民兵张德玲却用崇高博大的母爱,与没有血缘的儿女们写下了爱的华章,使一个特殊家庭充满了令人向往的人间真情。黄花闺女 冲破世俗当后娘 10年前的一个春节,在喜庆的鞭炮唢呐声中,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出现一  相似文献   

2.
池莉是当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其艺术特点是将现实生活的一切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让人从中去体验人生的意味,了悟人生的真谛,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面对现实生活,更加执著地眷恋现实人生.她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厚,涉及工人、小市民、白领、大老板、知识分子等各色人物,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恋爱结婚、生儿育女……这里我把知识分子抽出来,看看他们在池莉笔下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3.
10月27日,河南省上蔡县隆重表彰小岳寺乡民兵勇擒杀人歹徒的事迹,而杀人犯罪的原因却引起青年民兵的深思。 从安阳到上蔡投靠朋友做生意的徐某是个虚荣心极重的人,讲排场顾面子使其30岁还没讨到媳妇。不久前,他看上了有几分姿色的丧偶女子叶某,自以为凭自己和寡妇的"悬殊条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河北省博野县同连村女民兵湛玉芬冲破世俗偏见,为自己的母亲和丈夫的父亲举行婚礼,使两位老人喜结良缘,被当地人传为佳话。1990年春,湛玉芬嫁到小王村以后,既要顾娘家,又得管婆家;娘家有放心不下的孤身母亲,婆家有年迈的公爹。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5.
人往高处走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早已成为中国人做人的至理名言。它告诉人们,人往高处走与水往低处流一样,是顺理成章、不可违背的。水往低处流,不难理解,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往高处走,这个“高”指的是什么呢?用世俗的观念来讲,大约指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吧。  相似文献   

6.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早已成为中国人做人的至理名言。它告诉人们,人往高处走与水往低处流一样,是顺理成章、不可违背的。水往低处流,不难理解,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人往高处走,这个“高”指的是什么呢?用世俗的观念来讲,大约指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吧。  相似文献   

7.
呼声与回声     
要警惕不健康书刊在民兵中流传编辑同志: 近年来,个别地方街头出现了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书刊,这些书刊罗列一些离奇古怪的案例,惊险的谋杀故事,滑稽无聊的场面,淫秽低级的下流情节,不堪入目的插图,如《无头女尸》、《张寡妇的风流史》等等。一些青年民兵鉴别能力较差,抗菌能力不强,使这些不健康的书刊在民兵中流传。这应引起各级人武部门高度警觉。同时,“青年民兵之家”这块文化阵地,要经常组织民兵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定  相似文献   

8.
爱的奉献     
女民兵董秀英身居城市,摒弃世俗观念,勇敢地把爱情献给农村一个残疾青年。这个故事将会使读者得到一些启迪。初秋的一天傍晚,辽宁省海城市望台乡的小道上,一位年轻妇女抱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手拿着一张当天的鞍山日报,走在下班路上。她推开家门,朗屋里大声说:“士杰,报纸又登你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霞姑     
①清代光绪年间,一天来的母女,在霸州东关村的大(?)场。来了两个艺人打扮大庙前,摆下了演武这时人群里走出一位老太太,臾快地要领这娘俩到她家住。这老太太挂陈,是个寡妇,靠鱼鹰叨鱼活命。⑤娘俩住下,白天在城里卖艺,晚止教村里的  相似文献   

10.
继母情深     
最近,河南省方城县人武部举办的“学雷锋、树新风”演讲会上,一位继母真实的故事感动了所有的人,女民兵张德玲破除世俗偏见,4年来,用慈母般的爱,温暖了丈夫前妻儿女的心,使将要支离破碎的家庭又充满了欢乐…… 1986年3月4日,卷桥乡28岁的女民兵张德玲与城关法院的姬同生  相似文献   

11.
新兵的到来,给部队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新兵中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不加以重视和根除,极易使被喻为“新鲜血液”的新兵发生“病变”。现象一:套近乎。有的新同志刚到连队,背包还未打开,就忙着掏包敬烟,旨在给老同志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他们初来乍到,对连队情况很陌生,有很多事都不了解,害怕老同志说自己不会“来事”,于是,拿世俗的眼光打量部队,用地方流行的那一套来揣摸人心。  相似文献   

12.
UFO存在吗?     
刘欢 《宁夏科技》2002,(9):24-24
UFO,即飞碟及外星人,它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每当UFO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时候,它都会使人们活跃和兴奋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杨艳辉,是外伶仃岛军工站站长、珠海市拥军模范。她的拥军路程始于她的不幸遭遇。十多年前,湘籍侗族姑娘杨艳辉,不顾家庭反对,毅然和心上人结成连理。可杨艳辉生了女孩不久,丈夫就病逝了。迷信的公婆竟认为是她“克”死的,无情地将她赶出家门。侗族有个寡妇不能改嫁的习俗,杨艳辉回到娘家,娘家又认为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也把她关在了家门之外。于是杨艳辉陷入了叫天天不应,  相似文献   

14.
江西南昌县三江镇民兵、预备役军人,在普法教育中,认真学习婚姻法,克服封建传统世俗,分清合法婚姻和非法婚姻的界限,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1年来,全镇有15对“林妹妹”与“宝哥哥”自觉地解除了婚约。  相似文献   

15.
由河北省沧州市姑娘李艳华创办的旨在义务为军人婚恋牵线搭桥的“橄榄绿婚恋热线”,越办越红火。一年多来,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名姑娘和军人,冲破世俗偏见,勇敢地向“热线”倾诉衷肠,抛出一  相似文献   

16.
感悟读书     
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读书,使人聪慧;阅读,是一种有魅力的个体活动。古往今来,读书,一直为人们所追求、所崇尚。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古训,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方城县四里店乡200多名青年冲破旧的世俗观念,利用征婚觅到理想伴侣。四里店乡地处边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过去在封建意识禁锢下,买卖婚姻、父母包办、转亲换亲现象比较严重,婚姻的悲剧时常发生。对此,乡党委、乡人民武装部十分重视,他们一方面对青  相似文献   

18.
“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 这是原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赠给一位普通退伍老兵的诗。 这位退伍老兵名叫赵保群,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工商所的干部,曾服役于北京卫戍区某部。1969年入伍的他在文革期间担负过警卫和监护将军的任务,不顾生死救将军  相似文献   

19.
在深州蜜桃的主要产地——河北省深县西马庄村,民兵指导员李文吉主动帮助桃民一块致富,使很多人过上了好日子。人们说:文吉的情意,比这蜜桃还甜!多少年的“大锅饭”,使深州蜜桃的发展很不景气,只有20%的桃树能结果,人们守着蜜  相似文献   

20.
需要是人们行动的源泉,满足人们的需要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满足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所以说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我们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确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