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此 《环球军事》2011,(14):12-13
在《论语》的第十六章中,孔子曾:对“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一事进行对其弟子发表卜个很重要的论断,即“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的意思是,把持当时鲁国大权的季孙不应攻打颛臾,真正应该着手解决的是发生在宫墙内的矛盾。当菲律宾不断发起对我南海主权的挑衅言行的时候,难道南海已成为其“季孙之忧”?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中“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 ,想来都不陌生。齐国宰相邹忌长得很美 ,徐公也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一日 ,邹忌问其妻 :“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妻子说丈夫美。邹忌不信 ,又问其妾和朋友 ,得到的回答都是他美于徐公。翌日 ,徐公来 ,邹忌仔细端量 ,认为徐公要比自己美。为何明知不如徐公美 ,妻、妾、朋友却要违心说“美” ?一番苦思冥想 ,邹忌终于明白了其中道理 :妻是“情人眼里出吾” ;妾是“畏吾” ;朋友是“有求于吾”。由“邹忌与徐公比美” ,想到如何对待“群众意见”。显然 ,对邹忌来说 ,妻、妾、朋友 ,三者已可成“众” ,都说…  相似文献   

3.
中国“傲慢”了吗?中国“强硬”了吗? 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津津乐道,四处兜售中国“傲慢”、“强硬”的论调。他们指责说,中国随着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以及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之后,开始“过分自信”、“表现强势”。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每当领导机关给基层应有的帮助和支持,为群众办一些实事、送去温暖时。群众总会交口称赞,并说领导机关对群众有“恩德”。群众的感谢是对领导机关工作的肯定,也是检验一项工作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的“试金石”。领导机关该怎样看待群众的感谢?如何听取群众的感谢?是不是能做到不可不忘也,不图回报,一如既往呢?对此认识不同,做法也就可能各异。  相似文献   

5.
“公不私谢”,美哉斯言。今天,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人,奉献不谋私利,办事不图回报,做到“公不私谢”,受到基层官兵拥护。但也有少数人热衷于公事私谢,即使办些职责范围内应做的事,也认为有恩于人,非图个私谢不可;有的甚至办私事也动用公款请客送礼。这些公私不分、假公济私之举,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不贪为宝《左传》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说:“以示玉人(治玉的工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吾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吾,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以“不贪”为…  相似文献   

6.
“老先生”实则不老,今仅三十有九。乃吾军校一队之长也。其身材虽非高大魁梧,亦非短小瘦弱。一米七零,相貌堂堂,实乃标准之男人也,既真诚又刚强,此吾队长之性格也。吾等顽皮弟子共送其雅号——“私塾老先生”。缘何?他精于学习训练,善于日常管理, 率领吾等争先有三老:一是老身手。先生热衷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固若金汤”的九江防堤被无情的洪水撕个口子,原来是有人在筑堤时偷工减料,拿九江地区4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开玩笑.人们不禁要问,千里大堤毁于什么?过去常说:千里大堤,毁于蚁穴.  相似文献   

8.
王野 《政工学刊》2014,(4):53-53
军婚,是令很多人羡慕的,大都是生活幸福美满的,但也有极少数不和谐的“音符”。当军婚面临破裂时怎么办?军婚离异有哪些法律依据?笔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和大家共同学习我国《婚姻法》对军婚离异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9.
八一起义为什么要在南昌举行邹敏1927年7月.周恩来受中共中央的委派,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准备于必要时,在南昌起义”。他从武汉到九江后,立即召集在九江的负责同志开会,对在南昌还是在九江举行武装起义的问题进行了十分慎重的讨论。经过全面分析,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的现代派诗人群体中,被评论家李健吾称作“前线诗人”的废名、林庚、卞之琳、何其芳等曾掀起一股“晚唐诗热”,对中国诗歌传统进行了一次独到的重新发掘与阐释。无独有偶,在这些少数的前线诗人中,废名、林庚、卞之琳都曾不约而同写下了若干无题诗,对应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他们在自由表现其诗的感觉与理想中亦见出了他们的不同个性与智慧。  相似文献   

11.
江西九江发电厂人武部部长李齐望按照“服从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国有大型企业的民兵预备役工作,他连续7年被九江市委、市政府、九江军分区和浔阳区人武部评为先进专武干部,并被授予“模范专武干部标兵”光荣称号。九江发电厂人武部也多次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南京军区召开的华东五省一市城市民兵工作经验交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钱大昕写过一篇《弈喻》 ,说的是一天他在朋友家看下棋 ,见一位客人屡次输 ,就讥笑他失算 ,总想指点几招 ,以为他不如自己。过了一会 ,客人请他下棋 ,刚下了几个棋子 ,客人就占了上风 ;快到中盘时 ,他就难以招架 ,而客人却轻松自如 ;终局结束 ,客人赢了他十三个子。从这件事中 ,引起了钱大昕一番感悟 :“人固不能无失 ,然试易地以处 ,平心而度之 ,吾果无一失乎 ?吾能知人之失 ,而不能见吾之失 ;吾能指人之小失 ,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 ,何暇论人哉 ?”细细想来 ,非但下棋如此 ,用在做人上 ,亦是如此。俗话说 :“金无足赤…  相似文献   

13.
漫话正气     
中华民族历来有讲正气的优良传统。“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都是这种情怀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如果没有一腔浩然正气,就不可能无所畏惧地前进,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这一点已被从古至今的无数事实所证明。清朝康熙年间,有“天下第一清...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江西九江市经国务院批准为长江沿岸对外开放城市,至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搭上了时代的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腾飞的新航线。 要想富,先修路。九江人民深谙此理。对外开放后的1年多来,九江在“路”上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投资近20亿元,从天上、地上、水上,全方位地“铺路”、  相似文献   

15.
徐刻 《政工学刊》2010,(6):72-72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战胜了争霸对手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由此可见,善于用人无疑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刘邦的用人方法对今天我们各级管理者提高领导水平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就整组抓整组,年年推倒重来,这是一种低效的民兵力量建设模式.必须改革。”这是江西省九江军分区党委“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民兵组织建设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许衡不摘梨”DE启示靳恒选《元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当时有个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挂满果实,行人都去摘梨解渴,惟独许衡坐在树下不为所动。有人便问许衡:为何不去摘梨?许衡说:“吾虽口干舌燥,但这棵梨树...  相似文献   

18.
杨勇 《政工学刊》2013,(10):60-60
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即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有人说,人生也有三“醒”:一为身醒,睁眼即为身醒;二为心醒,清醒做人、做事清醒;三为魂醒,一种悟,潜意识的觉醒。三“醒”吾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为实。唯此三“醒”,才能修身、成事、立世。  相似文献   

19.
清朝州官张聪贤曾撰写过一篇题为《官箴》的碑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谩,公生明,廉生成。”由此不难看出,廉洁比权势的威严更令徇私舞弊者害怕,更使平民百姓所折服。但是对于共产党人、党的干部来说,廉洁奉公,这只是应具有的品格之一,而不是全部,更不是至高无上,廉而无威,也是极其常见的。清代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这  相似文献   

20.
在京九铁路阜(安徽阜阳)九(江西九江)段工地上,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五处的青年民兵突击队发扬抗美援朝时期“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精神,所向披靡,谱写“京九”国脉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