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兵难带”的问题表象上虽然表现在“兵”身上 ,但主要根子还在于干部。因为干部始终是管理教育的主体 ,如果干部对战士的根本态度不端正 ,自身形象差 ,管理能力弱、水平低 ,爱兵、知兵、带兵的“功夫”不到家 ,就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也就很难真正管好部队、带好兵。这就是“兵难带”的根本症结所在。因此 ,要解决“兵难带”的问题 ,就必须从抓干部入手。一、干部要取得战士的信任和爱戴 ,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新形势下战士看重的是干部的党性修养、德才学识等个人素质。为此 ,一要认真学习革命理论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  相似文献   

2.
所谓"兵管兵",就是兵与兵之间经条令条例为依据的相互管理和自我管理。我军的管理工作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群众性,早在红军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把干部要学会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走群众路线,作为干部带兵的基本方法之一。"兵管兵"既是我军性质、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群众路线在部队管理工作的具体应用。现在,各级干部对事后问题都很重视,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很高。但个别单位"兵管兵"有所忽视,致使基层管理教育缺乏可靠的群众基础。从近年来战士中发生的一些案件看,  相似文献   

3.
带兵·带心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 !”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 :“为将之道 ,必先治其心 ,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 ,虽然能“镇人”一阵 ,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 ,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 ,也贵在带好“心” ,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 ,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 ,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 ,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深入兵中知兵心。知兵是带好兵的基础和前提。要了解兵心 ,带兵人就必须放下架子 ,深入兵中和兵打成一片 ,与兵同吃 ,同住 ,同劳动 ,同训练 ,同…  相似文献   

4.
以情带兵勿出格华敏干部爱兵,表现在诸多方面,对士兵倾注满腔亲情,即所谓「以情带兵」,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时下,有些基层干部对「以情带兵」理解偏颇,用之失当。有的干部认为,爱兵就要千方百计满足士兵的要求,即使出一点「格」也不要紧。比如,战士甲想回家,就马...  相似文献   

5.
基层干部的带兵艺术饶军知兵。带兵要知兵,知兵是带兵的前提。不了解战士,不熟悉部属,无的放矢地做工作,不可能带好兵。作为基层干部,并不是身在连队就知兵,真知兵需要下真功夫。一是要建立战士思想工作档案。对战士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情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必...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一些单位,兵难带、官难当、工作难做的反映比较强烈.日前,我到广西军区、黑龙江省军区和北京卫戍区等部队,先后同40余名师、团领导和营连政工干部进行了座谈,采取随机的对350名连队战士作了问卷调查,对此有不少的感受.过去,对“兵难带”的问题,我们总在“兵”的方面找原因,搞分析,当然这是需要的,但对带兵的人“官”的方面却注意不够,而这恰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年来,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军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基层干部大多经过院校培训,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功底,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军事训练,个体军事素质普遍较好.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些同志的思想素质、实际带兵能力与基层建设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兵关系.一是带兵不知兵,影响了官兵间的思想感情.士兵是连队的基础,是我们遂行作战训练施工等各项任务的基本力量,也是我们部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对象.一些同志认为现在的战士思想比较活跃,成才意识强烈,部队  相似文献   

7.
升华爱兵情感王光保带兵管兵要爱兵。爱兵就其行为来说,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奉献活动,这种活动必须以情感为基础。干部的爱兵情感,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情感,它始终以干部关心战士的实际行动为基点。干部的爱兵行为要以情感为基础,没有情感的爱是不会持久的...  相似文献   

8.
“以情带兵”是古今中外带兵通用的一种方法,在新时期这一传统做法得到空前的发扬和光大.以“慈母心”、“兄长情”对待战士,满腔热忱地关心体贴战士,情同手足地爱护战士,设身处地地为战士办实事解难题,已成为广大干部骨干的自觉行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以情带兵”的应用面和作用越来越广.但就我们调查了解情况看,尚有一些基层干部在带兵实践中,虽然“投入”了不少感情,却未能“产出”相应的效果.其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同志施情不纯,用情不正,以至偏离了人民军队官兵之间新型的同志式关系的主调而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9.
最近到新兵集训队检查工作,听到部分带兵干部和骨干抱怨现在的新兵不好带、问题多,总是把干部骨干的话当作耳旁风。在基层单位,确实有一些干部和骨干习惯于用老经验、老眼光看待新生代的战士,总是用自己当兵时候的感受去简单“类推”,习惯于用“我们当年怎样怎样的”来教育战士。对战士的思想、追求和爱好,看负面影响多,看积极因素少,越看越不顺眼,导致官兵关系不合拍,无法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0.
以情带兵,是通过工作中的帮助、生活上的体贴、精神上的安慰等真情交流,使战士在思想上感到温暖、情绪上受到感化,进而乐于尊重领导,服从管理。但也有个别干部的带兵之情,却影响和伤害了官兵之间的纯洁感情。“埋头只为桑梓事”的狭隘之情。有的干部片面地把“以情带兵”理解为多给些补助,多发点钱物,用小恩小惠的给予代替正确的精神灌输,而忽略了战士精神上的需求,导致“以情带兵”在低层次上徘徊。作为新时期的带兵干部,以情带兵,不仅要在生活上体贴,更要在政治上关心;不仅要尊重战士正当的物质需要,更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兵越来越不好带了!”这是不少基层带兵人的感叹。古人云:“为将之道,必先治其心,治心才能促行。”如果带兵人仅靠一时“虎气”来带兵,虽然能“镇人”一阵,却不能让人“受用”一辈子。治心才是带兵之法,管兵之术,带兵人带兵的关键是要带好“心”,也贵在带好“心”,只有把战士的“心”带住了,才能把战士凝聚起来,才能“打得赢”和“不变质”。那么,带兵者如何才能带好“心”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基层部队由于种种原因,战士们有意无意地与带兵干部拉开距离,一些单位出现了“兵离官”的现象。如果说“官离兵”主要表现为官与兵之间有形的“空间距离”,如本在同一口锅中吃饭,偏要搞个“干部桌”;而“兵离官”主要表现为兵与官之间无形的“心理距离”,战士从心理上、情感上疏远干部,干部想贴贴不上,想靠靠不拢。“兵离官”现象是新时期官兵关系出现的新问题,对部队建设的负面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带兵能手──记指导员庞允泉李珍环,杨德山怎样带好新时期的兵?某团四连指导员庞允泉,把传统的方法融进带兵实践,按时代的要求带兵育人,塑造合格战士,被人们誉为“光荣传统的优秀传人,新时期的带兵能手”。爱兵真挚的情感是连结指导员与战士的基本纽带,爱兵是带兵...  相似文献   

14.
带兵,不仅要求干部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素质,同时还要注意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战士的思想特点,要熟知战士的内心世界,理解战士的喜、怒、哀、乐,用深厚真挚的感情关怀、体贴战士。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把这称作为:知兵用真心,爱兵动真情,带兵...  相似文献   

15.
爱兵不可有“偏爱”○张海燕计生文带兵要爱兵,但爱兵不可有偏爱。端平一碗水,不分亲和疏,这既是带兵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又是带兵人树立自身形象和威信的基本途径,同时又是调动和激发战士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有的基层领导,在带兵中对“听话”的战...  相似文献   

16.
胡主席强调:干部、骨干对战士要有深厚的感情,要文明带兵,开展尊干爱兵教育,形成良好的官兵关系。谈心活动是密切官兵关系,构建和谐环境,化解官兵矛盾,消除隔阂,融洽感情的重要载体。提高谈心质量,就要坚持“把心事说开、把道理讲深、把话谈透、把气理顺”,在坚持谈心经常化上下功夫,在改进谈心方式上用实招,在提高谈心质量上用真功,在构建和谐关系上见实效。一、善于把心事说开,促进谈心的经常化。谈心的基础在于官兵之间必须零距离,感情深厚,相互信任。实践告诉我们,当代战士大多性格耿直、通情达理,与干部谈心,最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最反…  相似文献   

17.
张顺平 《政工学刊》2001,(11):40-41
干部关心战士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 ,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江泽民同志在视察驻晋部队时强调指出 :“干部要熟悉战士 ,爱护战士 ,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战士 ,帮助他们成长进步。要注意摸索新时期带兵的特点和规律 ,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提高管理部队的能力。”这是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军队的人员构成和思想发生变化 ,官兵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我军思想政治建设极为重要的问题 ,是落实江主席“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战士需要干部关心什么 ?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  相似文献   

18.
李根成 《政工学刊》2002,(10):34-34
在基层 ,常见一些带兵干部这样说战士 :“让你干啥就干啥 ,问那么多干什么 ?”初听这话 ,以为是部属询问了某些涉密事项 ,做领导的不便公开讲解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一些管理中本该让战士清楚和明白的道理 ,或三言两语搪塞过去 ,或只字不提 ,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据了解 ,这种管理中重“管”轻“理”的现象在不少基层部队都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带兵干部在管理过程中 ,误把管理当管制 ,认为抓基层就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别的不用讲那么多。于是 ,便出现了管理中的重“管”轻“理”现象。一是只“管”不“理”。只要求战…  相似文献   

19.
姚旺 《政工学刊》2005,(1):25-25
“知兵”,即掌握战士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战士在哪里,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这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带好兵的前提。当前,经常有基层干部抱怨: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了,天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却搞不清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身入心不入,身在兵中不知兵?1.所有的“痛”都自己扛———打不开战士的“话匣子”,掏不出战士的“心里话”。战士从五湖四海汇集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有了问题找组织,这是常理。可现在的战士经历丰富,性格各异,思想比较隐…  相似文献   

20.
战士不愿把心里话告诉干部,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各种媒体对“隐私权”过分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战士思想日趋活跃,“战士不愿说心里话”这样一个问题日益突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就在于官兵之间缺乏信任感,而之所以缺乏信任感既有带兵干部的原因,又有战士的原因。首先从带兵干部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干部只是把战士当做工作对象,而不是以人为本、视对方为平等的人。新时期战士有许多特点,他们求知、求实、求美、求乐,思想敏锐,有上进心,遇事爱发表议论、提个意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