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林 《国防》2010,(12):46-47
预备役官兵是预备役部队的主体。抓好预备役官兵训练,必须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科学区分训练内容。将大纲规定的课目区分为必训、精训、免训和补训四种。“必训课目”是指预备役官兵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共同基础、专业指挥与专业技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索预备役部队野外训l练的方法路子,前不久,河南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组织全师官兵进行了冬季野营训练。训练按照动员、分训、合训、总结四个阶段,主要完成了行军宿营(组织露营3次)、现地勘察、战斗勤务、野外生存等四个课目的训l练任务。  相似文献   

3.
赵福臣 《国防》2004,(8):37-37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对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的途径很多,而灵活采取组训形式则是一种有效办法。一是基地集中组训。走基地组训的路子,是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的主要形式。要按照由基础训练到专业训练再到合成训练的方法步骤,明确各级训练基地承训任务,以区分训练层次,确保训练质量。县级民兵训练基地主要负责基干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的基本技能、战术训练;市级民兵训练基地主要负责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干部骨干的培训,以及专业技术分队的协同训练和演练;省级民兵训练基地主…  相似文献   

4.
初夏时节,数百名肩配“Y”字的预备役官兵,神色庄严地走进某训练基地。教学训练随即展开:射击指挥、操作使用复杂的专业课目、多手协同等课目在模拟化教学手段下被迅速分解,参训人员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很快参与到实装操作考核中来。近3年时间,某预备役高炮师教导队依托“基地模拟化教学”,先后完成29期3700余人次的师团首长机关和分队专业训练,预任官兵训练合格率达到97.8%,21人次成为省军区、军区优秀“四会”教练员,2004年,他们一举跨入沈阳军区先进教导队行列。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骨干.黑龙江某预备役炮兵团依据《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于近日对3个炮种、5个专业的预任骨干进行了强化训练。组织实施中,他们在加强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训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野外模拟作战室、指挥作业室效能.采取训管结合、启发诱导、指标训练等方法。深化了“精训、精演”理念.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辽宁省军区组织各预备役师(旅)、团及军分区(警备区)部分作训参谋进行了封闭式培训。培训着眼民兵组训任务调整新形势及年度后备力量军事训练工作新要求,采取观看录像与理论辅导、专题授课与分组讨论、单位自评与集中互评等形式,部署了民兵组训规模调整任务,学习了训练经费使用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及训练基地建设等知识,规范了训练登记统计的内容、标准及要求,审定了师(旅)级单位拟军地联合下发的年度军事训练指示,明确了转变训风和考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汉江 《国防》2013,(12):36-37
训练基地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训练基地建设是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应站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建好训练基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落实习主席"能打胜仗"重要指示的具体措施。落实党的新时期强军目标和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建好这支武装力量的标准,就是要时刻做到"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演兵资讯     
《东北后备军》2008,(9):15-15
重点分队训练成为“重头戏” 8月上旬,黑龙江某预备役炮兵团的80多名预备役官兵,作为师基地化集中训练的第二批集训人员,采取动员集结、现场点验的报到方式,进驻师综合训练基地。训练展开前,该师组织防化、扑火、抗洪等20多名专业骨干充当教员,编写了训练教案30多份,自制教学、训练用具80多件,积极开展备课示教活动,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教学骨干。  相似文献   

9.
高云龙 《国防》2005,(9):68-68
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是预备役部队的教学训练机构,是培训团、营职预备役军官的主要阵地,对于推动预备役部队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更好地发挥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作用,必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加强教学体系建设。狠抓教员队伍建设,解决“自身硬”的问题。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承训任务重、培训对象层次高,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然而,由于训练团教员岗位的稳定性差,没有相应的技术职称,职务只能在营以下,导致教员普遍缺乏教学经验,任教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都比较低,与担负的教学任务不相适应。这种体制既不利于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杨学友  朱明  谢元锐 《国防》2005,(9):48-49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层次和质量、缩小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实现预备役与现役部队一体化联战联训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对推动预备役部队整体训练水平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挂钩训练有效机制挂钩训练涉及到挂训双方多个单位、多个层次和多个环节,且挂训双方没有隶属关系,组织协调比较复杂,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为此,挂训双方应建立和完善训练的组织领导、监督考评等运行机制,加强调控和指导,确保挂钩训练健康、有效、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孟凡平 《国防》2002,(10):8-8
预备役坦克分队与现役装甲兵部队的挂钩训练,保障工作复杂,涉及面广,必须进一步区分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各项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1.理论教学的组织和保障以预备役部队为主,现役部队为辅。预备役部队体制编制调整以后,预备役坦克部队编有相当数量的现役坦克营长、连长和坦克专业出身的干部,再加上预编的坦克专业技术骨干,已经具备了坦克分队训练的组织和教学能力。因此,预备役坦克分队训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后备力量军事训练转型发展需要,前不久,辽宁省专门组织召开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省政府、省军区领导及职能部门人员,各市分管领导及预备役师(旅)、军分区(警备区)军事主官50余人参加。会议采取观看多媒体片、  相似文献   

13.
张晓东  滕海林 《国防》2014,(4):72-72
正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作为全军军事训练体系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军事训练转变的总体要求,遵循自身特点规律,推动训练实行三个转变。一是由分散自训向集中施训转变。要进一步加大统合力度,自上而下建立统一的多级组训和考评体系,按照"分类集中、分层组训、跨区联训"的思路,巩固和完善"以省级训练基地为核心、以市级和预备役师旅训练基地为骨干、以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推进民兵、预备役训练改革,组织高层次训练,是贯彻“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指导方针,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民兵训练基地的建立和完善,为组织民兵、预备役高层次训练奠定了基础。所谓民兵、预备役高层次训练,主要是指以预备役部队、民兵、干部和专业技术兵为重点,在基础训  相似文献   

15.
张长胜  张成 《国防》2004,(12):46-46
当前,虽然各级十分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人员难集中、集中后难管理、训练质量难提高”等问题。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预备役部队的训练质量,必须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训练的新路子。一、科学编组,灵活施训预备役人员寓兵于民、高度分散,要有效地把预备役人员的训练落到实处,必须实行科学编组、灵活施训。一是师团联训。预备役师成立集训队,各团按专业分类进行训练编组,依托训练基地进行封闭式训练。采取这种组训方式,农村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安排在农闲季节,企事业单位的预备役人员训练可…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训练是提高战斗力的基本路径,依法治训是军事训练的基本模式.预备役部队要针对依法治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完善经费保障、抚恤优待制度,改革训管模式、严格训练奖惩,把依法治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复杂电磁环境下预备役防空兵部队训练必须以现行训练大纲为基本依据,着眼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的特点规律,整合训练资源,按照训战一致的原则进行训练。一、探索基地化训练模式实施集中训练以训练基地为依托,集中预备役部队用频装备和电子对抗器材,统一设置实战条件下复杂电磁态势。并对部队在  相似文献   

18.
岳胜军  郭大为 《国防》2014,(7):57-58
正仗在一起打,兵就要在一起练。开展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既是解决当前预备役部队组训力量不足、专业骨干缺乏、训保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促进现役与预备役两支力量有机结合和整体遂行任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挂钩带训头绪多、涉及面广的实际出发,科学筹划、灵活组织、突出重点、严格考评,最大限度地整合共享训练资源,努力使其成为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19.
建立训练基地,把预备役军官和士兵集中到基地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规范的训练,是国外的成功经验。联邦德国陆军预备役有30个训练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军区,每年开办12—15期,全年可系统训6—7.5万人。英国皇家海军后备军设有11个海上训练基地,集中对海员进行军训。马岛战争中英国后备军的动员速度和军事素质均比较高,与其训练体制的完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升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促使战斗力快速生成和提高?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着眼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结合预备役部队实际,着力解决人员难召集、经费难筹措、时间难保障等制约预备役部队训练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精训之路,连续3年在参加军区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