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信息扩散中病毒传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传统病毒传播模型和信息扩散模型基础上,引入潜伏状态和隔离状态,研究潜伏-隔离机制下的信息扩散模型及其稳定性。构建基于潜伏-隔离机制的信息扩散模型;运用劳斯稳定性判据,论证系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基本再生数R0及其对网络感染源和系统状态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节点连通半径、节点分布密度和节点接触率对信息扩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节点连通半径、节点分布密度和节点接触率等参数,可实现对信息扩散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围绕知识经济时代军事技术研究开发和采用行为而展开,目的是在深入了解军事技术研究开发和采用行为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军事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的创新扩散模型,为进一步开展军事技术创新扩散研究、深入分析创新扩散规律、预测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优化军事技术创新过程,提供新的、有效的分析工具;借助这一分析工具,对新时期我军军事技术研究开发与采用问题作出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谣言的肆意扩散容易造成社会心理恐慌和非理性反应,进而引发比突发事件本身更严重的后果.针对谣言传播的特点,将疾病传播SIR模型与Agent建模理论相结合,从社会影响力、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分析个体差异,引入个体记忆机制,设计相应的交互规则,构建谣言传播的涌现模型,并设置了5种情况进行仿真实验,为探索突发事件下谣言传播的扩散规律与消解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双扩协同”动员模型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动员常态化的一种模式,其基本构想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常备能力为依托,建设武器装备生产紧急扩产能力为扩产环;以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为基础,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为纽带,民用企业响应为支撑,建立武器装备生产技术扩散能力为扩散环;以军民融合体制为依托,建设具有武器装备生产紧急扩产能力的核心环和具有武器装备生产技术扩散能力的扩展环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动员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壮壮 《国防科技》2010,31(4):88-91
文章分析了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核态势发生的新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核扩散呈现出核大国纵向扩散与发展中国家横向扩散加深、核武器向恐怖分子扩散危险性增大、反导与外空争夺加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洋环境对鱼雷等武器装备战术效能影响的试验数据和案例样本匮乏等普遍性问题,引入信息扩和模糊映射思想,并基于遗传算法改进和发展了最优窗宽扩散模型。该方法可从有限的试验样本中客观拟合出数据结构信息,进而实现有限数据样本信息的合理扩散。利用该方法进行了基于小样本案例的潜射鱼雷战术效能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的信息扩散建模和仿真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窗宽优化的信息扩散模型可有效改进常规信息扩散模型的评估效果,对武器装备环境影响评估中普遍存在的小样本或信息不完备困难有一定参考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体制;健全军民融合的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评价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军民技术成果双向扩散和交流机制等,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参与军工企业改造;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军民融合政策相冲突的条款,推进军民融合相关政策上升到法规规章层次,加强空白领域法规制度建设,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FLUENT用于大气污染扩散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模型建立、网格生成、基本方程及附加模型几个方面叙述了FLUENT求解大气污染扩散问题的步骤。在此基础上对模拟计算中初始边界条件的设定、收敛性与稳定性、模型后处理等问题作出分析,并以FLUENT对典型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为例证明了FLUENT解决大气污染扩散问题的适用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不同的扩散模型对再入体等离子体鞘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由于电子和离子的质量相差三个量级以上,电子的浓度扩散速度比离子大得多,引起正负电荷分离。由此产生的诱导电场又阻碍带电粒子的扩散运动。本文同时考虑这二种影响扩散的因素,得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鞘带电粒子分布的数值解,并与准中性模型、双极扩散模型等其它三种近似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流场的大部份区域满足等离子体准中性假定,但在物面和激波附近存在电荷分离较明显的薄层,其厚度约为Debye屏蔽长度的量级。这种边界效应对中性粒子的分布影响甚微,但对带电粒子的分布则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各种扩散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加深对低浓度乙醇燃气发生器燃烧过程化学动力学过程的理解,分析水组分在燃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对冲扩散火焰模型对不同浓度下的火焰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并虚拟了一种惰性水组分以区分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对燃烧过程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乙醇浓度的不断降低,火焰锋面呈现出向燃料侧的整体移动趋势;随着浓度向极限浓度的趋近,...  相似文献   

11.
带电粒子束自生力对束流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带电粒子束由于受到静电斥力作用 ,它在传输时总是扩散的。本文根据相对论的罗仑兹变换以及牛顿运动定律 ,研究了带电粒子束在其自生空间电荷力作用下通过外层空间的真空中传输时的扩散现象 ,得出了粒子束传输的扩散方程 ,提出了一种计算粒子束扩散半径的方法。然后讨论了影响粒子束传输的各种因素 ,包括粒子束类型、能量、束流、出口初始束半径以及散角等。最后从传输技术角度指出了宜选择高能小流初始半径大的电子束 ,研究结果不仅同国外研究相符合 ,而且将为研究粒子束传输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二阶动态规划算法(DPA)是一种有效的点目标检测算法,能够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检测目标,但也存在着评价函数扩散等缺点。针对二阶DPA的这一不足,提出了抑制二阶DPA评价函数扩散的方法。与其他抑制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既有效地降低了噪声对检测过程的影响、抑制了评价函数扩散的现象、提高了对目标的检测能力,又更适合于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3.
瞄准式战斗部是通过使战斗部的扩散区域瞄准目标预估位置来进行攻击的。扩散区域如果太小,则目标进入这个扩散区域的概率就会降低。而如果扩散区域太大,则战斗部破片密度就会降低,击中目标的破片数量就会减少。如果将战斗部的扩散区域近似为一个圆形,则存在一个最佳的扩散半径使导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最大。引入最佳扩散半径的概念,将防空导弹引战配合对最佳毁伤概率的追求转换为对最佳扩散半径的实现,减少了引战配合的计算量,提高了引战配合的实时性。这样,就为目标预估位置的求解和剩余飞行时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带有瞄准式战斗部的导弹引战配合优化设计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网民群体的利益需求与心理作用力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因。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认知机理,并借鉴信号与系统中激励和系统的分析方法,结合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网络舆情扩散传播模型。其中,网络舆情扩散传播的强度由社会公共事务信息(刺激源)、网民心理和网络信息对受众认知影响等因素决定;网络舆情扩散传播的范围由网络空间社会结构决定。此外,简要分析总结了网民心理及其表征,以及网络信息对受众认知影响的因素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温度热化学非平衡模型,考虑了激光能量在空气等离子体中的共振吸收和逆韧致吸收机制,用有限差分NND格式对控制方程组进行数值离散.对等离子体点火过程进行耦合计算,并研究了不同入射激光强度条件下等离子体吸收波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讨论了粘性扩散效应对等离子体吸收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温度300K,大气压力条件下,生成ZND模式的LSD波所需最小激光强度为5.0×106 W/cm2.  相似文献   

16.
(2010年5月1日至5月31日)国际3日至28日,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来自189个缔约国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主要围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三大支柱,即核不扩散、核裁军及和平利用核能等方面的议题,以大会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P2P网络监控效率,建立P2P网络资源扩散模型讨论P2P资源扩散行为,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资源扩散量对资源搜索查全率的影响,发现随着资源扩散,在线资源数量和下线资源数量都以近似对数方式增加,但在资源扩散量很大时,在线资源数量开始下降.另外,随着资源扩散量增大,资源查全率非线性下降,资源热度越高,其查全率越低.上述结论将对P2P网络仿真、建模和协议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选用NiCoFe-LDHs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通过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研究了吸附过程中甲基橙在NiCoFe-LDHs上的扩散,考察了溶液温度和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变化。结果表明:NiCoFe-LDHs对甲基橙的吸附分为3个阶段:表面扩散、孔内扩散和粒子内扩散;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为熵增过程;溶液pH值为5时吸附率最高,达到97.1%,吸附量达到825 mg/g。  相似文献   

19.
许多机会网络路由机制在节点缓存有限的情况下并不能得到足够可靠的性能保证,这是由于节点缓存不足导致大量消息不得不丢弃。此外,多数的路由机制中消息的复制及传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使网络中无效消息大量扩散,对路由机制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出现概率的路由改进算法(MROP),利用节点运动的历史经验知识估计消息到达目的节点所需平均跳数,并以此作为该消息跳数寿命。MROP算法是一种可叠加在多种路由机制之上的独立于原有路由算法的路由性能增强方法通过ONE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ROP算法可以在牺牲一定传输时延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消息投递率、减小网络负载和节约节点缓存消耗,得到较优的路由性能。  相似文献   

20.
简单介绍了随机游走扩散模式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其在军事烟幕扩散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