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说起印度士兵,有的战友可能一下子会感觉陌生,但是提到长长的胡须、裹得严严的头巾、打仗前要念经求得菩萨保佑的形象,大家可能就会闪过一念:貌似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啊。是的,他们就是号称拥有当今世界第三大规模军队的印度士兵。在新时期"优势与扩展"的军事战略指导下,印军的实力大幅提升,不仅成为南亚"澡盆"内名副其实的"大象",而且正在跨出这个"澡盆"走向世界。那么,今天印度军人的形象和军营的情况到底如何?宗教传统对印度军队的构成和战斗力有怎样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班长称为“目”。那时,一目十人,这与现代军队班的建制人数大致相等。每目设有正目和副目两人,用目作为军队编制的最小单位,是有其寓意的。目指眼睛,正副目是指双眼。也就是说正副目是军事将领在军队士兵中的双眼。将领失去这双眼,就无法了解自己的部队,也就无法控制和指挥自己的部队。斯大林曾高度评价过班长的作用。他说“班长是军中之父。”因此,班长不仅有管理士兵、组织士兵和指挥士兵的权限,而且是名副其实的兵头将尾。今天班长身上的DNA,正是由无数班长素质积淀而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兵员成分的更新,一大批高学历士兵和特长兵涌入军营。这部分人才资源给部队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单位却没有很好的发挥这部分人才的优势,使一大批优秀士兵人才被埋没,造成人才紧缺与人才流失并存的现象。士兵是军队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开掘士兵中的人才资源,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机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修正视角,向士兵群体要人才在有的单位,常听领导同志发出人才难觅、人才难留的感叹。原因何在?概括起来主要是三种视角偏差造成的。①选才上的“仰视”。在有的领导意识里,人才都来自上边,热衷于到外面请,到上边要…  相似文献   

4.
政委抓理发     
4月13日,四川省军区政委耿全礼在达县检查武装工作时,看到刚收归军队建制的县人武部机关干部,个个军容严整,精神抖擞,感到非常满意,对人武部开展的机关干部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给予了肯定。该县为什么能在短期内达到如此好的效果?这还得从理发这件小事说起。收归军队建制后,新任政委庞厚弟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要求大家按照军队的条令条例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大家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准留大包头、大鬓角和胡须。会后大家都按军人的着装要求办了,但仍然留着长  相似文献   

5.
将帅起于卒伍,士兵永远是军队的主体,士兵永远是军营里最美最实的风景,士兵成才也是军队战斗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想要给士兵成才下个定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翻遍大小词典,找到了成才的释义:成为有才能、有用的人。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士兵又是这个群体中极为重要的个体,那么,士兵成才又该如何定义呢?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编     
在我军义务兵构成中,历来农业户口青年占大多数,而且在城镇居民户口明显上升的近几年,情况仍然没有多大变化.这对缓解城镇退伍兵安置压力无疑是有利的,但对提高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而言,似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征兵,能否征集具有较高素质特别是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直接关系着军队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树程 《国防》2004,(10):51-51
在我军义务兵构成中,历来农业户口青年占大多数,而且在城镇居民户口明显上升的近几年,情况仍然没有多大变化。这对缓解城镇退伍兵安置压力无疑是有利的,但对提高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而言,似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征兵,能否征集具有较高素质特别是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直接关系着军队建设的质量。城镇青年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高于农村青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多征集城镇青年就等于提高了新兵的整体质量,适应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此外,义务兵退伍后转服一类士兵预备役和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在从事军队建设时,很早就非常重视对军队内部秩序的维护,认为这不仅是军队官兵生活正常有序的保证,而且也是军队拥有战斗力的重要条件。这种维护军队内部秩序的活动,也就是军队管理。历优论兵者曾就此发表过许多的见解,并在总体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观点,成为军队建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军队管理思想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论兵者最关注的是军队的官兵管理,而不是财、物等构成军队的其他要素的管理。也就是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他们往往将军队的将帅视为管理的主体,而将普通士兵作…  相似文献   

9.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源头在征兵。征兵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强军兴军的根基。位于鲁东南的临沐县是一个仅有67万人口的小县城,自1961年恢复建县至今,累计向部队输送兵员2.3万人。  相似文献   

10.
兰永明 《国防》2010,(3):38-39
2009年冬季征兵,是大规模征集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人伍的第一年。士兵是军队的基础,义务兵是士兵的重要成分。如果每年都征集十多万大学生入伍,几年后,大学生士兵将占义务兵的绝大多数。在这一政策实施初期,既分析把握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又分析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将有助于权衡得失,不断完善,规避风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7月8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在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由于地形崎岖,双方主要动用轻便的迫击炮相互射击。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表示,印军无故开了"第一炮",导致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巴方一侧5人死伤,巴军随即展开有效回击,印军人士反映巴军火力凶猛,以至于救援车辆无法靠近弹着点附近接送伤员。印度"雷迪夫新闻"、"Zee电视"纷纷透露,巴军重迫击炮对印控克什米尔的哨所造成压制,一名印度士兵和  相似文献   

12.
闻舞  徐欣 《环球军事》2008,(2):62-63
二战中日本士兵的标准野战口粮是什么?几乎90%的人都会说饭团,那可是日本最传统的便携式口粮了,从战国时期开始,几乎就没变过,即便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按欧洲模式建立新式军队,士兵们外出作战时,大都也以饭团为主要口粮。  相似文献   

13.
印军官兵精神食粮之一 大文豪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年)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闻名遐迩、脍炙人口,是文明古国印度的骄傲。泰戈尔不但在世界文坛上成就辉煌,而且在政治斗争中也以自己的方式发挥了特殊作用。他毕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印度的独立自由。他的思想对印度军队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中世纪开始,军队就用动物为之服务。从挪亚的鸽子到国王的猎鹰人,从米拉(法兰西元帅)的马到动物吉祥物,传说动物与主人之间的友谊及动物为主人效忠的故事数不胜数。在飞机上或在旅途中,在香榭丽舍大街或在部队营区,动物一直与军队密切相关。我们曾经专门介绍了法国军队中的军犬(参阅本刊2002年6月下半月版P40~P41),现在,来,跟着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法国军队里其他有趣的动物士兵。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初以前,欧洲军队的训练史还是一片模糊。终年日复一日地操练,甚至在作战期间还利用空余时间操练,被认为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实际意义。到17世纪,荷兰人率先对军事管理和日常事务作了重大改进。他们发现,长时间的反复操练能使士兵更顺从,能增加军队战斗力。推行军队...  相似文献   

16.
李木生 《国防》2005,(11):48-49
兵员征集工作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转型的不断推进,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征兵工作遇到了“两不”问题:即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积极性不高,高素质适龄青年报名人数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发展空间小。近年来,军队从地方高校选拔不少毕业生补充到干部队伍,同时也招收了不少国防生作为军队后备干部,军队院校从士兵中招收学员的数量大幅减少,从士兵中直接提干的人数微乎其微。服役满2年的义务兵也只有部分能转士官,晋升高一级士官人数越来越少,难度越来越大,致使适龄青年普遍认为当兵没出路。二是…  相似文献   

1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9):64-64
差强人意的火力 早期老式滑膛枪的精准度实在不敢叫人恭维。一位英军军官曾感慨.如果有哪一位士兵被150码以外的人瞄准并真得打中.那他可真够倒霉的。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七年战争时期(1756年~1763年).法军一部追击黑森军.战场上硝烟弥漫,这种场面在使用黑火药的时代非常普遍。一位名叫比勒留的法军士兵过于英勇,猛追一名落单敌兵。殊不料,比勒留的战友们被这两个在烟雾中穿梭不定的阴影搞糊涂了。约50名法军一齐向比勒留开火.其中最近者距离他不过30码。一阵枪声过后又是一片浓浓的硝烟.结果呢.比勒留却毫发无伤的从烟雾里又冲出来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士兵群体应运而生。这一群体的出现,给多彩的军营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必将对从根本上优化兵员队伍素质结构、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产生积极影响。当前,新一批大学生士兵已经应征人伍,开始了全新的新兵生活。结合“大学生士兵如何更好地适应军营生活”这一调研课题,笔者通过听取介绍、新兵座谈、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等方式,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认真审视。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和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军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引领新时代基层建设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大力激发动中抓建的内在动力。“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体现到抓建基层上就是“基层至上、士兵第一”,  相似文献   

20.
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是连队的主人。随着质量建军的不断深入和科技大练兵的蓬勃兴起,士兵在部队的作用越来越大。而要发挥士兵的主体性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从尊重士兵的首创精神入手。第一,鼓励倡导士兵的首创精神。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强军的任务越来越迫切,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战士科技素质的提高是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推动力。在我们的工作中,积极鼓励和倡导士兵的首创精神,不仅能够在战士中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对士兵的整体素质有所改变,而且能使其首创精神所创造出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