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华雄  黄灿宏  赵理  王健  魏鹏 《国防科技》2018,39(5):062-069
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是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环境条件。分析了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内涵、分类和组成,调研了我国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有关政策现状及最新试点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的缺陷点、薄弱环节,研究了国外科技有关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构建的规律及启示,提出了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组织框架、建设重点和推进措施,以为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3,(10):5-7
《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行动计划(2013-2015年)》出台 为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军地资源融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最近特制定《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探寻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路径和模式。《行动计划》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主要目标.重点工作.组织实施3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全方位军民融合",是指一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在经济、科技、教育、服务保障、动员等各个方面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和状态。全方位军民融合领域中所涉及的全方位军民融合制度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全方位军民融合的领导决策制度、全方位军民融合的规划计划制度、全方位军民融合的技术标准制度、全方位军民融合的组  相似文献   

4.
晋煜 《国防科技》2016,(3):14-19
创新性制度安排是当前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视角出发,在对我国军民结合的制度变迁做出解读的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制度分析,进而从制度创新层面提出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建议。研究表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新时期军民融合深度融合路径探讨,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战略优势,坚持政府主导,完善多方协同机制,改进具体制度安排,深化军工企业产权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曹德信 《国防》2016,(1):14-16
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刻理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意义,准确定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方向,科学规划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使命任务,正确处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在关系,积极发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品牌效应,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徐辉 《国防科技》2015,36(2):67-71
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既要充分依托国防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统筹国家民用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实现两个体系的互动耦合,是对传统合作创新内涵的深化和升华.在介绍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双重导向及其协同,阐述了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加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军民融合科技协同跨越军地,必须要处理好边界和国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清晰认识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在融合创新中的作用,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发挥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军民融合式发展与国防合同立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融合归根结底是利益的融合,国防合同是市场经济中军民利益融合的天然纽带,规范的国防合同将成为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国防合同立法为军民融合提供一种规范并具有强制意义的行为模式,是军民融合式发展制度安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合同立法的价值选择在于以秩序为基础,以安全为关键,以效益为核心来创制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8.
黎琳  张远军 《国防科技》2015,36(5):9-13
创新驱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实现军地企业科技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日渐成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军地企业科技资源融合配置的行为模型,探究了军地企业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为更好地推进军地企业科技资源的一体化配置,需要加强政府激励机制,搭建军地企业科技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构建军地企业利益相容机制,完善军品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9.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领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内涵,增强采购制度调整改革的紧迫感 必须站在时代发展高度,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深化对装备采购制度调整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一)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深化装备采购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平台是市场.市场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商品交换实现资源配置.在利润和效益导向下,市场机制一方面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积聚,另一方面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溢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将国防建设纳入市场经济范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飞  张志强 《国防科技》2018,39(5):070-080
美国具有全球最为先进的军事科技实力、军事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防保障能力,美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特点,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上没有明显的时间滞后,是世界上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最好的典型样板国家。论文梳理分析美国国防创新系统及其特点,分析美国国防科技经费预算、研究方向和项目流程,研究分析美国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总结美国创新体系中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特点,解析美国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典型案例、各自成功的模式和主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桂锋 《国防》2014,(7):7-9
正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国防动员建设中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着眼提高国家整体建设的综合效益,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发挥国民资源军用潜力增大的优势,坚决贯彻军民融合方针,统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与国防动员建设,把国防动员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体系,依托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杜人淮  曹超 《国防科技》2018,39(2):047-057
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构成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创新人才是战略资源,军民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包括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主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客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方案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资源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制度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考评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加大统筹协调、投入保障、政策倾斜、法治保障、合理使用力度,注重体系推进。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军民深度融合的政策制度、创新军民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造就军民深度融合的人才队伍,努力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兼容型""双赢型"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指出,要坚持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原则,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坚持国家主导,关键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应注重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节职能、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职能、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组织管理架构、政府调控市场运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动力形成机制、政府支持制度创新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08,(8):6-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融合。要避免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大起大落,最根本的还是要引导企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要切实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从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宏观管理、研发活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探索军工单位军民融合项目孵化及管理模式,思考如何快速推进军民融合项目的落地,及实现军民融合项目的顺畅、合理、高效开展。1.背景和意义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发展的主线任务之一。在国家层面,发挥军用资源和民用资源各自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流通,统筹经济建造和国防建设,实现国家资源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后勤保障、应急动员等领域皆受益于其军民融合的制度支撑,法规制度中所体现的科技战略、效率原则、竞争机制以及人才策略使其军工科技发达、后勤保障高效、人才团队优质,对我军做好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军队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军地之间物流资源的融合配置、共享共用是构建军民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文章认为,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资源配置方式要以基础设施融合为硬件基础,以物流装备融合为物质条件,以信息资源融合为技术支撑,以人力资源融合为关键点,以物资资源融合为突破口,统筹规划军地物流资源建设与管理,实现共享共用。同时,军事物流资源军民融合配置还应做到:加强顶层协调,依靠市场机制,完善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20.
邓持深  黄始亮 《国防》2016,(2):47-47
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军分区系统责无旁贷、大有作为。推进组织融合。充分发挥军分区系统双重领导优势,成立由市(县)党委、政府牵头,军分区(人武部)及地方相关单位参加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订方案,统筹规划各项建设,切实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市(县)政府军民融合综合办公室,装备科研、人才培养、后勤保障、科技资源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组织、措施、保障到位。推进机制融合。坚持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互派联络员等制度,不断完善军地协调协作机制。对于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军民两用性极强的重大工程项目,如改建边防公路、筹建军民两用机场等,可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加强双方协同合作。通过召开市(县)议军会、边防委员会及军地联合应急演练等,实现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同步提升,促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深度发展。围绕军民融合建设项目的需求目标、经费保障、建设方式等对接内容,界定驻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共同需求,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军地各部门,军分区(人武部)主要负责需求的研究论证和汇总提报,市(县)政府主要负责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本单位军民融合发展的推进实施。地方部门规划设计、预先论证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时,如人防工程、边防公路等,需要征求军队意见。军地双方根据职责任务,在制定发展规划上体现融合、在资源配置上搞好融合、在执行重大任务中落实融合。推进领域融合。发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把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地方基本建设体系。在军事机关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注重资源整合,为开展国防教育、动员指挥预留场所;在民兵训练基地建设上,要采取政府出资兴建,军政共同使用,实现一方投资、多方受益;在新建改造、重点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认真贯彻人防需求,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启动人防地下指挥所建设。充分挖掘政策、资金优势,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特色领域及产品。引导驻地企业组织军民通用产品研发,拓展民用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把国防信息化建设融入地方科技发展全局。立足地区实际,把编兵范围向企业、院校等人才、技术密集型单位延伸,努力把知识型、技术型青年人才编入民兵预备役队伍。加大对军民通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依托现有培训机构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