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争是政治的暴力工具”这一经典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信息时代战争中大量存在、且地位作用日益凸显的非暴力作战行动。本文通过纵观人类战争从萌芽、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和对战争形态的分析归纳,对原始战争、传统战争、信息时代战争的制胜机理进行了解读剖析,并阐述了人类战争进入瘫痪战时代是信息时代战争发展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2.
战争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引起武器装备、编制体制、军事思想乃至战争形态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推动战争制胜机理从体能制胜到信息制胜、从单元制胜到体系制胜。在战争制胜机理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虽然科技制胜思想逐渐引起重视,但政治与谋略制胜思想的重要性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几种思想交织融合共同构成当前战争的主体制胜思想。我们应深刻把握战争制胜机理的时代特征,着力加强侦察预警系统和作战单元信息融合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并前瞻科技发展,努力掌握未来军事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相似文献   

3.
薛贵江 《国防科技》2017,38(5):004-006
习主席强调,研究作战问题核心是要把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深刻认识信息化战争的五个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特点规律,真正搞清信息化战争的五个制胜机理,在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过程中做到五个坚持,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兴国 《国防科技》2014,35(6):112-114
信息化战争已经登上了当今世界的舞台,这是军事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传统的战争制胜机理发生的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面向战争分析的数据体系,建立了机理分析模型库;提出了战争制胜机理分析流程,一是基于具体问题提取所需数据,二是利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影响战争结局关键因素或敏感要素,三是综合分析相关要素或因素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6.
聂征  魏锦文 《国防科技》2017,38(5):084-087
随着新型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和体系化运用,以往大兵团正面交锋的作战场景正在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战争规模变得更加可控,战争样式变得更加难以预测。究其原因,非军事领域因素对战争规模、样式的影响在增加,给信息化作战制胜机理带来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探究战争制胜机理对于指导战争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战争活动具有复杂性,战争制胜机理关联于诸多制胜因素与制胜途径;现代战争凸显制胜因素、制胜途径的新质性、多元化特征,须以新视野、多视角解读和认定战争制胜机理;实践运用现代战争制胜机理,须权衡价值效益,基于我军实际,敢于突破常规。  相似文献   

8.
<正>战争制胜机理,是指战争的制胜规律、路径以及方式方法。受到科技进步的推动、武器装备的变革、战争目的的变化等因素的制约,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习主席深刻指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变了。”今天,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事强国都在加紧作战概念设计研究。深入分析新兴作战概念内涵特点,挖掘其内在逻辑,找准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对于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机遇,打赢未来战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及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使用,战争形态、作战空间、战争制胜机理等将不断改变,而作战需求牵引军事训练。如何把握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有效推动智能化训练创新发展,将是我们躲不过、绕不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蕴含着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战争设计思想,其前三篇《计》《作战》《谋攻》集中体现了孙子战争设计思想的核心要义:第一,“计”是战争设计的前提,孙子既突出“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计”的不确定性;第二,“尽知用兵之害”是战争设计的逻辑起点;第三,“必以全争于天下”是战争设计的指导原则。孙子的战争设计思想,可以作为战争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对于更好地把握战争设计的方向及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的特殊制胜机理,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们党加强经济工作指导提出了新要求,要引导广大官兵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生产力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未来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举,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8.
19.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增强“四个本领”,是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激发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要振奋学习精神,贯彻“两个武装”要求;三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