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侠五义》作为晚清侠文学的代表作 ,体现了侠义精神。侠士是侠义内涵的载体。侠义精神主要是轻财重义、助弱制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 ,“傲帝制、蔑王侯、平尊卑、轻名节”是其高标准。晚清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走向合流 ,是武侠小说流变的新的意义组合。合流的原因有二 :欣赏者审美心理的要求 ;清官和侠士在职责上的认同。这类小说的盛行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2.
“诗的前途和繁荣基础在民主政治的巩固上,民主政治的溃败是诗的无望与衰退”(艾青《诗论》。纵观中国新诗近80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变更,在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辉煌之后,新诗的脚步尚未在疾奔中协调节奏,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的“左”倾风暴不期而至,持久且无法扼制,新诗的高贵品质和绚烂的美丽转瞬消失在“大一统”的政体中。  相似文献   

3.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它不仅让作者对于社会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继而影响到作者的创作。以往对“乌台诗案”影响苏轼创作的研究,过多集中于诗歌,而对于词创作的影响关注不够,或者略有提及。以“乌台诗案”为线索,可知苏轼的创作心理、创作内容、创作风格等三方面的变化,了解这件事对其词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双河"是一个古来有之的地名,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执契静三边》诗中写道:"乳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诗中的"双河"就是指今天的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双河之畔,千百年来,人杰地灵。"双河"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位于五师塔斯尔海垦区,市域辖八十一团、八十四团、八十五团、八十六团、八十九团、九○团,市政府驻地红星二路9号,在2014年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城市,是兵团未来发展的希望,双河市作为兵团建立的一座新城,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个有力的引擎、活跃的板块,为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增添了一座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增添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相似文献   

5.
西周史诗记载了我们祖先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诗中塑造了后稷、公刘、古公、文王、武王等鲜明生动的形象 ,同时诗大量使用赋体铺叙手法 ,层次清晰 ,祥略得当 ,且词汇丰富而准确 ,是文学史中早期的写实之作。这组古诗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熟参”、“妙悟”、“兴趣”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有关诗学理论的著名论说.“熟参”汉唐以来名篇,经“妙悟”而达于“兴趣”,正反映了诗人学诗与品诗、作诗、诗而入神的三种审美境界.严羽以禅喻诗,深得禅理与诗理融会贯通之奥妙.以禅入诗、由诗意求禅意,以禅理喻诗理,使诗歌理论得到突破性发展.正如他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所云:“仆  相似文献   

7.
1935年毛泽东作军旅诗《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47年该诗首次公开发表,同年毛泽东重新书写该诗。1957年毛泽东曾说该诗“记不起了,似乎不像”、“不宜发表”。此后在1958、1963、1976年三次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皆未收入该诗。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重新发表该诗。本文就该诗发表中扑朔迷离的曲折变化,作出全背景式追溯研究。  相似文献   

8.
元好问为金元时期的诗文大家,其文学成就是巨大的。在其众多优秀的诗歌当中,丧乱诗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方面均属上乘。正是由于自身深厚的学术修养,再加上闻破流离等外界刺激,元好问的丧乱诗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类诗歌创作的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剑侠者,既是剑客又是侠义之士,不仅剑术超群,而且除恶安民,不受恩报。在唐代传奇至清代笔记小说中,剑侠还有一种能发出巨大响声和光亮。远距离杀伤入的神秘武器。《聊斋志异·侠女》有这样的描写:“急翻上衣,露一革囊,应手而出。则尺许晶莹匕首也……女以匕首望而抛  相似文献   

10.
“诗无达诂”,优秀诗歌的艺术魁力总是历久弥新的.今天再次阅读曹操的《短歌行》(第一首)时,我们依然会为他“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文采而倾倒.大凡好的诗作,莫不从情、志、理、趣诸方面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索.《短歌行》正是充分发挥了汉乐府诗“歌以咏志”的特色,以廓大的气魄,沉雄的韵味,富有哲理性地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个体生命价值的执着探求,包涵了丰富的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1.
《桃花源记并诗》中的“乐国”既非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描写,也非原始社会缩影,更非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理想社会的形象描绘。它跟墨子的社会理想较为接近,但又有本质区别。它是陶渊明心灵的一个创造。 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是一种文化无意识。陶渊明是以理想化了的“(?)国”反衬反人道、非人性的丑恶现实。对文学作品的观照要用文学的人道主义尺度,因为(?)学是人学”。 陶渊明的“潜”正如孔子的“藏”是进取有作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儒道墨三家思想积极方面的影响和长期躬耕农亩获得的思想感情的转移,使陶渊明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正是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以及传奇性色彩,使《桃花源记并诗》传诵千古,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盛唐边塞军旅诗兴盛的历史缘由,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军旅诗人对边塞的关注,岑参入幕从戎的军旅生涯与其军旅诗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3.
诗不依存于客体,是主体为自身而存在的美,是一种主体心灵的自由的美,情感的美、理想的美、想象的美,被称为诗的“自由关”(纯美)。主体的自由在于主体自身心灵超越功能的发挥。把诗的主体为实现自由而进行的心灵超越分为如下三层——超物。超世,超我。只要做到诗的主体的超物、超世、超我。就会实现诗的象征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上古诗歌、音乐、舞蹈就三者的关系产生发展来看.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乐、舞为主歌词(诗)辅之时期;诗、乐、舞并重时期;诗、乐、舞分化时期.乐、舞为主歌词(诗)辅之时期.这是艺术的始初阶段.这个时期的所谓“乐”,是在劳动功利、劳动形式约束下的反复咏唱表现出来的朴素而粗糙的旋律.舞则纯粹是某种生活动作的功利性实施.尚未转变为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5.
孔子非常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诗》教乃是浸润着情意、感通于物我之间的人生艺术.《诗》教之价值在于敦情和意,感发人之意义生命,使人内尽其性、外与物合,将《诗》作为获取功名利禄、推行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手段就流为末用.而《诗》之"情意"机制本于"感通"之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无不浸润着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感情.具体《诗》教的阶段,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始可与言《诗》",则修养其心,明"诚"之道,始能学《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回顾军旅诗历史衍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毛泽东军旅诗的创作背景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历史传统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指挥枪,国际主义的理念创新,从而全面诠释了毛泽东崭新的军人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上中学的时候,读过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篇叙事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讲述的是7个农民漫游俄罗斯寻找快乐的故事。诗人在诗里表现的是对社会的忧戚.主题很宏大.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8.
《诗经》又叫《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它贯穿了西周初叶至春秋五、六百年的漫长时期。周人本是古老习于耕作的姬姓部落,公刘时期逐渐强盛,至文王、武王时期,更是所向无敌,灭殷朝,建西周,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因厉王、幽王倒行逆施,激起国人不满,于是杀幽王,立平王,东迁洛阳,称东周。自此,绵延256年的西周王朝进入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  相似文献   

19.
<正> 甲申(一六四四年)明亡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已面临山穷水尽之境,社会政治秩序陷于分崩离析之局,民族浩劫与历史大难倏然并临。当此“天崩地解”(黄梨洲语)、“鱼烂河决”(李恕谷语)我们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儒家文化思想传统激发一代历史新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大声疾呼,泛起了新时代之潮音: 奈此国命何, 大势常与俱。 天意未可测, 或为真人驱。 顾亭林这首诗里所谓“真人”并不是道家思想范畴的“真人”,而乃是儒家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笑话     
吕蒙正寒窑诗 讨 饭 诗 宋代,吕蒙正及仕之前,身居寒窑,家贫如洗.一日他出外讨饭,忽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饥寒难耐,浑身发抖。于是他急中生智,在粪堆上掏了个洞钻了进去,又把讨饭瓢顶在头上遮雪。由于粪草发酵生热,顿时寒气驱散,欣喜异常,遂吟诗一首。 诗曰:身蹲粪堆头顶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