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多氯代聚苯胺硫化反应制备了多硫代聚苯胺锂电池正极材料,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SEM等手段对多硫代聚苯胺作了结构分析,并对多硫代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作了初步的研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631mAh/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多硫代苯网状聚合物的合成以及不同硫含量的多硫代苯的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结果表明提高硫含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放电容量,但充放电循环中的容量衰减也加快.硫含量为91.99%的PPS一10的首放容量i妊4756mAh/g,20次循环容量达到367mAh/g,有望用于一次和二次锂电池中作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3.
粉末粒度对储氢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1(NiCoMnTi)5为例,系统研究了粉末粒度对储氢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粒度范围内,合金粉越细,其放电容量越高,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也越好;将两种不同粒度的合金粉混合使用时,粒径相差越大,其放电容量越高。且当粗细粉质量比为7:3时,放电容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海洋低频电场传感器敏感电极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9种不同的电极材料,根据海洋环境下低频、极低频电场的自身特点,通过直流电阻、交流阻抗、电极对极差漂移3个方面对电极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其用于海洋环境低频电场弱信号探测的可行性,筛选出了适合海洋环境低频电场测量的电极材料,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固态Ag/AgCl电极的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均较小,且其极差漂移可控制在μV级,具有优良的极化效应和较低的极差漂移,是海洋环境低频电场探测的敏感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5.
有机多硫化物高比容量、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其中以环状化合物为中心的网状多硫交联聚合物,硫含量最高可达90%以上,但多硫链以C-S键连接在环状化合物骨架上,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单质硫相比,都得到很大改善。本论文首先选择网状多硫交联聚合物——多硫代噻吩作为目标产物,探索了它的合成途径,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储氢电极合金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储氢电极合金不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大型电池的情况 ,以Ml (NiCoMnTi) 5 合金为例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储氢电极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升高 ,合金的放电容量降低 ,循环稳定性恶化 ,自放电加剧 ;但是在高温下合金的高倍率放电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Cu粉粒径及含量对Ni/MH电池负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Ni/MH电池中储氢电极的放电性能,以电解Cu粉为充填材料与活性物质混合制备电极,研究Cu粉粒径及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u粉粒径越小,含量越高,电极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在低温和高温下的放电能力均提高,且Cu充填电极的性能优于Ni充填电极。Cu充填电极中析氢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大,过电势较小,说明其电催化活性好,电极反应阻力小。SEM分析发现,充放电循环后的Cu充填电极,其储氢合金颗粒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小Cu颗粒和丝状物,这是电极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活性炭为栽体,用Cu、Mo、Zn等过渡金属作活性组分,加入三乙撑二胺(TBDA)作添加剂,经浸渍、活化制成无铬浸渍炭。根据实验结果指出了活性炭的常规技术指标对控制浸溃炭防护性能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基炭的孔隙结构及TEDA对浸渍炭防毒性能的影响.经对中试生产的无铬浸溃炭装填的滤毒罐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浸溃炭有较好的防毒性能和稳定性,可取代ASC型浸渍炭作化学防护器材的防毒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法在100L反应釜内进行石蜡微胶囊制备的中试,表征了石蜡微胶囊的微胶囊化率、粒径和热性能,探讨了中试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试产品与实验室小试产品的性能基本接近。中试石蜡微胶囊的微胶囊化率为70%,平均粒径为54.0μm,相变范围为40~80℃,相变峰值和热焓分别为65℃,114J/g,分解温度达250℃。  相似文献   

10.
金属化膜电容器作为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装置的重要元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为此,很多研究者对电容器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然而这些评估方法得到的只是电容器的总体特性,无法给出单个电容器的可靠性水平。鉴于此,提出了融合单个电容器性能退化数据与先验性能退化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采用W inner过程对其性能退化过程进行建模;其次基于B ayes方法对单个电容器的可靠性进行实时评估;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表明了其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二乙烯基苯和聚硅氧烷为原料经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Si-O-C材料,利用镁金属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高温还原制备了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与充电容量分别为547.2和450.7mAh?g-1,第二次放电与充电容量分别为487.4和422.9mAh?g-1,库伦效率分别为82.3%、86.8%,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X)、元素分析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从而研究利用镁金属化学还原法制备多孔Si/Si-O-C负极材料的机理。结果表明,镁金属在还原过程中生成MgO和Mg2SiO4等产物,经HCl洗涤后可形成多孔的Si/Si-O-C负极材料。Si/Si-O-C材料中的单质硅分布于多孔的Si-O-C相中,一定程度上可缓解Si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利用镁金属还原Si-O-C材料制备多孔Si/Si-O-C材料是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防毒面具罩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面具罩体材料的使用情况,并指出了罩体材料通常的性能要求和我军现有面具罩体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几种常用罩体材料的性能比较,介绍了综合性能更好的丁基类橡胶和硅橡胶材料.最后,就罩体方面应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丝束电极快速评价油膜防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丝束电极对5种油品的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传统的盐雾试验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两种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丝束电极方法更具快速、准确和定量的特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电化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锂离子电池组工作温度过高或温差过大将导致其容量和寿命降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相变材料(CPCM)/液冷/翅片耦合散热系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高温环境(38℃)、高倍率循环充放电时,冷却液流向、石蜡中膨胀石墨(EG)的百分含量及冷却液流速对该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变材料(PCM)冷却基础上,引入液冷和散热翅片使电池组的最高温度进一步降低了35.74℃。冷却液交错流比同向流冷却电池组的最高温度降低了1.66℃、最大温差降低了3.15℃,电池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石蜡中添加EG后系统散热性能有明显提升,EG百分含量为6%时散热性能最好。冷却液流速从0.10 m/s增加到0.20 m/s时,电池组的最高温度降低了2.68℃、最大温差降低了2.22℃;继续增大流速,散热性能提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通过高温烧结得到了超细钛酸钡(BaTiO3)粉体,烧结产物经SEM、XRD等表征手段对粉体的形貌和晶型进行分析。采用卡尔-费休法测定了配制的电流变液中的含水量,讨论了不同含水量对钛酸钡的电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钛酸钡ER液在含水量为117.2μg/g时,屈服应力、表观粘度和漏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要使含水钛酸钡ER液具有一定的ER效应,且在其实验仪器测试范围内(电场强度最大可达2.5kV/mm;漏电流最大可达10μA)具有电流变效应,含水量应小于或等于88.1μg/g。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在4点弯曲载荷作用下,残余应力、涂层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简称弹性模量比)对涂层/基体材料界面能量释放率及其相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能量释放率随着残余拉应力、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能量释放率中的相角也随着残余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敏感,其随着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涂层/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深化对涂层/基体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用电凝聚法去除淡水透镜体有机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凝聚法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当电极板间距d为5mm,电流密度IF为20A/m^2,水流停留时间为100s左右时,处理后水的色度降为10度以下,浊度降为2.8NTU以下;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板形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折板电极比平板电极的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保温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保温材料的选用应该是各行各业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保温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工业、建筑、食品、化工、轻纺工业的保冷、绝热、能耗、承重荷载,施工的周期速度、经济性、消防的防火、后期的运行管理,尤其是我们这些高寒冷、高温差地区。因材料选用和设计不当,造成的后期隐患已屡见不鲜,希望引起企业技术和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要正确地评价保温材料的性能,有以下10多项指标以供参考:一、性能指标1.导热系数(热导率):是保温材料传递热量能力大小的参数。单位为W/m·k,和温度关系较大2.密度:kg/m3影响设备管道及建筑…  相似文献   

19.
军转民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2,(7):72-77
氧化镍钴锰锂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简称三元材料) 1、技术开发单位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 2、技术简介与钴酸锂材料相比,三元材料的克比容量更高、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更好、成本更低,是高比能量型锂离子电池最有潜力的新型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Ag/AgCl电极海洋电场探测的机理,从电路角度建立了响应电场E′与发射电场E的函数关系,对自制的Ag/AgCl电极进行交流阻抗、Tafel和电极电场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自制的Ag/AgCl电极在0.1 Hz的阻抗值大小约为10Ω,交换电流密度为1.61×10~(-3) A·cm~(-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且Ag/AgCl电极交换电流密度和表面积越大,探测性能越好。该测试结果与计算值能较好地吻合,验证了相关函数关系的正确性,说明基于具有稳定电位的Ag/AgCl电极探测海洋电场信号等同于测量电极对间海水的电压,从电路的角度解释了Ag/AgCl电极的海洋电场探测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