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完全确立,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笔者认为,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经历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遵义会议后逐步确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党的七大在组织和思想上完全确立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一)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我们大家知道,毛泽东是党的一大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党的三大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后先后任红4军党代表、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2.
褚银 《国防》2016,(10):17-21
在红军长征途中,除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还有"通道会议"和"苟坝会议"也非常重要.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那么"通道会议"就是这个伟大转折的起始点;而"苟坝会议"则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其不仅在法理上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意味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贯彻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恢复了红军作战的正确原则。遵义会议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三省边界的赤水河上往返四渡,创造出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最终实现北渡长江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性,无论给予多么高的评价都不为过.这是因为遵义会议解决了中央红军长征中最迫切的军事路线的问题,实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生死危亡的历史关头,党和红军得以挽救,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一切的改变,早已酝酿在遵义会议前的一个半月的时间中.其间,党中央相继召开了通道、黎平和猴场会议,及时地转变了战略方向,稳妥地纠正了军事领导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红军正确选择陕北为落脚点,是因为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保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做引导,有对陕北诸多有利因素的分析与把握,而这一切,都与遵义会议的胜利分不开.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红军迅速摆脱军事上的被动,战胜张国焘分裂行为.正确选择落脚点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红军正确选择陕北为落脚点,提供了思想保证;三,遵义会议确立的中央领导集体.具有深邃的战略眼光.能够引导红军走上抗日前进阵地;四,遵义会议确立的党中央能高瞻远瞩,正确分析和把握陕北有利于红军发展壮大的条件,率领红军走向陕北.  相似文献   

6.
正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195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为毛泽东1964年11月题写。2008年,遵义会议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现管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毛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前我党在对待军队中的知识分子问题上曾出现左倾错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后,我党开始重视发挥知识分子在军队战斗力生成中的重要作用。遵义会议以来75年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积极接收大批青年学生等各方面知识分子源源不断加入我军。  相似文献   

8.
马西敬 《国防》2012,(8):24-2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9.
马西敬 《国防》2013,(2):84-8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10.
冯虹 《军事史林》2007,(11):42-4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的展厅里,有一架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老式木壳挂钟,它永远定格在1935年1月15日晚上7时,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遵义会议开幕的时刻,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一个伟大坐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发生历史转折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遵义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条件下保存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胜利地克服了坚持退却逃跑并实行成立第二党的张国焘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已经离开我们整整30周年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遵义会议前后一段时期,周恩来身处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军事实践直接与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在红军渡过湘江、局势仍然十分险恶的关键时刻,他客观分析形势,迅速从红军遭受的重大挫折中汲取教训,果敢支持、采纳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铸造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科学战争观念和杰出战略素养;在遵义会议上,他主动承担军事领导上的责任,坚决推举毛泽东出来领导和指挥红军,为实现党和红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率师转战中,他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练就精湛指挥艺术和顽强战斗作风;他始终以确保对敌作战的胜利为最高原则,眼光远大,意志坚定,坚持北上,同张国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捍卫了党和红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遵义会议简介 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会议揭发和批评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批评博古在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辩护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陈云与长征     
张军贤 《国防》2006,(4):69-71
陈云是我们党老资格的领导人。在长征中,陈云参加了遵义会议,代表党中央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为实现党的历史转折做了积极努力。后来,他又奉命退出长征,从川西秘密回上海,并远赴苏联汇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情况,成为最早记述和宣传长征的人。在红五军团  相似文献   

15.
军事文摘     
红军长征时期军委领导人的变迁红军长征开始到遵义会议以前,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朱德,副主席是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项英。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又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由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以前,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既尊重国际的领导,维护同国际的团结,保持同国际的联系,争取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又坚持自己独立制定的政策,同时又始终注意不与国际正面交锋,不直接批评国际关于中国问题错误的政策主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苏联一致主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参加抗战。但在如何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问题上,共产国际、苏联实际上要中国共产党承认并接受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以退让求联合;中国共产党则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共始终站在苏联一边,尽其所能支持苏联。苏联给了中国以巨大的物质支援,共产国际从政治上和道义上积极声援中国抗日。但在对日作战方针上存在严重分歧。共产国际、苏联要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为蒋介石的正规军的一部分,接受统一指挥,通过运动战、阵地战牵制日军,以实现苏联的战略意图;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在战区和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在持久战中消灭日本侵略军。中国共产党能如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成熟的党,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7.
遵义会议以前,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既尊重国际的领导,维护同国际的团结,保持同国际的联系,争取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又坚持自己独立制定的政策,同时又始终注意不与国际正面交锋,不直接批评国际关于中国问题错误的政策主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苏联一致主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参加抗战。但在如何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问题上,共产国际、苏联实际上要中国共产党承认并接受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以退让求联合;中国共产党则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共始终站在苏联一边,尽其所能支持苏联。苏联给了中国以巨大的物质支援。共产国际从政治上和道义上积极声援中国抗日。但在对日作战方针上存在严重分歧。共产国际、苏联要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为蒋介石的正规军的一部分,接受统一指挥,通过运动战、阵地战牵制日军,以实现苏联的战略意图;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在战区和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在持久战中消灭日本侵略军。中国共产党能如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成熟的党,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8.
李志新 《国防》2006,(9):80-82
毛泽东在谈到遵义会议时曾说“:那时争取周恩来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成的。”不妨让我们设想,如果遵义会议开不成,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又会怎样?要了解这件复杂的往事,还得从头说起。“三人团”成员周恩来是一位老资格的中共领导人,他同毛泽东交往也有一段时间了,1923年底在广州他们就已相识。此后,周恩来在中央担任要职,成为毛泽东的上级。1928年中共“六大”后,周恩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持中央军委工作。1929年,由于在建军思想和原则上出现分歧,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周恩来在上海得到消息,…  相似文献   

19.
颜林 《军事史林》2016,(2):10-17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的1935年2月5日,博古(秦邦宪)交权的"鸡鸣三省"庄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史学界一直未曾真正弄清——博古交权的"鸡鸣三省"庄子究竟在哪里.笔者多年来潜心钻研红军长征史,特撰写此文,试图解开这个颇有争议的"党史谜团". 一、"鸡鸣三省"之地博古交权的权威记述 周恩来于1971年6月10日在《党的历史教训》一文中回忆说:"在长征中,毛主席先取得了稼祥、洛甫的支持……当时博古再继续领导是困难的,再领导没人服了.本来理所当然归毛主席领导,没有问题.洛甫那个时候提出要变换领导,他说博古不行.我记得很清楚,毛主席把我找去说,洛甫现在要变换领导.我们当时说,当然是毛主席,大家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说,不对,应该让洛甫做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坚决同“左”倾错误作斗争,促成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党内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领导红军坚持北上抗日,胜利到达陕北;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把陕北根据地变成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进行抗日战争的前进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