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本课程是生物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因偏远落后、师资数量不足,因而生物校本课程开出率过低。微型化的生物校本课程作为民族地区生物课程开发的新模式,以其"短而小"可促进生物教师专业成长,以其"精"可体现民族地区生物校本课程特色,以其"活"保证了民族地区生物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微型化的校本课程是民族地区生物教师校本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双版纳军分区广泛开展以"学民族语言、习民族文字、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知民族风俗"为主要内容的"五民"特色边关文化活动,既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又提升了边防部队管边控边水平。军分区按照机关、人武部  相似文献   

3.
孙海成  陈玲 《国防》2008,(8):15-17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既是对我国民族意志的大考验、民族精神的大凝聚,也是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大检验、国防动员准备的大检验。在抗震救灾中,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方面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不同的文化特征能够产生不同的经济形态,文化在各个方面引导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实际进程也蕴含着文化的特征。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民族文化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对国家经济制约作用应有足够的认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以民族文化赋能民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以加拿大为典型的西方多民族国家在解决"国家一体"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问题时所推行的一项主要政策。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与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异有同。本文以两者的异同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借鉴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以促进我国的民族教育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育智库是民族地区的智慧库,是服务地方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新生力量,是国家及民族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支撑.但在高校教育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现实中却出现供给与需求信息的严重脱节、政策过程中政策价值取向产生偏差、"政治论"和"技术论"间的博弈、外部制度性障碍和内部体制性缺失、研究成果转化渠道受阻的问题,致使高校教育智库研究不能满足政府决策的需求.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智库应通过平衡政策市场中主体间关系,端正政策价值取向,完善内外部制度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质量,自觉着眼于政府决策的改革服务、战略服务、特色服务,为民族地区政府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任何理论,包括军事理论,都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是民族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而文化,实质上就是人的外化,是对一定的历史、地理和人类种群深层状态的反映。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如何对待战争的主要因素,包含着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要素,并赋予这些要素明显的民族特征。作为美国军事文化的军事理论正是美国军人的“外化”,彰显着美利坚民族的独有特性。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分析其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是民族凝聚力提升的时代背景;爱国主义进一步升华,是民族凝聚力提升的精神支柱;统一战线空前扩大,是民族凝聚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日趋成熟,是民族凝聚力提升的坚强核心。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这熟悉的旋律传出的时候,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一种温暖而自豪的感动。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一直以来我们都以各民族人民团结统一,在中华大地上安居乐业为傲,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7月5日发生在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让每个中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认同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多个学科领域研究探讨的重点话题,其在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民族和认同两者的概念探讨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双重属性;民族认同与爱国主义有机契合,是爱国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爱国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致富顾问     
民族艺术卖产品更卖文化"既想创一番事业,又想到处游山玩水.我每天都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我终于想到了,我要卖56个民族的布艺,进货时可以游遍56个民族的特色风景。"异域部落——"白手超家"的主人翁颇为得意地说。"异域部落"是他的网名,也是他的店名。  相似文献   

12.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党领导红军自觉用奋斗与牺牲担当民族道义和正义,点燃和照亮民族复兴的希望;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使中华民族赶上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铸就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精神支点。  相似文献   

13.
大家谈     
正一师一团二十六连职工达吾提·达依木: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一定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我要在致富增收的同时,努力学习双语,协助连队党支部加强排查调处影响连队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优良传统,建立了深厚的民族友谊。然而在长期的封建统治时期,由于各民族不平等造成的剥削和压迫,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和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民族问题是西欧和俄国阶级斗争的焦点之一,解决民族问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当务之急。列宁从俄国民族斗争的实际出发,撰写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此文是列宁研究俄国民族问题的集大成之作。列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澄清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民族问题上散布的谬论和制造的混乱,批判了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鼓吹超阶级的民族文化的反动谬论,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和谐边防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其中一个方面,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关系,培育边疆和谐的民族关系运行环境,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有利于建设和谐边防,构筑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7.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是兵团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最多的师市,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占兵团少数民族职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同时又处在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打击“三股势力”的最前沿。因此,做好新时期师市民族工作,加强师市民族团结进步,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建设师市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师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民族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关系十分复杂。新疆民族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及祖国的边防安全。本文从民族关系的一般情况入手,分析了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进而分析了新疆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边疆少数民族政策法规,完善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快少数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从现实看,“全面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一项长期、艰巨事关民族发展、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而法治作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器,理应为民族教育提供合法性依据与制度支持。本文拟梳理新疆地区民族教育法治化的历史发展、总结民族教育法治建设的现状,为新疆民族教育法治化选择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发生的"4·23"、"6·26"等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是民族分裂分子策划实施的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犯罪分子残杀执法人员和无辜群众,不论男女,不论民族,充分暴露了他们反人类、反社会的真面目,其险恶用心就是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这种暴力恐怖行径是伊斯兰教所不能容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