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外军战场抢修工作研究和法规建设的回顾,分析了战场抢修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军战场抢修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论述了加强我军战场抢修法规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我军战场抢修的长期实践,借鉴外军有益经验提出了我军战场抢修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最后还就加强我军战场抢修法规建设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装备战场抢修研究的发展现状,论述了系统研究战场抢修理论的必要性,并明确了战场损伤及战场抢修的定又、战场抢修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我军实情,提出了关于我军开展装备战场抢修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战场抢修力量建设与准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场抢修是战时维修保障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笔者论述了战场抢修研究的必要性、迫切性,分析了战场损伤与抢修的特点及其对保障的要求,明确了战场抢修与平时维修的区别,提出了关于战场抢修力量建设与准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场抢修任务动态调度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迅速高效地实施战场抢修任务动态调度,是实现战时抢修力量任务区分和指挥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基础研究、法规制定、队伍建设、抢修训练等8个方面对战场抢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从应用情况、求解思路、求解方法 3个方面对任务动态调度进行了梳理综述;对战场抢修任务动态研究提出了建设建议和发展方向,为后续解决战场抢修任务动态调度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战场抢修效率,文章分析了战场抢修的决策过程及战场抢修IDSS的特性,由此提出战场抢修IDSP应具有运行柔性、结构柔性、界面柔性和系统开放性,并提出了CORJ3A系统中服务对象开发方法,给出了对象适配器结构模型。应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基于CORBA的智能决策支持平台的柔性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时抢修能力,是保障军队持续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军武器装备战时抢修面临的抢修力量不足、技术水平偏低、设备老化和技术研究滞后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承担武器装备战时抢修任务的有利条件、力量的部署,以及采取平战结合方式将战时抢修纳入统一的动员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通信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通信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和系统需求,并以提高战场通信装备保障能力为目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卫星通信导航技术,结合我军战场通信装备保障的实际状况,提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通信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理念,在我军战场通信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对天基信息支援下装备战场抢修活动过程进行了探索,运用Petri网建模工具建立了天基信息支援下装备战场抢修有色Petri网模型,将组织结构图、功能图和信息流动流程图集于一身,实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的统一。模型直观、易于理解,对模型运行规则进行了详细说明,有利于仿真编程的实现。通过模型的深入研究,能够加深对天基信息支援下装备战场抢修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装备战场抢修能力。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战场抢修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而及时有效的战损装备抢修排序决策是成功实施战场抢修的前提.在确定战场抢修基本原则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战损装备战场抢修排序的因素,通过目标属性本身输出的信息熵客观地确定属性权重,并结合TOPSIS法构建了装备战场抢修排序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战场抢修中多个战损装备的排序问题,是战损装备战场抢修分析及排序决策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空军装备技术部于去年召开了“加强空军航空部队修理工作建设”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飞机战伤抢修理论研究,力争三年内有所突破,五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飞机战伤抢修理论体系。之后,空军制定了《飞机战伤抢修研究规划》,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基本理论研究。研究飞机战伤抢修的概念、范畴、特点、作用及基本原理等。建立我军主战机种战斗损伤(包括核爆炸毁伤)预测模型,研究其战伤分布规律与战损、战伤的评估标准,估算现化战争条件下战伤与战损的比例,预测备件消耗量等。研究我军飞机“战伤抢修性”的量化方法和参数体系,提出  相似文献   

11.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某一区域不同机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的角度合理分配排弹抢修资源,可以大幅提升区域内军队机场阵地的战场排弹抢修能力。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区域内各机场的排弹抢修资源分配问题:首先,针对不可预见作战带来的新挑战,提出了新的机场排弹抢修作业流程,引出排弹抢修力量分配所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其次,为解决提出的问题,建立计算排弹抢修时间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型依次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排弹抢修资源编配与力量建设的建议。本研究认为,军事机场排弹抢修力量应根据机场特点,合理分配排弹抢修资源;要以机场排弹抢修力量为主导,以外部支援力量为辅助,提升机场自身排弹抢修能力;可通过建设排弹抢修物资仓库和设置排弹抢修支援小组,提升多机场联动的排弹抢修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以往抢修方案评估的不足,提出了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复杂性概念。并分析了用复杂性抢救抢修方案的可行性。引入软件工程领域的图熵模型,从微观方面研究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从信息量、逻辑、结构、系统知识层次及决策分析5个方面进行量化,明确了信息控制图、动作控制图、知识层次图及决策分析图的构建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实施复杂性的测度问题,实例验证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应急抢修方案的复杂程度,能为抢救抢修方案的评估优化,以及评估训练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军后勤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在战斗中建设,在保障中发展,始终把战斗力标准作为后勤建设的唯一标准。新形势下,我军提出了“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这对军队后勤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军队后勤必须聚焦未来战场,树牢打仗思想,突出改革重点,加强实战训练,深化军民融合,不断增强“打胜仗”的后勘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舰船战时雏修保障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美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实施战前检修及战时抢修的基本活动和经验,提出了我军舰船战时维修保障建设的基本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段亮弟 《国防科技》2010,31(4):14-16
根据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战场损伤模式特点,文章通过分析战场损伤模式的抢修方法及战时抢修设备备件携带数量的确定问题,以最短抢修时间为目标函数,以抢修备件携带能力有限为约束条件建立模型,运用线性规划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对设备携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构成现代战争中第四维战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进行了专题研究,弄清了它的概念及与C^4I系统的关系,讨论了其实际配置和系统建设,提出也超前培养,训练和迅速提高战区各作战部队实施综合电子的能力,应成为我军上前一项紧迫而又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机场跑道抢修能力评估是工程保障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影响机场跑道抢修能力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机场跑道抢修能力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最后,运用模型对西南某机场的跑道抢修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提高该机场的跑道抢修能力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战场抢救抢修注重时效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战场抢救抢修作业复杂性概念,分析了影响抢救抢修作业复杂性的因素.引入软件工程领域的图熵模型,从微观方面研究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将抢救抢修方案划分为3个层次,利用petri网对操作过程进行建模,并从中提取信息结构图和动作结构图.以作业的量化为基础,给出了方案的综合量化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抢救抢修方案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美军战场感知能力建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增强战场感知能力是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建设数字化战场的核心内容之一。要缩短与美军战场感知能力建设方面的差距,我军要走复合式发展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加快作战部队指挥体制变革,把握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军地结合的信息资源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的战损情况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针对在未来复杂战场条件下如何确定装备的战斗损伤情况,并进行快速修理,进而提高装备的生存性和战场抢修效率,保持装备持续作战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战时装备抢修业务流程框架建模的研究,介绍了装备抢修的相关概念,将装备抢修的军事概念模型划分为多个作战行动,对装备抢修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抽象并进行建模,采用概率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损伤分析,并对修理任务、修理能力和修理时间进行定量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装备抢修业务流程框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