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等到我们再重逢的那一天,一起放声把歌唱",如今,空降兵某炮兵团防空营一连官兵和该连2013年退伍老兵张连元捐款还款的故事再次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战友情谊,一边唱响了"是水一起趟、是火一起闯、是难一起扛"的战友之歌。2014年11月8日上午,老兵张连元带着一万多元和对老连队深深的感激之情,站在了全连官兵面前。他拿出自己记下的捐款名单,分毫不差地把战友们的捐款一一送还到战友们的手中。  相似文献   

2.
<正>那天,朋友在一起聊天。一位朋友说:"你看你们一起去的战友,在部队奉献了三年四年甚至更多。除了消耗了时光,最后仍然被"打回原形"。要说得到了什么?依我看,什么也没得到,真是划不来!"听了他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是的,他说的没错。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战友都是从哪来,又回到哪去。要说的确是失去了很多。但他真的不了解,这些当过兵的人的想法。我以自己的经历总结了八个字,这八个字,足以让我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3.
在他的脚下有一条走不完的路,然而,他走过一条曲折艰难而又通向光明的路。1969年3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愿望走进军营。艰苦的军旅生活,磨炼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坚强性格。他在铁道兵某部和战友们一起铺成一条条铁路大动脉,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并  相似文献   

4.
平山的记忆     
战友们,熟识的和陌生的,年长的和年轻的,南国的与北疆的,大家都在议论着同一个地方——平山,我知道,这是祖国东海前哨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头组建于1974年的南空地空导弹某营就驻守在这里。我意外地收到老战友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平山战友要聚会了,你能参加吗?远方战友的短信,撩拨了我对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平山和昔日战友的缕缕情思。战友们,熟识的和陌生的,年长的和年轻的,南国的与北疆的,大家都在议论着同一个地方——平山,我知道,这是祖国东海前哨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头,组建于1974年的南空地空导弹某营就驻守在这里。"平山,你好,我们想念你!"一位名叫杜大夭的战友在微信上感叹。杜大天是我们制导连三班的一位技师,我们当年是一起手拉着手攀登上  相似文献   

5.
他曾与雷锋在一起当兵,复员后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40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传承着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见到贺本源老人时,他正在农五师八十四团中学和学生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从他那深邃的目光和动情的歌声里,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老人对战友的怀念。1959年12月31号,18岁的贺本源穿上新军装,登上了从湖北省荆州市开往沈阳的军列,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60年元旦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贺本源很  相似文献   

6.
王毅 《兵团建设》2007,(9):36-36
在农八师一二一团,有这样一位同志,他貌不惊人,语不豪迈,却在歹徒行凶拒捕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与歹徒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他虽然身中7刀,却最终与战友们一起擒获了  相似文献   

7.
38年前,河南省邓州市有560名青年应征入伍,非常凑巧的是,这560名青年同时与雷锋一起分到了沈阳军区工兵某团。他们与雷锋同在一个团队,有的甚至与雷锋同在一个排,他们和雷锋一起工作、学习、生活,耳闻目睹了雷锋的先进事迹。人生这次偶然的际遇,使他们从此与一位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560名青年便拥有了一个共同而光荣的名字——“雷锋的战友”。 雷锋的这些邓州籍战友们陆续转业或退伍回到了家乡,他  相似文献   

8.
战友,战友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当兵已近30年,军歌学会不少,但我最喜欢唱、喜欢听的,是这首《战友之歌》。每每唱起或听到这首歌,就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当然,不仅仅因为这是我入伍后学会  相似文献   

9.
薛令山,一名普通退伍军人,位卑不敢忘忧国。他同17位退伍战友和其他民兵一起,白手起家,实现了他“为国家分忧,帮战友解难”的志愿。 薛令山,这个三十几岁的青年,已经赢得多项殊荣。他先后被选为“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创业之星”、“山东省劳动模范”.多次受到军委迟浩田副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0.
他不曾在训练场拼杀格斗,不曾站在领奖台上风光无限,不曾与神枪手、比武星相伴,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和他息息相关。哎!你还别不信,不管你职务有多高、军事技术有多好,总不能不吃饭吧?要吃饭就少不了他——给养员。战友们,你可别羡慕他每天上街,其实干他们这行也不容易,不信让我们一起——  相似文献   

11.
“英语六级,日语三级,一年学完成人自考专科,两年学完成人自考本科,业务更是没得说”。这是一位战友给我提供的新闻线索。主人公是总参某野战通信团士官苏小飞。当我见到他时已是两个月之后的事了。此时,北京刚刚下了入冬来第一场雪,白茫茫的营区内,我看到苏小飞正在和战友一起扫雪,不到一米七的身高,新式的仿毛呢冬装有点不太合体,他显得有些单薄。随便聊一聊吧,我说。  相似文献   

12.
值班室     
正某集团军步兵团战士强亮前些日子,部队拉到野外驻训训练场上,我因动作不规范,被班长当众批评了这让我觉得在战友面前很没有面子回到连队我越想越郁闷,始终咽不下这口气这几天我总是想着要找个机会报复一下他,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心理专家:小强战友你好,一个连队百十号人,大家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由于脾气、性格差异,以及思想观念的不同,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有了矛盾,我们不应积怨报复,而是要努力地去消除转化  相似文献   

13.
周末和战友在寝室一起涮羊肉解馋,锅底、配菜和调料都准备好了,电磁炉也支上了,却发观没有锅,这可把我们急得团团转,这时于干事一拍脑门,蹑手蹑脚地跑到隔壁孙干事的房间拎了一只瓷  相似文献   

14.
看电视是基层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200名 官兵中,喜欢看武侠、言情类电视节目的占了54.6%;喜欢看综艺类节目占了27.1%;喜 欢看时事类电视节目的占了10.3%;喜欢看纪实类节目的占了3%;其他类的占了5%。士 兵们看电视有以下特点: 1.喜欢自由观看电视,不喜欢统一组织看电视。自由观看电视,既可以融洽战友们的 感情,又可以赶走一天的疲劳,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统一组织看电视、统一带进电视房、 统一坐下、挺直腰杆,上卫生间还要举手“报告”,士兵们深感压抑。 2.喜欢和战友们一起看电视,不喜欢跟干部一起看电视。和战友们在一起看电视,可  相似文献   

15.
正成都军区某炮兵团上士段新涛,收到连队战友集体赠送的一个特别相框,里面是14位战友手持"嫂子,请你嫁给我们段班长吧!"不同字样的拼图,他们准备用这份来自军营的特殊礼物帮助段班长向嫂子涂利利求婚。涂利利和段新涛相识6年,他们见面的时间加起来还没有3个月,感情因此一波多折。段新涛是团里有名的"武状元",多次参加上级比武拔得头筹,但不会制造浪漫的他也被战友们喻为"木脑壳"。这不,他32岁未婚成功跻身"大龄青年"队伍,战友们都替他着急。  相似文献   

16.
他是从湘西山村走上革命道路的无产阶级战士;他是沙家浜部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阳澄湖畔养伤的36名伤病员的领导人;他是建国初期我党海军院校初创时期的奠基人;他是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原型之一,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牺牲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他的办公桌第一个抽屉里,放着一张照片。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常会拿出来,捧在手里,仔细端祥。那是一张他和战友们在老山前线的合影,照片里面的人有几个已经牺牲了。他说:"我得记住那些战斗,记住这些战友。想到他们,我就不会止步。"  相似文献   

18.
在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两个边防军人,头戴皮帽、身穿皮大衣、脚蹬毛毡靴、骑着被冰雪“重塑”的战马,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巡逻在绵延的边境上,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诠释了战友之间无比真挚的情怀。看到这个画面,仿佛置身在冰天雪海中,一股暖流顿时淌遍全身每一个毛孔,按下快门时,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旋律:“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无论谁看了这幅画面,都会让人感受到战友间的火热真情。我们难以忘怀,无数戍边人把青春默默奉献,他们咀嚼着边关雪月的艰苦和寂寞,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把脚下之路踏成一丛丛平安的雪浪花。雪的洁白、风的刺骨、兵的情怀,构成了一道威武雄壮的边关风景。  相似文献   

19.
詹天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他的杰作。詹天佑是中国的铁路之父,这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之前,曾经是一名中国海军的见习军官,他还参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中、法马江之战。在中国清政府海军的“扬武”号巡洋舰上,詹天佑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与入侵中国的法国海军舰队进行了殊死的激战,当时许多报纸都报道了詹天佑的英雄壮举。留学美国学习土木和铁道工程专业的詹天佑是怎么成为一名海军军官的?在马江之战中,他是如何表现的呢?说起这些往事,我们还得从19世纪70年代讲起。  相似文献   

20.
一大早,四川梓潼县文昌镇退伍上兵王开品高高兴兴地前往西山公司报到上班。与此同时,同他一起到西山公司应聘的战友李某却未能如愿。这究竟是咋回事呢?位于梓潼县的西山公司是绵阳一家以销售、出口商品猪为主要业务的大型民营企业。该公司计划招聘3名保安,经过文化考试,从新疆某部退伍的王开品和战友李某有幸进入了最终面试。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