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张智 《国防》2006,(2):51-54
组织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是抗敌局部入侵或“蚕食”的一种重要作战行动。作为边防省军区来说,着眼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提高快速动员和整体遂行作战任务能力,既是适应未来边境地区应急作战的实际需要,也是省军区一项重要工作。一、认清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边境地区是祖国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强边境地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动员支前能力,对于建设平安边疆、稳固边疆、繁荣边疆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边境地区后备力量应急动员支前是满足“应急”之必须。边防无…  相似文献   

2.
苗雨丰 《国防》2012,(8):29-30
审视当前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与应急动员准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少数军地领导干部对边境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缺乏应有的紧迫感;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任务的多样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二是应急动员准备工作机制与军地联合指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当前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的情况下,缺少能够具体统筹、协调、指导的牵头部门,工作还处于无序化和各自为政的状态,虽然有些地区也建立了军地联合应急指挥组织机构,但统一规范不够,没有真正建立集中统一、军地一体、上下一致的应急组织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3.
桂锋  赵福臣 《国防》2001,(6):22-23
边境地区在未来局部战争中首当其冲.因此,做好边境地区应急兵员动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之一:应急兵员动员的准备工作要有重点性 做好边境地区兵员动员工作,能够迅速把最好的后备兵员迅速投入战斗,是边境反击作战对兵员动员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边境反击作战持续进行的关键问题.但目前我国后备兵员只分为一、二类,存在着分级较粗、素质参差不齐、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动员目标的实现.因此,应根据未来军事斗争需要,将兵员动员对象分为四类,努力提高后备兵员质量.  相似文献   

4.
金恩祥 《国防》2007,(6):33-34
所谓边境地区应急作战一体化装备动员保障能力建设,是指围绕边境应急作战任务,通过装备保障力量整合、装备保障方式结合、装备保障指挥联合、装备保障训练聚合、装备保障资源融合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参战的所有装备动员保障分队,锻造成"应急能用、应战管用"过硬队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国记  董红利  孔健 《国防》2012,(4):33-34
坚持把增强双应能力作为根本目标.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最关键、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以动员能力为核心的应急应战能力.必须坚持双应一体,把应急与应战捆在一起抓、绑在一起建,“以应战牵引应急,以应急促进应战,重点提高“三个能力”.一要着力提高动员能力.不论是应战还是应急,首要的是把民兵动员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6.
王乃刚  田野 《国防》2007,(7):27-28
应急支前动员是应付未来应急作战的一项重要工作,应急支前动员能力建设抓得紧不紧,准备工作抓得实不实,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应急作战全局.为此,必须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突出重点,急用先备,大力加强应急支前动员能力建设,扎实有效地推进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7.
积极构建基于能力的装备应急动员体系是提高装备动员能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要。装备应急动员体系的建设,需要优化装备应急动员组织体制,加强装备动员信息化建设,提高专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完善装备应急动员预案。  相似文献   

8.
吕明武  郑永恒 《国防》2002,(11):26-26
最近,吉林省白山市召开了国防动员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白山市新时期国防动员工作,要以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保障“打得赢”为目标,以质量建设为核心,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的方针,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机制,坚持协调发展,实现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快速动员、平战转换、综合防护和持续动员能力。为此,一是加强人民武装动员要以民兵“三队一网”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动员除了军事功能之外,更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非军事功能。文章认为,国民经济动员必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并就如何实现应急反应能力、常备应急能力、联合动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蔡斌  丁舸 《国防》2007,(9):14-15
加强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是推进动员潜力向现实应急应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作战对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实质性动员准备的逐步深化,加强国防动员系统的训练演练,实现组织指挥顺畅、潜力转化快速,已成为应急应战准备对当前国防动员工作提出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谈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家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功能。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主要体现为保障应急与民生的能力、维护经济稳定的能力、公共沟通与动员的协调能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理顺机制,将经济动员办公室纳入政府应急体系;明确职责,发挥经济动员办公室应急功能优势;拓展功能,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2.
边境地区是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前沿,兵员动员在未来战争牵制作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兵员动员准备落到实处,快速高效组织实施战时牵制作战兵员动员,切实肩负起支援保障打胜仗的历史重任.为此,要着眼坚强领导,完善动员指挥机制;着眼实战能力,编实建强动员力量;着眼服务支撑,夯实动员保障基础;着眼快捷高效,改进动员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士波  勇涛 《国防》2012,(4):24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国防动员府负的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加重,迫切需要努力提高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要建立应急动员领导指挥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应急动员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是提高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边境地区是未来反敌入侵的重要战场,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向。加强边境地区应急行动兵员动员问题研究,是当前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必须贯彻落实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着眼形势变化和边境地区应急行动特点,紧贴任务需要,抓紧实质性准备,扎实完成好边境地区应急行动兵员动员任务。  相似文献   

15.
应急能力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作为国防动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经济动员,其应急能力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客观基础。文章依托系统理论,界定了经济动员应急能力的内涵及结构,提出了一基两保三力的应急模式,力图为经济动员应急准备及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强大的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能够为政府应对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文章分析了国民经济应急动员能力的特点和构成,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应从制度建设、技术建设与人才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施中苏 《国防》2007,(8):21-23
当前,军事斗争准备正处于关键时期,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扎实推进应急动员准备作为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以应急动员准备引领后备力量建设和整体发展,确保成体系形成应急参战支前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大安全观战略的确立和安全内涵的扩大,国防动员由原来单一的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服务拓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环境等各领域,打击恐怖活动、抗击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等非战争应急动员行动逐渐增多,并呈现日益频发的趋势,"提高国防动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现实需求和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这些都对坚持"双应"一体化、加强重大非战争应急动员指挥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科学谋划应急动员指挥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国防动员实践中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隋金山 《国防》2010,(1):35-35
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我们党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边境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历来都是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前沿阵地,特别是近年来,传统的战争威胁逐渐弱化,以恐怖主义为核心的非战争威胁日趋严重,给边境地区国防动员带来新考验。  相似文献   

20.
钱道龙 《国防》2012,(8):51-52
随着国家安全内涵的拓展和我军职能任务的转变,预备役部队担负的抢险救灾、处突维稳等应急任务日益繁重,必须全面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一)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动员速度.预备役部队应急军事行动,首要的是成建制快速动员集结预备役人员.目前,预备役部队应急动员往往是应地方党委政府要求,由军队系统单方唱主角甚至独角,地方相关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而时效不高.提高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必须从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入手.为此,当前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理清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