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软件结构、算法以及对同一主机的多网卡支持,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大型分布式处理(如分布式仿真)的多机通信系统,目标是屏蔽诸如IP地址、端口号、套接字等网络通信概念,实现一种通用的进行网络通信实时可靠传输的机制,避免类似程序的重复开发,使网络通信的实现更加容易。应用结果表明,系统使用容易、通用性强,实现了对通信服务的实时传输和可靠传输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监测系统长时间的连续监测,累计的数据量非常可观,为了数据实时传输及节省传输成本,对监测的数据现场预处理,采取一定的方法压缩数据量非常必要.目前,针对状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压缩与传输效率的研究还很少,一般采用黑匣子功能模型或白匣子功能模型,虽然具有减少数据冗余的作用,但是没有考虑数据流本身冗余特性,提出基于数据压缩的分布式监测系统功能模型,提高了通信速度和可靠性,满足了实时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靶场光测图像实时判读系统设计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靶场光学测量图像实时判读的若干关键技术,并据此设计实现了一套实时判读解算系统。目标自动捕获、跟踪和判读特征高精度定位是实时判读的难点问题,分别采用了形状相似度分析、在线区域跟踪学习、迭代轮廓匹配定位多判读点等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时处理的时效性要求高、可并行程度强以及流程时序严格等特点,采纳分布式架构融合业务流程管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现了数据与流程的集中管理、多站图像并行判读、数据驱动的解算方法自动选择与友好的用户界面。以航空靶场空中发射试验任务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时效性。该系统可扩展应用于各类靶场试验,满足用户实时获取并分析武器试验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多站雷达体系雷达数据光纤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方法。与传统雷达使用的光纤传输系统不同,而是采用技术较新的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实时数据通信系统,这是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多传感器实时通信领域的首次应用。在系统设计中利用先进的光电子和在编程技术,实现了点对多点雷达数据光纤传输,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同时系统具有动态接入和扩容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GPS观测数据的实时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高精度GPS观测数据实时仿真的需求,研究了观测数据仿真的基本原理、系统功能组成及适用于实时仿真的数学模型.考虑到模型实现的时间约束特性,将仿真系统结构划分为非实时层、弱实时层和强实时层,并采用分布式仿真结构建立了卫星导航观测数据实时仿真系统.算例结果表明:系统满足强实时性要求,观测数据仿真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系统在试验中出现的通信节点多、时序紧凑、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络嗅探技术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采集,采用GPS时钟硬中断和RTX环境下实时数据传输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试验数据的精确配时和实时处理,进而结合数据分类和处理,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实时录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舰艇CGF具有自主性、智能化等特征,并具备感知、通信以及协调能力。基于多Agent建模技术设计了一个体系结构合理、系统灵活、通用型、可重用性强、易于扩展的舰艇CGF系统,采用VC++6.0多线程技术实现了舰艇CGF各武器系统的任务并发运行,提高了舰艇CGF系统的执行效率和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对完善舰艇CGF系统和进一步研究海军训练DIS系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灾难恢复系统采用客户层、服务层和管理层3部分组织形式,完成数据的网络备份和恢复,并提供管理功能。系统通过构建分布式远程备份体系结构,采用ACE(自适配通信环境)面向对象构架,线程池和反应器编程模式,实现了网络互连、事件驱动程序设计,完成了备份计划制订、数据备份、数据恢复3个阶段各个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指挥决策领域普遍存在的决策方法单一、决策信息过时、决策方案难以反映作战需求的不足,结合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以决策信息的实时获取为源头,以实现指挥员的分布式协同决策和人机一体化共商决策为手段,综合集成各种作战信息终端和指挥系统,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数据驱动式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方案。并在分析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功能结构,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支持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机实时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多机实时通信系统自动生成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HLA炮兵作战指挥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布交互仿真体系结构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开发一套基于HLA的炮兵作战指挥仿真训练系统成为可能。介绍了炮兵作战指挥仿真训练系统的总体框架,规划了视景仿真系统的各项功能单元,详细说明了视景仿真系统的联邦设计,并且实现了Vega线程与仿真线程的通信。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够演示出仿真的全过程,并且满足系统仿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诸元计算精度常规试验方法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二次抽样"的试验设计方法,在一次抽样的基础上,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行第二次有针对性的抽样试验,并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两次相关联的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型炮兵指控系统的诸元计算精度进行了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与常规试验方法相比,二次抽样法对诸元计算中各变量不同值域的权重进行了重新分配,其计算结果对被试装备的实际性能更具有指向性。  相似文献   

13.
在高炮火控系统射击校正中,射击诸元需要以数字量形式送入校射系统作为输入信号使用,而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大都是采用三相轴角信号形式的模拟信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采集装置实现射击诸元模拟量向数字量形式的转换。首先分析了射击诸元的采集与测量原理,设计了SCOTT变压、采样保持、A/D转换、正峰值脉冲产生、数据处理与控制等硬件功能电路,阐述了采集装置的总体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件程序设计。该射击诸元采集装置的研制为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的采集以及校射工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地确定炮兵团集成化模拟训练系统需求,是系统研制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集成化模拟训练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和依据。界定了集成、集成化和炮兵团集成化模拟训练系统的概念,分析了炮兵团集成训练受训对象、训练内容和方法步骤,提出了炮兵团集成化模拟训练系统的功能需求,应用体系结构框架描述了系统的主要组成、接口关系和通信结构,满足系统集成的需要,构建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服务概率是高炮系统作战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合理配置防空兵器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排队论为基础的高炮系统服务概率数学模型及数值仿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其仿真过程不够直观形象。通过数据传递,在数值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视景仿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框架以及工作流程。在基于Unity3D的三维视景环境中,以真实的仿真数据来驱动模型运动,实现了目标航迹模拟以及目标信息的实时获取,再现了高炮系统的服务过程与射击效果,为高炮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弹着点模拟是对敌火力打击目标毁伤仿真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炮兵营射击误差构成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炮兵射击的弹着点散布蒙特卡洛(Monte-Carlo)仿真模型,实现了对集火射向、适宽射向、三距离射击等多种火力打击方式共同作用下的弹着点散布模拟,为目标毁伤仿真研究提供了模型支持。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各组误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发现对于炮兵营打击面散布目标来说,营共同误差是影响毁伤概率的最显著因素,应当通过提高测定目标位置和气象准备的精度减小误差以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字化战场和数字化部队的描述,分析了数字化作战对炮兵作战指挥、作战方式、部队编成、生存能力及后勤保障的影响,探讨了IC4ISR系统协调下炮兵营(连)的作战过程(监视与侦察、决策与指挥、机动与打击、评估与反馈、重组与恢复),进一步阐明了IC4ISR(一体化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在炮兵数字化中的核心作用,结合信息传递数字化、指挥体系扁平化、火力控制自动化、情报侦察网络化、发射平台机动化、装备建设配套化,提出了数字化作战对炮兵武器系统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某大型复杂装备远程测试系统为例,给出了基于DCOM的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网络化测试系统体系结构采用DS技术作为客户端和测试端连接的中间件,并采用C/S、B/S混合模式使系统各COM/DCOM组件通过网络实现"无缝"连接.DCOM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网络测试节点成为服务的本体,可以响应不同客户的测试需求,实现了良好的数据传输、安全管理和远程仪器控制.DS技术的使用进一步简化了计算机和测试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达到了良好的实时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部雷达保障校正射击时各个雷达获得的数据精度不高、数据传输自动化程度低、炸点坐标缺乏数据融合等问题,采用VC++和SQLServer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炮兵雷达组网校射评估系统。讨论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软件结构。同时根据最小方差原则,按照各雷达的精度分配权值,设计了多雷达组网对炸点测量数据最优融合估计的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实弹射击保障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雷达对炸点数据测量的精度及炮兵指挥自动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