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是国家通过构建国防动员组织体制、国防动员计划体系和国防动员法规制度体系,并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形成国防动员能力的基本方式。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环境,要求尽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其实质是发挥信息力在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中的主导作用,基本路径是以信息化为牵引对国防动员组织体制、计划体系和法规制度体系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是形成经济动员能力所遵循的一种思路、方法和规范,其实质是经济动员能力建设。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系统的整体性、模式的多样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姜永申 《国防》2013,(10):55-56
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有力举措。当前,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必须在梳理过去成果、分析建设形势的基础上,找准制约建设发展的“瓶颈”,通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对国防动员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动员领域,优化动员结构布局,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国防动员体系,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永平 《国防》2012,(9):35-36
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是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必须与军队建设发展相适应,加快推进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为军队战斗力的生成与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6.
周涛 《国防》2012,(8):31-32
中央军委胡主席强调,全军要认真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低技术密集型向高技术密集型、单元独立型向综合体系型转变,由保障应战向保障应急应战一体、保障单一军种向保障诸军兵种、直接参战为主向支援保障为主转变,由分散建设向体系建设、粗放动员向精确动员、人力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由军民结合向军民融合、军地结合向军地一体、平战结合向平战一体转变,加快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实现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战略性调整,提高国防动员建设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7.
徐粉林 《国防》2011,(11):8-10
胡主席强调指出,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深刻学习领会胡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以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紧贴任务需求,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聚焦能力、发挥作  相似文献   

8.
刘沈扬 《国防》2012,(2):31-33
胡锦涛主席强调,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必须走开的一条发展路子。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突出加快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主线,加强战略统筹,注重质量效益,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国防动员保障能力,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动员保障能力,济南军区把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线路图一体筹划建设,纳入鲁豫两省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军民融合、平战  相似文献   

10.
昌业廷 《国防》2011,(8):30-33
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能力,是以信息系统为依托,按照体系作战需求,将平战转换、快速动员、支前保障能力进行有机融合,实现高效、顺畅、精确、系统的动员目标。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对于支援和保障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光善福  钱伟 《国防》2012,(2):46-47
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保障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有力举措,是"十二五"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紧贴实际、科学筹划、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切实走出一条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国防动员信息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重点逐步南"十五"时期以潜力建设为主转向以能力建设为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级国民经济动员部门面ll缶的一个重要课题,亟须在潜力资源整合、需求任务对接、运行机制建设、重点力量培育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李光放  孙红林 《国防》2012,(12):48-49
随着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日益繁重,加强后勤动员建设、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动员能力,对于推动动员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提高应急应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权威高效的后勤动员指挥体制.多样化军事行动后勤动员,涉及军队和地方诸多单位和部门,必须通过建立权威高效的动员指挥机构,对后勤动员工作实施统一指挥和协调.一方面,在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架构内,落实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工作机构,重点抓好地市和县级动员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明确任务分工、理顺工作关系,确保动员工作层层落实,逐步建立任务部队提需求、省军区搞协调、地方政府抓落实的后勤动员格局.  相似文献   

14.
秦磊  王阳俊 《国防》2012,(4):20-21
加快转变动员能力生成模式.一是适应形势任务落实转变.当前,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深度转型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调整改革的深入进行,国防动员工作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动员模式必须顺应形势适时转变:核心任务应从机械化条件下以保障陆军作战为主体的动员,转到信息化条件下以保障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动员上来;结构布局应从重数量、重规模、铺摊子,转到科技主导质量取胜、精确动员上来;动员对象应从依托国有、集体所有制为主的行政单位(企业事业单位、乡村、街道),转到多种所有制的各个单元特别是新必行业和阶层上来;动员内容应从传统的五大领域(人民武装、国民经济、交通战备、人民防空、国防教育),拓展到远程战略投送、科技信息支援、高新武器装备维修、新型作战力量保障等新兴领域;调控手段应从依靠行政命令、强调履行国防义务,转到依法建设、依法动员上来,发挥利益驱动的杠杆作用,启发和激励全社会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梁冬春 《国防》2012,(1):25-27
在国防动员领域贯彻胡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主要任务是要适应当前国家总体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要求,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需求,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通过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化国防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珉 《国防》2006,(12):8-10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国防动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不断提高国防动员能力,为维护国家发展和稳定提供安全保障。一、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抓好国防动员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必须做到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总体发展战略、发展进程、发展机制、资源配置上相互协调,同步推进。第一,围绕协调发展科学统筹。要把国防动员建设放在国家安全利益、国防现代…  相似文献   

17.
军民深度融合深刻揭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更高层次和必然趋向,也是加快转变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的重要路径。国防动员军民深度融合面临全要素、全领域、全过程的深刻变革,风险与机遇同生,阻力与动力同在,如何有效规避风险已经成为国防动员建设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和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陈增运  张鸿瑞 《国防》2013,(2):43-45
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组成部分,着眼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既是贯彻落实“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9.
装备动员力量建设,是实现建制力量与动员力量优势互补、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探寻影响动员力量运用效果的原因组态。研究发现,不存在单一影响装备动员力量运用效果的必要条件;分析得出能够产生高水平动员力量运用效果的两种装备动员力量生成模式,分别是排故能力强的技术型装备动员力量和筹组能力强的指挥型装备动员力量。所提方法可为提升装备动员力量运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马喜成  安阳  汪思科 《国防》2012,(7):61-62
提高思想认识.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有关文件指出:要适应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和地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优化力量结构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速推进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这是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要求.组织建设作为动员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着动员能力的生成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