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所作的《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标志着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全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工作重心转入了经济建设轨道,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新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把握苏联历史转折的舵手是伟大领袖列宁.三年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斗争的胜利,巩固了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使得党和国家得以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努力实现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计划。同时,历史的经验教训,两种对立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是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题。列宁作为领导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 ,对这一历史课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里 ,列宁从苏维埃俄国的实际出发 ,面对国内外新的形势 ,深刻总结了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新经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前人未曾提出过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想 ,在这些思想中处处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这是他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留下的珍贵遗产 ,…  相似文献   

3.
列宁从俄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模式——俄国模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俄国模式的精神实质,在于它回答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创了一条"帝国主义时代——俄国农村公社——新经济政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党的领导;"八个必须坚持"集中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深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从军事服从政治角度来看,建党百年来,军队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是被纳入"三个起来"顶层设计之下来谋划和思考的,由此可从"三个起来"研究分析军队建设发展历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站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为实现"富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强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60年,是一个以"起来"为主线的民族复兴过程: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人民当家站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改革开放富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与时俱进强起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又好又快的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起来.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对自身在新世纪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定位,也是历史的选择、全党的选择、亿万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敌,我们之所以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顶住各种风浪,经受各种考验,不断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8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党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3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改革,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经验的漫长发展过程。其中充满着艰辛、探索,失败和成功。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走出了成功之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恩格斯在他逝世前两年,才断定"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变改的社会。"列宁在总结苏联刚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经验时,及时地把改革提了出来:改革是"审慎地、缓慢地、逐渐地改造旧事物,力求尽可能少地加以破坏。"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提出"以苏为鉴",进行改革探索,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所限,没有真正触及旧的体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起源于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9.
列宁对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由于历史条件局限,其科学思想在实践中没有充分展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不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主席在"7·23"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毫不动摇"。这三个"毫不动摇",是胡主席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精辟概括,是引领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指针。做到这三个"毫不动摇",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的新局面,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大胆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儒家的“德治思想”到“以德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儒家倡导"仁政",注重"德治",对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前,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既是对儒家"德治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新阐释和新发展,同时又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既是对9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本质特征,具有严谨的制度架构、鲜明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使之越走越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越走越宽;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使之越走越活;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之越走越稳。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从中国当代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体系,这里择其要点谈谈四个方面的创新: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按照传统的观点,对于生产力的理解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或能力,并且强调的是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他认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还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时期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进行的中国第二次伟大革命的时期,也是成功地开辟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5.
"冷战"政策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遏制共产主义",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冷战"政策.朝鲜半岛是两大阵营在东方对立的主要阵地,朝鲜战争是两大阵营之间不可避免的大较量,也是"冷战"政策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摆脱了依附性的地位,进入了"自主"现代化阶段.然而懵懂的"自主"并不意味着"自觉",也会犯错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濒于崩溃的绝境中,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实践上不断尝试探索,理论上不断总结反思,才日臻成熟的"自觉"现代化阶段.  相似文献   

17.
"执政为民",是执政者对人民的一种承诺。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并不是新话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应当说,没有一个执政者不重视所谓"为民",没有一个统治者不打"为民"这面旗帜。然而,历史早就无情地揭穿了它们蒙蔽和欺骗人民的伎俩,早就撕破了它们虚伪、狡诈和强奸民意的丑恶嘴脸。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的根本利益是与人民相悖的,它们的本质决定其与人民的水火关系及敌我矛盾。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天命与王权至高无上的统治,决定了统治者对人民的残暴和野蛮,我们从纣王的极端暴虐中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万元户",曾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最流行的一个词汇,是勤劳致富的代表。改革开放前,在那个"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时代,谁要是"万元户",那一准是专政的对象,像割资本主义尾巴一样将其铲除。兵团人向来紧跟时代潮流,因此,改革开放初期,兵团也出现了一大批"万元户"。农九师团结农场一连原副连长张清林,便在那个时候毅然辞去公职,参加农机承包,从而成为兵团首批"万元户"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5 6年至 195 7年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关头 ,毛泽东率先垂范 ,身体力行 ,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为鉴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把握毛泽东这个时期的思想轨迹 ,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我军发展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打得赢、不变质的根本途径。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其中的"变"与"不变",对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重大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从根本上讲就是做好"变"与"不变"两篇文章。即将"不变"的进一步巩固、继承好,将"变"的创新深化、发展好。所谓"变",就是在作战训练手段模式、战争理论、编制体制改革、装备发展、后勤保障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求"变"创新,积极摸索总结更适合我军建设水平提高的道路。所谓"不变",就是指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