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习仲勋等革命家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重要内容的“南梁精神”。本文着重研究了陕甘边根据地革命者在根据地选择、军队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问题处理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史实,指出正是由于他们坚持实事求是,才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确保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共中央落脚西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南梁精神”是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巩固和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培养与倡导的先进文化形态,它以“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为源泉,又体现了陕甘边区的特色,是“延安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南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忠诚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开拓精神;团结协作、扩大力量的包容精神;深入群众、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研究“南梁精神”的历史定位和科学内涵,有利于推进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整体研究,全面认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领导陕甘边军民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在巩固革命政权和壮大革命力量中,形成了独特的群众工作方法.明镜照形,古事知今.深入总结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和经验,对新时代践行宗旨、增强党性、凝聚人心、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甡 《军事史林》2013,(9):10-14
陕甘边苏区和陕北苏区连成一片,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它是党中央和长征各路红军的落脚点,尔后成为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大本营。在创建陕甘边苏区的斗争中,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经受了各种战斗和考验,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献身精神,成功地实践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发动兵变组织武装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形式之一。"两当起义"是我党策动国民党军阀部队整建制兵变,举行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的成功范例。为党领导陕甘革命斗争提供了新的经验教训和宝贵启示,促成了陕甘革命斗争从组织武装暴动,发动兵变建武装,转变到兵变与农民武装暴动相结合,建立根据地,进行武装割据,走井冈山道路上来。以"两当起义"为标志,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地方革命领袖开始了创建渭北、照金、南梁等苏区根据地的探索和实践,陕甘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当起义"为陕甘边根据地最终形成与建立,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提供了斗争指导方针转变的条件,对陕甘边革命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他们始终坚持把建立人民政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革命的根本目的,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选举群众代表参与政府重要工作、参加政权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和谐生动局面。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引下,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支持革命,支援、帮助各级党组织和人民军队开展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7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为主席的陕廿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纪念日。9月28日,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先期主办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共庆阳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学界关于西北苏区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西北苏区应称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应充分肯定陕西省委在创建革命根据地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其失误;正确评价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几次重要会议的作用;刘志丹并没有给长征中的红军送信;上世纪30年代陕甘武装起义不应称为"兵变"、"兵暴"。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领导当地军民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它既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八路军挺进华北进行敌后抗战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坚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大力发展革命军队;坚持把武装斗争同农民运动相结合,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对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5月上旬,陕西某预备役团组织40余名预备役干部奔赴铜川市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追寻中国工农红军在那里创建红色政权的足迹,这是该团利用驻地红色资源优势推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效落实的实际举措。照金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在照金纪念馆,预备役官兵看着那些陈列在展柜中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还有那一幅幅讲述革命先烈献身伟大事业的展板图片,感慨良多、深受教育,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陕北红军[1]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北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军事建设的重要成果。目前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领域,学界较多关注陕甘边根据地和陕甘边红军,对陕北根据地及陕北红军涉猎偏少,研究主要集中在陕北红军的建立过程、陕北革命领导人与陕北红军、陕北红军名称辨析、陕北红军与长征胜利等方面,[2]鲜少专门总结陕北红军的建军模式与经验,诸如陕北红军如何创建壮大、陕北红军的兵源构成、党组织与群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陕北红军的成军模式及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此,  相似文献   

12.
两当兵变是西北共产党人运用"比较完整的兵运工作"创建陕甘红军的一次武装兵变。采用兵运斗争方式创建陕甘红军的"白色"建军模式,是西北共产党人在革命低潮时的现实选择。习仲勋等人打入国民党军阀部队,经过两年多艰苦工作,于1932年4月发动兵变。这次兵变在西北革命军事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点燃了以"白色"建军模式创建陕甘红军的火种;有力地策应了刘志丹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兵变失败也促成了西北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长期兵运斗争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党的优秀军政干部。  相似文献   

13.
丁凡 《华北民兵》2011,(8):64-64
1935年9月7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豹子川。9月9日,部队进至永宁山,和陕甘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陕甘党组织的习仲勋、刘景范得悉这个消息后,立即报告了西北工委。红二十五军在永宁山稍作休整后,经过4天行军,9月15日到达延川县永坪镇。至此,红二十五军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转战,行程4000余里,沿途攻克3座县城,进行大小战斗10多次,打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终  相似文献   

14.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逐渐兴起。为领导和组织甘肃广大人民群众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甘宁青特委、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积极组建抗日革命武装和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先后在甘肃组建了两支“西北抗日义勇军”,在抗日的旗帜下开展武装斗争。这两支西北抗日义勇军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组建时间较早、规模较大、斗争较激烈、影响较深的抗日革命人民武装,在甘肃革命军事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董福海  展云飞  张鑫 《国防》2014,(6):76-76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陕西某预备役高炮师充分利用驻地资源优势,组织官兵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瞻仰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激励官兵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忠贞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到驻地看守所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在身临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陕甘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成绩。一方面,研究陕甘根据地史的专著、专题论文的数量急速增加且质量较高;另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范围有所拓展,研究内容也更加丰富。如对陕甘根据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陕北肃反"的深化研究,尤其是对根据地革命精神的拓展研究,成为陕甘根据地史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和新领域。但该领域在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为进一步推进研究,必须充分利用"旧"资料,挖掘"新"资料;开拓研究视野、创新研究理论和改进研究方法;扩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0年前,1934年的一个秋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走上从江西到陕甘边区、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无数英雄用生命写下了一篇壮丽的史诗。中国革命自此转危为安,并最终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长征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南有瑞金,北有照金”。陕西耀县人武部发挥陕甘边第一红色革命根据地—照金的优势,利用老区光荣传统,对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了新路子。 在照金这片饱浸先烈鲜血的红色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在领导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南梁精神。这一精神包括坚定信念、百折不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顾全大局、团结进取和一心为民、面向群众四个方面。大力弘扬南梁精神,不仅有助于加强党性修养、培育优良作风、坚持群众路线,还是军队履行使命的有力保证。为了切实增强弘扬南梁精神的实效性,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不断推动领导作风的根本好转;依靠文化传承,大力促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立足岗位实践,夯实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南梁精神”研讨会得到了土地革命战争史,特别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史专家的响应和支持。研讨会对“南梁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定位和时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地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南梁精神”研究是个新课题,关于“南梁精神”与中国其他革命精神的关系,“南梁精神”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以及“南梁精神”的学习弘扬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