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舰艇编队航渡过程中面临敌潜艇威胁严重,潜艇伴随护航是最常用的反潜警戒方式。通过建立敌潜艇威胁方位、配置潜艇警戒方位以及警戒效能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发现潜艇伴随护航存在最佳配置距离,且最佳配置距离可用于确定直接伴随护航配置距离、跳跃式伴随护航活动范围,以及不同性能潜艇之间的错位配置距离等,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攻击方向的选择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航路规划能力的反舰导弹能通过选择合理的攻击方向对舰艇进行攻击,从而大大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针对单舰和不同编队形式的舰艇目标,选取了典型代表作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攻击方向对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选择合理攻击方向的依据,并进行了相关仿真计算。结论表明:针对单舰目标,可以两发导弹按90°夹角对目标实施两方向齐射;针对单式队形的舰艇编队,可将导弹的攻击方向选择为编队队列线方向;针对复式队形的舰艇编队,齐射导弹的攻击舷角应小于相邻两舰协同反导时导弹相对被攻击舰的最小舷角,从而尽量阻止敌方舰艇编队协同反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AHP评判的舰艇编队防空队形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队形变化给编队防空能力带来的五个方面的影响,建立了编队防空队形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编队防空队形优选模型。以驱逐舰艇为例,求出了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防空队形——菱形队形。该模型简单易行,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初步解决了编队防空队形优选问题。  相似文献   

4.
机动规避是舰艇编队避开潜艇威胁的重要措施。针对编队队形模型的特点,从舰艇编队规避潜艇于预定距离之外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编队队形相对运动带与规避距离关系,提出了基于队形相对运动带舰艇编队规避航向优选方法。通过战术想定实例表明,基于编队队形运动带的优选航向能够成功引导编队避开潜艇威胁,极大地简化了绘算,可为舰艇编队反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舰协同防空的舰空导弹杀伤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时的耦合杀伤区形状及纵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定量地对编队耦合杀伤区进行简化描述。分析了单舰对典型目标的杀伤区特性,探讨了舰艇编队的典型防空队形,研究了纵向上递阶多层次、横向上同阶耦合的"递阶封闭圈原理"。以一阶耦合杀伤区为重点,依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将其分成相对航路捷径为零和相对航路捷径均非零两类情况建立了耦合杀伤区纵深的计算模型,并扩展到了高阶耦合的情况。研究了耦合杀伤区与舰舰间距和来袭目标进攻舷角等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灵敏度。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舰艇编队对空防御队形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海上机动编队中防空舰的位置配置对舰艇编队拦截目标效果的影响,通过舰艇对来袭目标拦截概率的推导,建立了被掩护舰的生存概率模型,从而提供了一种解算编队防御队形最佳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型驱护舰编队防空队形配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根据新型驱护舰编队和现代防空作战的特点,从电子对抗、火力协同、指挥通信和区域掩护四个方面对编队防空队形配置进行研究,提出了编队防空队形配置的基本要求,建立了编队防空队形配置论证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认真分析得出了实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水面舰艇传感器配置及量测特性出发,研究了单舰和编队指控系统信息融合的体系结构;在简要介绍实用的单站多目标数据互联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给出了实用的单舰及编队多站多目标信息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水面舰艇编队内各平台防空火力区,建立了编队防空火力区模型,提出并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防空火力重叠区划分方法。对基本队形和复杂队形的编队进行了防空火力区划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火力区划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编队协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合理配置编队防空舰艇是提高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效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以两型四舰六扇面的典型配置方案优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数学模型,构建了编队防空舰艇配置方案优选问题的决策矩阵,应用Entropy-Topsis模型进行优选,对各方案进行排名,并得到了相应最优解和最劣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时,舰载无人机实施电子干扰掩护反舰导弹突防的问题,从单架舰载无人机对单舰实施电子干扰的压制近界分析入手,以无人机的最优空间配置为目标,构建了舰载无人机单机和多机对舰艇编队各舰雷达有效干扰区分析模型和阵位配置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2.
合理配置编队防空舰艇是提高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效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以两型四舰六扇面的典型配置方案优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数学模型,构建了编队防空舰艇配置方案优选问题的决策矩阵,应用Entropy?Topsis模型进行优选,对各方案进行排名,并得到了相应最优解和最劣解。  相似文献   

13.
朱禧  林华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6):54-56,59
无源干扰作为水面舰艇反导作战的主要方式,在与反舰导弹的对抗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增强水面舰艇生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的目的出发,针对编队反导电子对抗的特点,分析了编队队形对无源干扰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分层对抗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对称的复式队形,对基于该队形的无源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作战原则和战法进行了研究,说明了复式队形相对于传统队形更具合理性,对提高舰艇编队反导作战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中满足一阶耦合杀伤区对来袭目标射击次数要求的编队舰舰间距配置问题。依据耦合杀伤区的概念,运用几何三角关系和解析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耦合杀伤区的纵深计算方法。并对给定杀伤区纵深的单舰和协同舰射击次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射击次数模型及受目标投弹圈影响的耦合杀伤区纵深约束条件。对不同入射舷角的目标、不同速度的导弹类目标和不同高度、速度的飞机类目标3种情况下的射击次数与间距关系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编队近程防空队形的间距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12月26日我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起航至今,先后派出4批护航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我国、国际粮食计划署和其他国家航经上述海域的船只进行护航。海军护航舰艇编队广大官兵在远离祖国,条件异常艰苦、海上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护航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HVU护航编队防空作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Poulos的防空作战模型为基础,将护航编队防空分为区域防御和点防御2个层次,在进行必要的假设和简化后,建立了HVU (high value units)护航编队防空作战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假设护航编队面114 3种攻击态势,对各种态势的防空效能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护航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的衡量标准应选择HVU目标的剩余生命力为依据的结论,并建议为提高护航编队的防空作战效能,HVU应装备防御能力较强的点防御舰空导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近程反导的具体要求,分析了典型的驱护编队反导模式下编群队形特点,研究了指挥舰与护卫舰的队形关联性,探讨了基于信息化作战模式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建立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最保守与最乐观情况下的抗饱和攻击模型,得到舰艇编队协同防空的系统效能,对驱护编队防空反导指挥决策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12月26日我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启航以来,迄今已整整一年多了。值此期间,先后有四批护航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我国、国际粮食计划署和其他国家航经上述海域的船只进行护航。  相似文献   

19.
随着舰艇编队网络中心作战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其队形配置问题必须重新给予考虑。首先介绍了网络化反导作战系统的远程数据作战能力;其后,从指挥通信、火力掩护和一次耦合杀伤区3个方面给出舰舰间距的约束条件,以远程数据作战条件下编队舰空导弹杀伤区增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编队舰舰间距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子干扰的要求,给出了编队队列角的最优范围解算方法;最后,在一定的战场假设下,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模型的有效性与适应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舰艇编队的反舰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舰艇编队对海导弹攻击中航路规划指挥决策的需要,为避免各舰发射的导弹出现航路交叉现象,提出了单舰导弹航路规划功能区域的概念和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的思想,建立了编队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模型。分别研究了一般情况和复杂情况下的导弹航路规划区域划分方法,并且结合想定装备参数进行了编程实现和算例分析。为编队指挥员实施导弹航路规划决策提供辅助决策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