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军械修理厂,是一家承担南海、东南沿海舰船特装和军械装备保障的军工企业。近年来,他们以“提高装备保障力就是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最高使命,科学运筹,苦练内功,着眼立体化、全方位的靠前保障要求,全力推进以对部队装备无缝隙保障体系机制建设,特别是2003年以来,以鲜大力为厂长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舰船技术保障装备构成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由舰船系统和舰船技术保障相关的舰船系统、组织、过程、任务、装备以及资源六个视图所构成的多视图模型;然后,应用基于能力需求的建模思路,研究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如何从能力需求转换为具体的装备实体的思路,并分析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随外界环境发展变化的演化过程;最后,提出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优化分析框架,并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优化模型分为具体装备匹配模型、三级维修力量优化配置模型和体系演化模型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舰船技术保障装备是舰船技术保障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需要综合考虑舰船系统、组织、过程、任务、装备以及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并根据总体的投入和需求情况进行优化,使得能力水平得到最大提升。首先,根据保障对象特点进行了分类,构建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多视图模型;然后,构建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应用生长曲线描述了能力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各类舰船技术保障装备投入分配与任务需求、能力指标之间变化的因果关系;最后应用仿真工具Vensim,仿真分析了舰船技术保障装备体系优化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的技术状态评估技术是保障舰船安全性和任务完好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目前舰船装备技术状态评估缺乏动态性以及评估指标过多的问题,构建舰船装备技术状态多指标融合模型,结合技术状态评估指标融合模型和隐马尔可夫模型所具有双随机性和严谨数学推理能力的特点,建立基于指标融合模型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舰船装备技术状态动态评估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体现技术状态评估中的动态性,为舰船装备技术状态评估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组合权重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证据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组合权重的方法,综合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更为合理。基于证据理论建立了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步骤。可为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舰船电子装备特点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舰船电子装备的内涵,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叙述舰船电子装备的特点,同时简要分析舰船电子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关性模型的舰船装备测试性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舰船装备的综合诊断能力,在舰船设计、研制阶段就必须进行装备测试性设计工作。为此,根据舰船装备测试性要求,对装备进行了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确定了装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以及每一故障模式的原因和影响,据此对装备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划分。然后,利用相关性模型对舰船装备进行测试性分析与建模,建立了舰船装备组成单元的相关性图示模型、数学模型,并运用考虑可靠性和费用的优选方法,建立了舰船装备诊断树,得到舰船装备的测试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该研究可有效提高舰船装备测试的效率,提升测试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郑明  王丹 《现代舰船》2011,(9):10-15
自今年6月以来,越南、菲律宾不断作出挑衅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举动,企图将强占多年的岛礁合法化,将南海领土争端国际化、复杂化。7月初,《现代舰船》记者拜访了原中国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将军,请他回顾中国海军对越南海军的援助以及分析新形势下"南海争端"的特点和应对对策,文章根据谈话内容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9.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军舰船装备精确保障是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趋势和当前海军舰船装备保障形势基础上,研究了精确保障的基本内涵和海军舰船装备精确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顶层设计、配套建设、人才培养、核心能力、安全发展等五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他们由一个专门修理航海装备的小型工厂发展为集修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技术保障单位。他们每年圆满完成100余艘新型舰艇厂修和临抢修任务,每年都取得数十项科研成果,每年有3项以上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他们多次被基地、舰队和海军评为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新装备技术保障先进单位。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他们成为海军航海装备技术保障中心。他们是驻沪海军902厂。学习借鉴、自主创新两手抓早些年,新型装备陆续到了修理期,为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修理任务,工厂安排部分技术骨干到相关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学习  相似文献   

11.
《简明世界舰船手册》是一本最新推出的全面介绍世界主要海军国家(包括中国)、中国周边国家海军舰船及其装备的大型实用国书。全书由海军篇、舰船装备篇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本书收编了17个舰种、510个级别的舰船,其中绝大部分是目前在役或近几年建造服役的新舰船,还有一部分是未来将要服役的舰船。本书对于舰船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计算具有性能多态性的舰船装备在海上运行时开展预防性换件修理的间隔期,首先建立GO模型,再将GO模型转换成ExtendSim模型的舰船装备任务可靠度仿真模型,以换件修理后舰船装备是否能满足多个性能状态下可靠度要求为目标,逐步缩小修理间隔期范围。计算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及算法的可操性。  相似文献   

13.
舰船电子装备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舰船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需求,结合舰船电子装备的结构和故障特点设计了一种舰船电子装备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将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有机结合,可以提高舰船电子装备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根据本国海军的需要,在建造传统舰船的同时,也在尝试研制和建造一些性能优异的非常规舰船,如小水线面双体舰、三体护卫舰、水面效应船型护卫舰、气垫扫雷艇以及冲翼艇(地效应飞行器)等,有的已试验成功,有的正进入或即将进入实用阶段,这些新概念舰船的开发研究,无疑将有助于弥补常规舰船的某些缺陷,使未来舰船更加多姿多彩,并获得新的战术技术能力。以下是近年来一些国家正在研制的另一些非常规舰船。  相似文献   

15.
舰船电气装备的功能结构日益复杂,对其维修保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舰船电气装备故障维修时间、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开展舰船电气装备的测试性标准研究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测试性标准可操作性不强、不配套、不明确等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舰船电气装备测试性设计研究现状,提出了制定舰船电气装备测试性标准的可行性建议,强调了故障诊断理论及测试性建模的重要性,为后续测试性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科学地预测装备寿命,提升装备的作战效益,从装备对体系的“综合贡献率”视角出发,探究了舰船装备“体系寿命”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作战环理论和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引入二次交互项,构建舰船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指标体系,建立了体系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然后,运用阈值法建立了舰船装备体系的复杂网络模型,基于拓扑特征统计值,构建了舰船装备体系网络结构特征的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来计算指标权重;最后,提出了舰船装备体系综合贡献率、体系寿命的定义和数学模型,并以航母编队体系对抗为算例,通过实验仿真数据,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南海某海域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的美誉,商业用途和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以往,由于海上没有安装航标,常有舰船因偏离航道或触礁葬身海底的悲剧发生。自我国在该海域修建航标以后,海上事故发生率大大降低。而在保证舰船安全航行的背后,有一群特殊的海上护航人,他们就是海军某基地航标队的官兵。  相似文献   

18.
舰船装备价格指数与物价指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舰船装备价格指数与物价指数建立数学模型 ,主要分析物价指数对舰船各项成本的影响 ,分析舰船装备价格指数比物价指数涨幅更大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9.
1944年8月19日夜,在中国战区的南海海面上,一艘日本海军的大型巡洋舰突然神秘地消失了。长期以来,日本海军舰船一直在这个航道上畅行无虑,如今一艘大型舰船一下子失踪,令日本海军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是当时驻华美军陈纳德将军派B—24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舰船武器装备亦日益先进、复杂。如何保证舰船武器装备的安全、可靠,以确保战斗力,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使舰船武备系统保持和迅速恢复可用状态,除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外,首先要求舰船装备能够对舰船武备系统进行迅速、准确的测试与诊断。本文论述了检测与诊断装置在现代舰船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对舰船武备系统中应用的检测与诊断装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它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