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致命武器研制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其项目风险的存在,为度量项目的风险值,构建出了基于WBS的非致命武器研制项目的 GERT网络模型,分别采用解析法和蒙特卡洛仿真法对项目进度风险进行了求解。实例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求解结果十分吻合,所提方法可为非致命武器研制风险的管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媒体报道,美国有一种用热量冲击人群的新型微波武器即将完成测试。这种非致命武器被美军称为“无声卫士”,又称“主动压制系统”。过去几十年,美军一直致力于研发这种系统,用以应对群体性事件等骚乱局面。如能得到五角大楼批准,新型武器可于明年装备部队。最近几年,非致命武器的发展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其研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开发了许多产品,并广泛地装备特种作战部队、维和部队、海军陆战队等。  相似文献   

3.
非致命武器在各类防暴和处突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非致命武器的系统安全性,给出了系统安全性的定义,明确了非致命武器系统安全性的组成,分析了非致命武器本质(固有)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的关系。在建立非致命武器系统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非致命武器的安全管理系统模型,为非致命武器的安全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非致命激光束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技术手段,使敌对人员或作战设备暂时失能并使人员致死性和附加环境破坏降到最小的武器。从非致命武器的概念看,在众多非致命武器中粗略地可分为两大类,即反人员的非致命武器和反器材、反能力的非致命武器,后者是指非传统的爆炸冲击弹药等软杀伤武器,如阻燃弹、碳纤维弹、计算机病毒、软破坏的定向能等。反人员的非致命武器种类很多,它包括低能的各种声、光、电磁波、化学失能武器、刺激剂、粘性泡沫、鱼网弹、软性弹丸等。近年来定向能、声波、生化、基因等技术的发展,非致命武器借助于这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非致命武器的概念以及在新概念武器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对当前各国以及我国非致命武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说明了"采用新技术发展新的作用原理""非致命武器小型化发展""发展非致命性武器的一体化技术""非致命武器弹种多元化"以及"终点作用效果多功能化"五个非致命武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未来非致命武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说明了非致命性在未来武器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了非致命武器虚拟拆装训练系统的功能设计、软硬件组成,进行非致命武器虚拟拆装的工作流程,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以及系统管理、虚拟拆装、操作考核等三个模块。从而建立了武警部队非致命武器虚拟拆装训练系统构成,为武警部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在美国五角大楼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与国防部联合非致命武器局宣布,目前已有一种革命性的非致命定向能技术,能对750米外的敌军实施非致命杀伤,这项技术称之谓主动拒止技术。海军陆战队时报评论说,主动拒止技术可能是自原子弹以来武器技术中最大的突破。现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快两年了,但是伊拉克境内的冲突与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最近一些国外媒体报导,为稳定局势,美国正准备于今年秋季把这种武器投入伊拉克使用。  相似文献   

8.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利用声、光、电、磁和化学等技术手段,使敌军人员(或暴乱人群)和作战设备(车辆、舰船、飞机和基础设施)暂时或永久地丧失正常机能,而不造成人员死亡的新概念武器,有时也称为软杀伤武器或失能武器。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英等国家就开展了非致命武器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90年代,随着世界人道主义呼声的日渐强烈和非军事行动的需求,非致命武器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各国已研制并装备了多种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军事行动变得更加复杂,非致命武器因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灵活性,在未来的战场上,将具有更大的使用范围。因而美军把它看作是现代战争的“力量倍增器”,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军非致命武器发展的现状早在70年代,美军就开始秘密研究次声武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等非致命武器系统,但是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突破。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军官麦克马丁提出了非致命战争概念;1992年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非致命武器越来越显得其重要。本文综述了非致命武器的相关概念,总结了非致命武器在反恐中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非致命武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发展使人员战斗力丧失的失能性武器,主要是物理型、化学型的非致命性武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军校学员课外科技活动的发展过程、意义及下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福音,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的社会伦理难题。处理好科技发展与伦理进步的矛盾,使科技既能推动伦理进步,又能保障科技的健康发展及其成果的正确应用,必须重视科技发展的伦理意义,同时充分发挥伦理对科技的规范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研团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技创新能力是体现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核心指标。以科研团队为视角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校团队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人员队伍、条件基础、文化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5个方面出发定义了一个可扩展的团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模型;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为科研团队绩效管理提供了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力、磁效应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纳米科技的研究动态,着重介绍了现有纳米科技在高科技战争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审稿是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定论文录用与否和保证刊物质量的关键,而目前的审稿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就需要不断提高初审编辑的审稿质量,通过建立完善专家审稿队伍严把稿件质量关,灵活运用多种审稿方式,加强作者与审稿专家的沟通,提高论文质量,促进期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华雄  黄灿宏  赵理  王健  魏鹏 《国防科技》2018,39(5):062-069
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是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环境条件。分析了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内涵、分类和组成,调研了我国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有关政策现状及最新试点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的缺陷点、薄弱环节,研究了国外科技有关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构建的规律及启示,提出了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组织框架、建设重点和推进措施,以为我国科技军民融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保障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们对信息敏感性的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畅通、主阵地巩固,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方法和途径进行论述,以期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技进步不仅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外交行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更为主动、自信地以大国身份融入国际社会,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机制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遵守和履行相应的规则和义务,承担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及维护正常合理的国际秩序等国际责任。但随着全球问题的不断增多,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期待也在增多,有些西方国家甚至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能力的国际责任。面对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中国应该清醒认识自身的国际角色定位,在确保自身崛起的前提下,以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提供更广泛的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钟华 《国防科技》2017,38(6):081-084
《国防科技》是国防科技大学主办的军队重点期刊。文章论述《国防科技》学术期刊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及坚持技术与军事交叉融合的特色定位。数据分析近年来的《国防科技》期刊文献重点、热点及影响力指数,提出新形势下推动提升学术影响力、创一流刊发展新思路新战略。  相似文献   

20.
高级指挥员要确立与科技时代战争相适应的指挥思维理念。文章认为,要确立科技制胜理念、远快准理念、网信主导理念、体系聚合理念、保底备份理念、软硬杀伤并重理念、军民一致理念、设计战争理念、超载引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