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处于"转轨"中的语文教育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引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2.
《心声》是语教牌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这篇小说通过刻画一个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的形象告诉孩子们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真诚呼唤教师对普通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中学生物教材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基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生物教学实践,采用比较分析法,以"遗传与进化"为例对人教版和苏教版两版生物教材从教材目录、编排体例、知识体系、课标实现方式、作业系统及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版教材目录顺序与内容编排与课标要求不同,编写体例结构一致,栏目设计各有特色,因关注点不同教材内容体系设计思路各异,但基本实现了课标中的具体内容目标,教材构建了多维度的作业评价系统,但评价指标在不同教材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课标修订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应有新的变化,同时也赋予小学语文教师新的职责。如今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已不单纯的只是上好一堂课,而更多地体现为如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尤其需要正确把握自身职责的转变,积极领会现代社会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兼顾自身素质的提升,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重要理念就于它对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它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新课标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如每个人所处的家庭条件不同、社会环境各异、学校影响千差万别等.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新课标语境下,文本解读力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解读文本的同时,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秉持"适度"的教学原则对文本进行"有限度"地展开。着眼从教师主导下的感悟式阅读与学生思维力开发、文本的多元及其结果的有限性、提升文本解读有效性及其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出发,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涉及到文本解读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梳理,找出相应的、且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进而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地、有条不紊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写前-写中-写后"三阶段作文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师应有的"引导"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侧重对学生主体性的调动,让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师"导"的作用下更好地成为教与学的互动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认真探索改革方案,以科学定位为前提,以更新教学内容为核心,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互联网+"课堂能够充分使用新媒体平台,有效提升继续教育思政课教学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继续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互联网+"课堂的优势,选择多种途径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互联网+"课堂与传统课堂不是相背离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互联网+"课堂与思政课的结合,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学习形态.面对新的教学载体,思政课教师要抓住机遇,勇于探索,努力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对"1+X"双层课程体系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初步分析,揭示了教学目标一致性、教学内容互相渗透、人才培养逐层连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授课对象以及对教材、最新理论发现与教学内容之间关系把握等方面的研究,试图探讨出适合《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而在课程评价中实现在平时测评中的多样化操作,同时又能实现期末课程评价最大的合理化与公平化。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是生物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因偏远落后、师资数量不足,因而生物校本课程开出率过低。微型化的生物校本课程作为民族地区生物课程开发的新模式,以其"短而小"可促进生物教师专业成长,以其"精"可体现民族地区生物校本课程特色,以其"活"保证了民族地区生物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微型化的校本课程是民族地区生物教师校本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为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怎样在《消费心理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的策略,并分析了该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是中国近代化的产物,从1902年"壬寅学制"在政策层面上确立了图画课程的地位开始一直到1911年,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开启了学校制度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进程,形成了重"技"的教育指导思想影响下的普通中小学堂图画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日本学校图画课程色彩,编纂了我国第一批普通中小学图画课程教科书。虽然受时代条件所限,这一时期课程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却反映了近代中国美术教育学人在这一时期的艰难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开展以"民主开放,求实创新"为特征的教学改革主要内容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坚守主阵地,创新教学内容;重视能力训练,创新方法手段等,在教学创新中,应着重把握几对辩证关系,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不仅连接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承担着师德养成和职业规范形成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期通过课程学习,对师范类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引领,同时也为其他师范类平台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有效的地理课堂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新课程的教学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体现地理教学的生活性,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构建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