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卷首语     
《中国军转民》2006,(6):1-1
未来十五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基点,加快转型升级,达成五大科技发展目标,实现国防科技重大跨越:一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实现跨越;二是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跨越;三是军工制造技术实现跨越;四是国防基础与前沿技术实现跨越;五是国防科技创新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八项重点任务:一、突破新一代武器装备关键技术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和快速供给能力,满足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二、加强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少华 《国防》2011,(6):24-27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事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国防动员建设组织领导和实践探索力度,紧紧抓住地方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机遇,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大力促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开创国防动员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系统研究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按照历史纵向发展的思路,剖析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轨迹。建国以来,国防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相互促进的起步阶段、探索调整的波动阶段、曲折发展的逆转阶段、侧重经济的主从阶段、协调发展的跨越阶段。通过对这五个阶段的论证分析,论文总结出对今天处理二者关系有益的启示与思考: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从本质上要求必须协调发展,经济现代化发展呼唤着国防理念与时俱进,建立健全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魏周利 《国防》2011,(7):32-3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型生产力的迅猛兴起和推动下,我国国防动员迈入信息化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防动员的信息化受经济、技术和体制以及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发展进程缓慢,与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差距较大。这种差距在社会快速发展"惯性"的作用下,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从长远来看,国防动员建设应加速推进跨越式发展,以快速有效的跨越换时间、争速度,用较少投入取得较大效益,缩短总进程,迎头赶上信息化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5.
技术预警是对技术突破和由此引起的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预测,是从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保持己方军事优势、防止敌人"技术突袭"为宗旨的技术发展预测。研究回顾了国内外技术预警研究历程,从前期准备、预警清单、技术调查、分析评估等四个主要环节,全面分析国防领域技术预警的具体流程,为国防领域技术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苏强 《国防》2014,(7):14-15
正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是新形势下我党指导国家建设、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方针的精髓要义,就是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统筹利用国防资源与社会资源,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兼容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防经济优化是国防经济学与军事运筹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它以军事运筹学方法和其它相关数学方法为基础,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内在联系以及国防资源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优化配置。信息化战争,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训练、保障为国防经济优化提供了发展机遇;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软科学方法的进步,为国防经济优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加入 WTO,有利于加快我国军事经济建设改革步伐和提高国防工业对外开放水平,对改善我国军事经济技术结构、优化军事经济运行环境、拓展国防资源配置空间、增强军事经济建设活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加入 WTO 同时也将使我国国防工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任务越来越重,国民经济动员环境也更加复杂。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调整国防工业结构,加速建立军工企业集团,开拓创新,谋求军事经济跨越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流从军备竞赛转向包括经济实力和高技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内的竞争,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的中心任务。除美国以外,主要西方国家军费开支锐减,国防任务驱动的研发经费逐年递减。新军事变革呼唤信息化与机械化的有机结合,模糊了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趋向合一,而且一些领域民用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军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邵进进 《国防科技》2010,31(2):31-36
文章指出打破军民技术资源界限,实现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在国家范围内谋求技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是我国国防工业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考察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及效益的概念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了影响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及效益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对目前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及效益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确保国防技术双向转移常态化、提升效益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防经济面临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前后,影响我国国防经济的四个基础性因素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此带来我国国防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变化: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改变着国防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引起了国防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多极化趋势替代冷战格局产生了新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我国从和平发展轨道向军事斗争准备轨道的转变对国防经济造成全面影响。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到国家的防务、技术、工业等方面的战略和政策,也在呼唤国防经济理论观点和学科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转型升级是军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国外代表性国家军工企业转型升级经验的分析研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军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1引言发展国防经济,推动国防转型,不仅能够解决由于国防支出减少带来的发展瓶颈,而且能够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如何维持军事经济的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军事经济继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推动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3.
刘淇 《国防》2006,(9):11-1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做好首都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进首都的国防动员建设,也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对新世…  相似文献   

14.
国防技术包括武器技术、装备技术、后勤物资保障技术、交通保障技术、指挥控制通讯与情报(C~3I)技术、军事医学技术、国防管理技术等,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并构成国防经济生产的主要内容。本文拟从分析国防技术的发展过程入手来讨论国防技术发展规律与军转民的关系。 (一) 1.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受到国民经济的制约。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冷兵器、火器和热核武器三个时代。在冷兵器时代,生产工具与武器装备制造是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并明确提出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认真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任务,就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经验,抓住机遇,在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对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直接关系着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科学认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理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关系 ,明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高效发展的模式 ,正确处理同步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防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是衡量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武器装备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国防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对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入国防经济资源当量的概念,探讨了国防经济资源扩张的途径及其优化配置,分析了我国国防经济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国防经济资源发展的路径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春贺辞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国防技术基础》杂志社,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读者、各位朋友致以新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防技术基础》杂志围绕“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这一战略方  相似文献   

20.
国防资源逆转是概括国防消费中军转民现象的新理论范畴,它指的是把从社会再生产提出的国防资源通过经济和技术程序重新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国防资源逆转根源于国防消费中物质磨损缓慢而精神磨损加快的内在矛盾。考察国防资源逆转的价值过程必须确定逆转对象价值,亏损价值、增生价值的性质与范围。逆转具有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分。企业效益取决于逆转费用与利润之比,而社会效益则主要从社会扩散角度考察。约束国防资源逆转的经济技术条件主要从三方面考察:国家的商品经济环境、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逆转的技术研究和发展水平。国防资源逆转使国防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使国防消费从供给方面作用于经济,其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