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虚拟维修系统中仿真数据编辑技术不通用的问题,在深入研究虚拟维修数据模型、交互任务分析、仿真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虚拟维修仿真数据编辑系统.在分析系统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基于S1000D设计了虚拟维修数据模型,基于UML分析了维修样机编辑和维修规程编辑过程中的交互任务,基于XML实现了仿真数据的编辑、存储与发布.该系统应用于某型复杂装备虚拟维修,验证了系统的各项功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个基于Jack的装甲车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维修仿真中引入虚拟人,可以显著提高场景的逼真性、真实感。基于虚拟人的几何建模与动作控制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虚拟人动作数据库(VHAD),自下而上由基本动素层、维修动素层和动作单元层组成。基于动作库,进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维修训练用途的虚拟维修训练系统(VMTS),并针对装甲车辆动力系统更换进行了实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加快维修过程的创建,改善了人机界面的交互性能,提高了虚拟人的智能程度,基本满足了维修训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沉浸式虚拟维修训练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等缺点,设计了适用于基层维修训练的桌面式虚拟维修训练系统,重点研究了维修过程的仿真及训练评估。采用逐层分解及层内流程图的形式较好地实现了维修过程描述,设计了维修过程仿真思路,并提出基于交互行为模型的基本维修作业仿真。设计了评估总体思路,给出了评估算法及实现方法。最后在上述开发环境中实现了某传真机桌面式虚拟维修训练系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装备维修由以手册为中心的事后检测发展为以信息为中心的状态分析,先进的分析技术集成于装备及其服务中.针对基于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智能化维修系统在数据交互和诊断推理过程中的互操作性要求,提出了面向开放系统体系结构(OSA-CBM)的基于状态维修(CBM)系统与IETM系统的集成框架,框架给出了CBM与IETM的4级集成方式,并采用观察者模式接口模型,实现了多级集成中对数据交互的重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展,信息过载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推荐系统被视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目前的方法大多数仅考虑用户独立的反馈,而忽略用户的社会属性对推荐的重要作用,这对信息推荐系统的性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朋友关系预测的信息推荐算法,将用户的社会关系预测引入信息推荐过程中,分别基于用户的拓扑信息及历史交互信息建立用户社会关系的存在性判定及关系类型判定,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实现了基本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在Epinions和Slashdot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社会关系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装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复杂度高、上手慢和安全性低等问题,构建了一个诱导维修原型系统,并围绕增强现实关键技术阐述了诱导维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诱导维修系统设计需求,对系统所需要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且使得系统的维修任务能够根据维修对象的改变在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得到修改或升级;利用该原型系统对发动机活塞环和离合器片更换两项维修任务进行了诱导,验证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新型装备列装部队,对部队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加速新型装备战斗力形成,急需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用以确定装备维修任务和规划维修保障资源配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紧密结合我军实际,构建了新型装备维修任务分配与保障资源规划分析方法体系,规范了新型装备维修分析流程,并对分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决策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虚拟维修训练系统(VMTS)结构框架,整个系统分别由主控Agent、仿真Agent、和接口Agent3个具有交互作用的Agent组成,从而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开发转化为一个多Agent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于多Agent的框架结构可实现受训者的智能模型及虚拟训练场景中虚拟物体的行为模型,从而可以提高VMTS的健壮性和可重用性.基于Agent的概念模型实现了Agent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并介绍了主控Agent和仿真Agent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高炮情报指挥系统,提出了具有虚拟操作面板和实际对外接口的半实物仿真模型,用于对原系统进行操作和维修训练。从系统结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维修模拟训练器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舰员级维修管理系统是关于装备维修计划、作业、信息、器材、人力等综合管理的系统,它不仅辅助舰员全面管理舰船装备的维修工作,也为这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指导。文章介绍了舰员级维修管理系统的目的、作用与构成,在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关键技术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证据理论的战时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般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战争中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的特点,从资源、输出和柔性三个角度构建了战时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考虑到战争环境下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了战时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性能评价的证据理论模型.以某战时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为例,基于构建的战时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证据理论构建的战时军械维修器材供应链性能评价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舰载电子装备综合维修保障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舰员级维修保障是舰艇维修保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为提高舰员级维修保障水平提出了利用信息管理和专家系统技术建立舰载电子装备综合维修保障系统的思路和技术方案,并结合某类设备提出了建立综合维修保障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基于图元的火控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在客户端/服务器信息处理与显示模式下,根据火控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所需的图元库。然后,利用图元库设计出部分UI界面,完成UI界面的注册过程以及相应的控制文件的编写设计,将用户操作同界面数据进行关联。最后,设计并搭建显控服务和图元终端,采用DDS通信协议,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数据传输。该设计过程将界面显示与应用程序、逻辑处理、业务过程相分离。这种设计思想符合模块化、系列化发展思路,与模块化火控设计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14.
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的"基于型号"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需要,必须向"基于能力"的维修保障体系转型。从信息化战争对维修保障体系能力建设的要求入手,指出了当前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阐明了实行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装备维修保障改革的指导原则和"基于能力"的维修保障体系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装备所面临的智能维护问题,进行了复杂装备的网络化智能维护架构理论研究,以满足装备保障的需要。首先,建立了复杂装备网络化智能维护的架构模型;其次,探讨了各部分的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最后,将其应用到某型自行火炮的网络化智能维护中。结果表明,建立的复杂装备网络化智能维护架构具有可行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是进行复杂装备智能维护的一种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装备维修保障力量的优化配置对于充分发挥维修保障效益、提高装备完好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界定装备维修保障力量配置问题的基础上,采用通用仿真语言建立了支持分析决策的仿真模型。实例分析表明维修力量最优配置是各区域的故障装备产生速率、后送运输时间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仿真程序可反映各项因素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战时维修保障系统的结构功能,给出了维修保障系统的解析模型,提出了维修保障系统的可控参数及指标;为了使维修保障系统发挥最佳效能,以最小二乘准则作为系统的优化准则,建立了维修保障系统的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给出了计算方法,并以计算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装备维修信息化、智能化保障需求和发展,提出了基于Web的交互式维修信息支持系统。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与Internet、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同时研究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较好地实现了装备维修资源优化管理与共享,对维修技术实现远程信息的支持,并具体应用于某电子装备维修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维修模式将会成为未来武器装备维修模式变革的潮流,而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即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维修信息系统中所面临的"信息孤岛"和"功能孤岛"的问题,是实现网络化维修保障的重要基础之一。分析介绍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概念、体系架构、技术实现,并结合网络化维修保障的具体需求,提出了一个基于SOA的网络化维修保障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故障风险的检测与维修策略,运用威布尔比例风险模型建立系统故障率与工作时间及所处状态的关系。分析了两类基于间接状态信息维修决策的风险,建立了系统检测及维修策略的决策树,通过比较检测与不检测情况下的期望费用确定最优的检测间隔。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系统运行风险,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