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军人保险工作关系到部队凝聚力的增强和战斗力的提高,关系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依据《宪法》、《国防法》和国家社会保障改革一系列政策,按照新时期军事职能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体系;必须积极更新观念,不断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法制建设,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动军人保险事业跨世纪发展,为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加强军人保险法制建设,构建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规律和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依法治军、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维护军人合法权益,调动官兵积极为国防事业作贡献,提高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军人保险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使军人保险工作正规有序地进行,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法律制度,使军人保险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推动军人保险工作跨世纪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行军人保险制度,是加强军队建设、促进部队稳定、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军设立的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和伤亡保险,是站在全军角度对所有军人设置的。由于军队人员的分工和工作岗位不同,所从事的工作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军人保险在面向全体人员设置险种的同时,应针对特殊岗位对人体的伤害情况,设立特殊险种。本文仅对设立舰艇机电部门特殊伤害保险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军各项建设事业正处于体制转型、战略转变的重要时期,军人保险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军人保险理论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创造性地抓好军人保险工作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制度规定,实施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军人保险管理效益,为推进军队质量建设,促进部队稳定,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构建科学合理的军人保险体系,是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前提,是规范军人保险工作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保险基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构建军人保险体系,应按照完整性、规范性、指导性、实用性、制衡性和开拓性原则,建立健全军人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设置具有军队特点的险种,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开拓合理有效的基金运营方式。  相似文献   

6.
加强军人保险法制建设,提高军人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就是通过维护军人权益,提高军人待遇,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以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需要。研究军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确立正确的军人保险法原则,对提高军人保险法立法质量和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着重要作用。一、研究军人保险法基本原则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军队后勤法制建设。要做到“依法管理后勤”,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即要制定各种的后勤法规、规章。军人保险立法是后勤立法活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军队地区津贴体现着驻不同地区军人取得同等市场购买力和补偿因部队驻地环境不同带来的劳动差别的基本要求,也是减缓驻经济发达地区部队军地收入反差,反映军队特殊政策导向和各地驻军建设任务变化的基本需要。军队地区津贴制度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驻不同地区军人之间和军地人员之间经济收入关系的协调程度,最终也直接制约着驻特定地区部队的建设和稳定。因此,科学建立军队地区津贴制度,不断完善军队地区津贴体系构成,既是进一步搞好军人物质待遇保障工作的需要,也是促进部队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军人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为军人由于年老、疾病、伤亡、生育等原因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不能参加劳动时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包括离退休养老保险、疾病保险、战伤阵亡保险、生育保险等。军人社会保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解除军人后顾之忧,保持部队高度稳定的重要的制度保证。因此,深入探讨军人社会保险问题,并努力作好这项工作,对于稳定部队、促进部队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军人工资福利制度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确立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的依据和原则,认为确立军人工资福利待遇制度的关键在于减少机构,压缩员额,不断完善增资机制,调整补助补贴标准;实现部分生活待遇工资化、货币化,发放规范化;研究和建立军人保险、福利基金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与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的、具有我军特色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进一步增强军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军人伤亡保险暂行办法出台以来,经历了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的实战性检验,对于维护官兵切身利益,提高部队战斗力、凝聚力起到了较好的保障作用。当前,随着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逐步配套完善,现行军人伤亡保险与国家社会保险相比,在功能结构、支付系数、保障方式等方面已相对滞后,应尽快制订和完善具有军队特征、时代特色的军人保险制度。一、和平时期军人伤亡保险制度的完善1·依据军人职业特点,改革保险机制,完善保障功能,实行“1 2”保障模式,即基本保险加辅助保险和特殊补充保险。首先,建立军人伤亡基本保险。改革现行…  相似文献   

11.
俄军人社会保障简介朱正琪,朱海涛由于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和社会不稳定等原因,俄罗斯军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军队的稳定,部队士气日渐低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军人的社会保障,增强军队凝聚力和军人吸引力,保持军心和部队的稳定,已经成...  相似文献   

12.
军人保险制度是一种政策性金融,不仅具有一般保险共有的保值增值功能,还具有政治职能、补完性职能、倡导性职能和服务性职能。我军军人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采取军队主办型模式,实施“金字塔”式的分支机构体制,依托后勤(联勤)财务部门,建立健全各级保险机构体系,即上自总部、下至团级部队,都要逐级设置保险机构或部门,实行垂直领导,自营自管。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军人保险基金投资收益受其投资模式的限制,已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目的。而通过多元化投资获取收益,实现军人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军人保险金给付水平,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应积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简捷高效的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军队补充保险制度,对加快推进军人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军人风险分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军队需要和社会保险制度发展趋势,当前应建立军人特别是小、远、散、边等单位看病就医较难官兵普通医疗补充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职业年金、家庭风险补偿保险、生育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军队机动车辆补充保险制度等补充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军人保险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军军人保险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为保障军人合法权益、解除军人后顾之忧、促进军队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军人保险制度逐步暴露出了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应进一步对军人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即扩大军人基本保险种类,提高赔付标准,完善现行险种内容;逐步引入商业保险,提高军人保险的保障效能;健全和规范军入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改进和完善军入保险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军人保险中带全局性、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保障与军人保险、军人保险事业发展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军人工资福利与军人保险制度、军人保险工作与军队财务工作等若干现实问题,从理论上揭示了每一对关系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旨在说明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军人保险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确保军人保险政策落到实处,从而推动和促进军人保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优化信息网络条件下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能,有利于提升我军广大官兵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贯彻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激发军人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军人保险立法不仅涉及军人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涉及国家、军队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军人保险立法应以国家宪法、社会保障法规和《国防法》为基本依据,以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构建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及军委各总部、国防科工委、军兵种机关、各大军区组成的自上而下的保险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军军人保险既面临国家经济发展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重大机遇,又面临国家保险政策、市场约束和军队体制、机制性矛盾呈现出的严峻挑战。要确保军人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人保险工作,不断推进军人保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军人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军人保险的军地接轨是指军人由于退伍、转业、复员、退休的原因,在返回社会时,通过立法程序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将其在军队的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到地方社会保险体系中。它体现了军人保险关系向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回归,是国家对军人应享受保险待遇的延续,接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军人回到地方后享有与地方成员相当的社会保险权益。顺利地实施接轨对于维护军人的权益、促进军队的发展和保证社会的安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理论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