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根据有限时间收敛定理,改进设计了带落角约束的有限时间收敛滑模导引律,证明了所提出的导引律在有限时间内,制导系统状态收敛至滑模面,同时弹目视线角速率收敛至零而且弹道角满足终端落角要求。进一步将导引律推广到考虑自动驾驶仪为一阶惯性环节延迟特性的情形。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限时间收敛定理,改进设计了带落角约束的有限时间收敛滑模导引律,证明了所提出的导引律在有限时间内,制导系统状态收敛至滑模面,同时弹目视线角速率收敛至零而且弹道角满足终端落角要求。进一步将导引律推广到考虑自动驾驶仪为一阶惯性环节延迟特性的情形。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导引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超高压共轨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GT-Power软件建立单缸超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而后通过模型分析不同喷油速率、靴形喷油速率耦合不同预喷油量和靴形喷油速率耦合不同预喷提前角对超高压共轨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超高压共轨系统中电控增压器电磁阀和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时间,能够实现喷油速率的柔性可调。随着喷油速率从矩形变化到靴形,柴油机缸内压力、温度以及NO_x排放量均逐渐降低,而soot排放量逐渐升高,且靴形喷油速率可使柴油机获得最大的功率(扭矩)和最低的油耗率。靴形喷油速率耦合较小的预喷油量可以使柴油机获得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燃烧特性,但同时也会导致NO_x排放量的升高。靴形喷油速率耦合较大的预喷提前角有助于改善柴油机排放特性,但受到预喷油量的限制,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主动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规律,推导了考虑到自导作用距离随舷角变化时求解最优提前角的迭代公式系,最后提出了蛇行搜索鱼雷射击的最优提前角求解方法,并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双速制声自导鱼雷直航搜索阶段速度的变化给射击提前角的计算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双速制鱼雷直航搜索阶段速度配置策略的分析,提出了特定战位条件下双速制鱼雷射击有利提前角范围的概念,建立了在选定射击提前角的前提下鱼雷变速时机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思路清晰、步骤简单,结论合理,为双速制声自导鱼雷有利提前角和变速时机计算作了理论探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提出解决角速率火控系统计算延迟问题的两种方法,为深入研究角速率火控计算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1 提高柴油机冷却水温度。农用柴油机出水温度普遍低于45℃,使柴油不能完全燃烧,机油粘度大,加大了运行阻力,因而耗油多。故需提高柴油机冷却水的温度。 2 保护最佳供油提前角。195型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最佳角度为16°-20°。当柴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柱塞偶件与喷油泵传动件的磨损,供油提前角就会减小,造成供油时间过  相似文献   

8.
为获取可调喷油规律条件下,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成因机理。在实现可调喷油规律喷射的基础上,基于Fir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利用模型分析了靴形喷油规律下柴油机性能随喷油提前角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增压时刻的滞后,喷油规律由矩形过渡到斜坡形再到靴形,实现了灵活可调的喷油规律。在靴形喷油规律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喷油提前角,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达到最优。同时,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柴油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以及放热率均逐渐升高,且到达各自最大值的时刻前移,而NOx排放量和碳烟排放量则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型大功率柴油机,采用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功率柴油机在不同喷油提前角下的燃烧特性,着重分析了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峰值角、最大压力升高率、燃烧始点等参数的变化趋势,同时对缸内速度场、燃空当量比分布和温度场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喷油提前角的变化对预混合滞燃期的改变是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滞燃期内可燃混合气增多,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缸内最高温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纤陀螺姿态测量系统中利用角速率拟合角增量进行圆锥误差补偿精度下降的问题,在陀螺仪角速率输入下,采用参数解析法优化的三子样算法,直接利用陀螺的角速率输出进行圆锥误差补偿。同时考虑工程实际中滤波器的影响,推导滤波角速率输入下三子样误差补偿算法的具体表达形式。仿真分析表明:参数解析法优化的角速率输入圆锥误差补偿算法优于传统算法;而针对滤波器引入的不可忽略的算法误差,可通过修正圆锥算法系数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1.
首先建立了完整的考虑导引头天线罩误差斜率的目标-导弹相对运动问题数学描述,包括非线性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其次,简化得到纵向通道考虑天线罩误差斜率的目标-导弹相对运动数学模型,推导出纵向通道联合估计视线角速率和天线罩误差斜率的数学模型,证明了上述数学模型对应的视线角速率和天线罩误差斜率联合观测系统的可观性。最后,设计了纵向通道和侧向通道联合估计视线角速率和天线罩误差斜率的推广Kalman滤波器。在仿真实验中应用该滤波器,与不考虑天线罩误差斜率的视线角速率估计Kalman滤波器做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联合估计视线角速率和天线罩误差斜率的推广Kalman滤波器的效果很好,可以显著提高天线罩误差斜率情况下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获取可调喷油规律条件下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成因机理,在实现可调喷油规律喷射的基础上,基于Fire软件建立了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对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标定,进而利用模型分析靴形喷油规律下柴油机性能随喷油提前角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增压时刻的滞后,喷油规律由矩形过渡到斜坡形再到靴形,实现了灵活可调的喷油规律。在靴形喷油规律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喷油提前角,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达到最优。同时,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柴油机缸内压力、缸内温度以及放热率均逐渐升高,且到达各自最大值的时刻前移,而NOx排放量和碳烟排放量则分别呈现增加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简化指控系统解算流程,缩短指控系统解算尾流自导鱼雷带角射击参数时间,为后续的鱼雷模拟器的软件研制提供实现手段,提出在尾流自导鱼雷有利提前角射击弹道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转角航行的改进的尾流自导鱼雷带角射击模型。依据尾流自导鱼雷射击原理,结合有利提前角射击和二次转角射击,对所提出的模型及其约束条件进行了分析与推导,简化了鱼雷带角射击参数的解算。深入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带角射击逻辑,提出采用面向过程设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仿真,经过对仿真输出图形和仿真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论述并研究了角速率火控原理,利用“滤波──识别”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角速率火控滤波和外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对于机动运动的反舰导弹可以明显提高火控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四环三轴惯性稳定平台自身输出的载体姿态角信息,对载体角速率信息进行计算.针对载体机动、台体微振、电磁干扰引入的较大随机噪声,采用最速跟踪微分器TD进行载体角速率解算滤波.仿真和实际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载体角速率,具有较为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通信中断或目标坐标测定仪故障等情形下,应急射击方式高炮火控系统的重要补充手段.目前,适用于高炮数字化瞄准具应急射击方法有视在航路法、陀螺仿真法.针对视在航路法目标运动参数求取对测角信息过于敏感,以及陀螺仿真法假定目标作圆周运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瞄准线角速度求取目标提前角,从而求得射击诸元的新方法(简称瞄准线法),该方法能克服已有方法的不足.在分别描述3种诸元求解原理基础上,运用蒙特卡洛仿真,比较相同前提下3种方法的高炮命中概率,仿真结果显示瞄准线法的命中概率较已有方法的命中概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以可自由编程的分布式多微处理机为基础的自行防空射击指挥系统。系统的各功能部件(如各传感器、武器随动系统等)均配一台微处理机,执行特定的功能;系统各部件间的数据传输、工作方式选择、提前角计算、局部任务协调及系统工作状态监控由一台工作方式管理与控制的计算机完成。为了提高系统的多目标作战能力,而配置若干台提前角计算机进行提前角计算;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便于系统维护与系统监测,还配置了外部计算机。整个系统是一个分散的计算机构成的网络。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空中射击时,为了使弹丸命中目标,应该构成提前角、抬高角、迎角及侧滑带偏修正角。在采用三自由度电磁陀螺仪的射击瞄准具里,构成提前角的工作式是:Ψ=(ω_M-K_(?))T_(?) (1)式中ω_M 是目标线角速度,由三自由度电磁陀螺仪测量;T_(js)是取决于射击条件和弹丸道特性的计算时间,T_(?)是经动态补偿  相似文献   

19.
空中射击瞄准具都是采用陀螺仪测定目标线角速度,来构成提前角的。提前角是瞄准具构成的总修正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等于目标线角速度与计算时间的乘积。国内外的射击瞄准具(包括美、苏等国)所采用的三自由度陀螺仪是内框架式的,与惯导、仪表等所采用的外框架陀螺仪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因而它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被动导引头仅能提供视线角速率信息,难以构建有效的攻击机动目标的制导律的问题,利用末制导的初始弹目距离及接近速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理论的制导律。该制导律能够实现对机动目标的有效攻击,但需要已知目标机动能力上限且制导指令存在抖振现象。为了克服上述制导律中的不足,在新制导律中引入了一个自适应参数项,并通过稳定性分析证明了改进后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在理论上的正确性。改进后的制导律一方面降低了初始弹目距离和接近速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增强了视线角速率在拦截过程中的作用,这样在仅使用视线角速率的条件下达到了攻击机动目标的目的。最后,通过拦截2种机动目标的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的该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