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友方陆战Agent之间的协作,能够使陆战Agent有效地完成作战任务,提高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及面对复杂动态陆战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如何构建符合陆军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协作机制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陆战Agent的"受控性"和层次性,提出了陆战Agent自主协作和上级统一组织协作两种协作模式,探讨了具有单一目标的陆战Agent协作算法和应用集合覆盖理论的作战任务协作分配算法,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决策是陆战Agent选择并实施各种作战行动的驱动中心,如何构建符合陆军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决策机理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陆战Agent决策特征的分析,结合陆战Agent"受控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探讨了符合陆战Agent战场活动规律的决策过程,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的陆战Agent有限理性的决策方法,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如何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出发构建陆战Agent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复杂性分析方法框架为指导,通过对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内在本质和陆战Agent特点的分析,提出陆战Agent模型框架,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友方陆战Agent之间的协作机制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演化运行的关键支撑之一。陆战Agent之间的协作可归纳为自主协作和上级统一组织协作两种模式。陆战Agent之间的自主协作,与一般Agent系统中的协作模式相同,但由于陆军作战的特殊性,必须研究符合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自主协作机制。针对陆战Agent自主协作特点,对合同网协议进行了改进,探讨了陆战Agent自主协作机制模型的功能结构、框架、策略、流程和实施步骤,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学习是陆战Agent适应复杂动态陆战环境的重要能力,如何构建符合陆军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学习机理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陆战Agent基于效果学习本质特征和强化学习算法的分析,结合陆战Agent通信和指挥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知识共享的陆战Agent PS强化学习机理模型。与一般强化学习模型相比,该模型既能解决感知混淆和学习一致性的问题,又能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还可实现不同形式的知识共享,增强陆战Agent系统的整体学习和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陆军作战复杂系统,需要解决两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一是怎样利用复杂性理论研究陆军作战系统的复杂性,即怎样借鉴复杂性理论构建复杂性思维模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复杂性理论概念的核心原理。二是在复杂性思维模式下,怎样进行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的机理所在。就这两个问题,在研究复杂性理论概念核心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性思维模式框架——复杂性分析二维结构,并由此探索了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的机理:二维结构、"四个要素"、基本过程和陆战Agent模型框架,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陆军作战分队网络化作战体系,设计了陆战武器网络化火控系统的组成与模型、协同作战模式与系统信息流程,总结了网络化火控系统的发展应用前景,将为陆战武器网络化火控系统的技术突破、功能实现、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MAS的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gent和MAS引入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和评估研究中,提出了基于MAS的作战仿真模型,详细讨论了MAS的体系结构、Agent的内部结构、Agent的编程实现和作战过程仿真的具体步骤,为建立作战能力仿真和评估模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基于对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评估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开发了实用的仿真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9.
将Agent和MAS引入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和评估研究中,在分析基于MAS的建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S的作战能力仿真评估模型,研究了Agent的内部结构和编程实现,给出了作战过程的推演,构建了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动态隶属度的概念,开发了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评估系统,并以一个实例说明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陆军的信息作战既是联合信息作战的组成部分,又是陆军合同战役战术作战的重要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作战,又区别于合同战役战术作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芷确认识陆军信息作战的特点和规律,并据此探讨其作战原则。是组织与实施陆军信息作战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海战对信息和信息传输的需求忧为制胜的关键,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舰艇通信系统模块化技术是能舰艇通信系统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重要环节。舰艇通信系统有着与陆军野战通信系统不同的作战使用环境和战术需求,因此,根据舰艇通信系统的特点,研究其数字化、模块化技术的发展途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陆军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军事训练和作战理论等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动向,突出表现在陆军体制编制扁平化、小型化和模块化向深层次推进,陆战平台、无人化装备和信息网络系统发展迅猛,陆军训练的适应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网络战、电子战和稳定行动理论研究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基于情报数据分层推送与分发的陆战场情报仿真及处理方法,构建了陆战场情报仿真模型,分析了陆战场情报仿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对陆战场情报仿真数据处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陆军部队运用指挥信息系统开展各种训练过程中多源情报实时仿真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Agent的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Agent技术在大型复杂装备故障诊断领域的应用作了研究,提出了复杂装备多Agent故障诊断系统模型.介绍了多Agent诊断系统的总体结构、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在Agent的构造、诊断任务控制策略和Agent之间的通信协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仿真和实际数据验证表明,该系统能高效、准确地诊断故障,具有较好的主动性、适应性和交互诊断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陆军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在千百年的战争史上,陆军在作战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和机械化战争形态的出现,陆军的统治地位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到了信息作战时代,以空袭、电子对抗、心战和“超视距”精确打击等为主要行动样式的现代化战争,使战场开始出现多维化。陆战场已不再是独霸一方或担纲主角的场  相似文献   

16.
开发陆军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是实现需求论证工程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装备需求论证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评估系统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系统设计框架;设计了基于管理Agent和评估模型Agent的多Agent模型管理模式,给出了系统开发流程,为需求论证质量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反导系统的体系作战具有随机性、关系复杂和不确定性等复杂特征,其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是军事领域的一个难点。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通过刻画底层对象的行为及交互自底向上地动态生成顶层现象,为反导系统的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基于Agent的反导系统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了反导系统多Agent系统模型描述,仿真结果显示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能够为反导系统的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需求及ABMS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战争系统与一般的物理系统相比,建模与仿真条件、要求与过程有着明显差异。在论述战争系统及其复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复杂战争系统一般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研究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将ABMS方法应用于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验证了其对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作战体系结构方法是获取作战需求的有效途径;介绍了体系结构的适用原则、作战视图的研究内容及逻辑关系,运用指挥关系模型、作战活动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作战活动顺序与时间模型、作战节点连接能力模型、作战信息交换矩阵对指挥关系、作战活动、作战节点连接能力和作战信息交换进行分析,获得陆战平台电子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为陆战平台电子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陆军作战仿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仿真所涉及的模型种类繁多、类别不一。针对当前陆军作战仿真模型开发不规范、通用性与可重用性差、开发和集成效率低的现状,在对陆军作战仿真模型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仿真模型组件化设计的建模方法、采用"方案-单元-实体-组件"方式的模型管理机制以及采用事件驱动、事件订购和分发方式的模型交互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