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下,各单位都纷纷上马搞信息化建设;网络设置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何让官兵一“网”情深?怎样使“网”苑长久?是摆在各单位面前的现实问题。济南军区某炮兵团紧紧围绕在网上点击畅通下功夫,及时疏导在网络中存在的“阻塞”现象,从而使网络成为官兵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支点,使广大官兵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军营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近年来,全军政工网、各大单位政工网等网络相继建成,使广大官兵感受到网络给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便利和深刻变化。但如何从官兵的需求特点出发,建设好政工网,使广大官兵能真正爱网、建网、用网,充分发挥政工网的效能,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日前,笔者前去了解某装甲旅开展网上读书情况,在该旅局域网的“留言簿”中看到了这样的留言:网上读书,使我学到了许多在实际教育训练中没有学到的东西;网上育才,圆了我的大学梦;网络是我了解世界的窗口……该旅政委杨以理说:“开展网上读书,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在丰富内容、营造环境、健全机制上下功夫,让官兵上网有看头、有学头,使官兵变网上‘玩’为网上‘学’。”他们是怎样开展网上读书活动的呢?“网馆”留住了读书者的脚步“网上图书馆”开通初期,官兵们上网读书,下网论网,网络成了官兵们谈论最多的话题。然而,短时间的“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4.
青年军人的“恋网心理”是指个别青年官兵热衷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计算机网络上“冲浪”、聊天或者进行网络游戏,对网络过分依赖甚至“嗜网成性”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网络对青年官兵尤其是“80后”、“90后”官兵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贯彻落实胡主席“三个紧贴”要求,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丰富政工网内容,拓展政工网功能,系统研究“网络政工”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政工”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6.
如今,“网生代”官兵逐渐成为了基层部队的主力军,积极研究“网生代”官兵群体特有的思考和学习习惯,以贴合“网生代”官兵需求的内容和方法开展教育,对搞好灌输授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施教者应当主动放低姿态,接受文化反哺,补齐施教能力短板;善用网络正能量拨开官兵思想迷雾;灵活创新教育方法,鼓励官兵登台发声讨论交流;着力引导带领官兵克服“浅阅读”习惯,学会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7.
肖永梅  侯小蓉 《国防》2006,(4):32-34
随着互联网、军网以及武警部队三级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渗入到武警官兵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网络是一柄“双刃剑”,既拓宽了官兵道德交往的范围, 促进了官兵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也给武警官兵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行为带来了负面影响。尽管技术、规范、管理等手段在解决上述问题上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网络有着虚拟性、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  相似文献   

8.
军网博客作为广大官兵的“新宠”,已逐步成为军网使用的热点。近年来,海军北海舰队某舰载机部队着眼军网博客吸引官兵眼球多、汇聚官兵声音多、分享精华收获多的特点,开通了具有舰载机部队特色的“飞翔博客”,通过主流引领、思想释放、智慧互通,构建起官兵思想的新家园,使主流意识的“调”与官兵思想的“号”愈加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思茅军分区党委着眼边防的安全与巩固,在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践中,引导官兵积极思变革、谋变革、干变革,使边防信息化水平大幅度跃升:边防一线连队建起了“科技教育文化网络”,实现了“三网”的开通,官兵巡逻执勤用上了GPS定位仪、数码摄像和无线通信设备;重要目标安装了“野战、巡逻实时定位监控系统”;研制开  相似文献   

10.
臧传军 《政工学刊》2003,(10):27-27
后进单位是部队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为何弱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部5个后进基层连队和3个小远散单位进行了调查。一、自卑感和失落感是后进单位前进的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后进单位官兵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态:一怕领导机关总拿老眼光看待他们;二怕其他单位瞧不起他们;三怕自己干工作出力不讨好;四怕在后进单位工作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官兵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离工作岗位。官兵存在的“四怕”心理,导致广大官兵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已经成为他们前进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触 角也穿越了军营的围墙,伸入到了官兵的 戎马生涯中,网络对官兵思想的影响和冲 击已经十分现实。最近,我们对部分单位 官兵“上网”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 调查、组织座谈、个别谈心、实地暗访等 方式.对当前官兵“上网”现象进行了研 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运用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时尚,政工网面对的是搜百度、逛淘宝、看优酷长大的官兵,他们有着新的认知习惯和多元化个性需求。尽管政工网在娱乐性、可看性、实效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一些青年官兵上互联网的时间远远多于上政工网的时间,和互联网的人气比起来,政工网的人气比较低,“亲民网,疏军网”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政工网在娱乐性、实用性上下功夫的同时,理所当然应在理论武装、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等主要功能上频出“奇葩”,让军网也有不逊色于互联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军营互联网正逐步普及,基层官兵用网需求日益增长,进一步提升建网管网质量,对于有效发挥"双网"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官兵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增进交流、愉悦身心的重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建设标准,创造官兵上网条件.一是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工网普及方案,增购上网终端,提高基层网络联通率.  相似文献   

14.
王娜 《政工学刊》2006,(8):21-22
政工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已经走入连队,进入官兵生活,较好地发挥了政治工作指导新平台、思想教育新阵地、官兵学习成才文化娱乐新渠道等功能。但从政工网开通一段时间以来的利用情况来看,还存在“四难”现象:(一)观念转变难。一些政工干部认为,现在的政治教育内容多、任务重、压力大,想创新不容易,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比较系统、全面,适用多年,操作起来驾轻就熟,因而喜欢守着旧摊唱老调。(二)设施保障难。由于信息网络建设成本高、投入大,在资金的保障和投入上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基层单位网络技术人才少、网络维护难,致使基层个别单位网…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使我军的职能教育入情入理、深入人心?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端正官兵的服役动机,使官兵尽职尽责地履行我军的职责,完成我军的宗旨?这既是各级党委机关致力研究的老问题,也是能否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落到实处的大问题。沈阳军区某部组织开展的“当兵为什么”、“练兵干什么”、“军队的职能是什么”的大讨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她仿佛是一缕春风,唤起了广大官兵爱军习武,忠于职守的意识;她仿佛是一场春雨,荡去了官兵思想深处的疑虑,增强了各级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首长的关心指导下,96251部队先后投入900余万元,建起了覆盖所有点位的政工网络,提前实现了总政提出的2013年底前政工网建设目标。部队本级和所属旅团先后4次被评为全军政工网建言献策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全军优秀政工网站,8篇建言被编人建言献策专报,6人被评为全军建言献策之星。在建好网络的同时,我们始终贯彻以兵为本的建网用网理念,努力营造学网、用网的良好环境,使网络成为官兵自我教育的平台、求知成才的沃土、健康生活的指南、陶冶情操的天地,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前,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某部新兵上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是有过上网经历的占58%。面对网络给部队带来的新情况,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青年工作,促使青年官兵健康成长,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当前需要回答和解决的新课题。思考之一:如何看待“e网”兵?只有摘掉“有色眼镜”,才能看到“网迷”兵中蕴藏的积极因素。调查发现,迷恋网络的新兵达到20%左右,成为“网民”时年龄最小的才12岁,上网冲浪经历最长的已达9年之久。面对“网迷”新兵的到来,有些同志看法不一,喜忧参半。有的认为,网络青年为军营增添…  相似文献   

18.
<正>习主席鲜明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当前,网生一代的00后青年官兵,正逐步成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网络媒体影响大、程度深,呈现思想多元、思维活跃等特点。政工干部尤其是基层政工干部,作为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加强网络媒体素养,贴近官兵思想实际,卓有成效地解决官兵思想困惑、教育堵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赵荣  张园 《中国民兵》2010,(5):47-47
在今年的预备役部队训练中,山西某预备役师从改进组训方法人手.探索出了“分层式、集中式、巡回式、网络式”的灵活组训新路子.有效解决了有的官兵“吃不消”、有的官兵“吃不饱”的问题,各单位综合训练成绩均比往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谭振伟 《政工学刊》2001,(12):38-39
围 绕官兵对“网络文化”的需求 ,增强搭建军营文化新舞台的强烈意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基层官兵对“网络文化”的要求悄然升温。在“网络文化”已经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 ,随着一批批懂得网络技术的青年步入军营 ,官兵对“上网冲浪”活动的追求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与传统文化活动方式相比 ,“网络文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更具传播的快捷性、内容的广泛性、资源的共享性、功能的开放性、组织的便利性 ,更贴近官兵求知、求美、求新、求乐的文化需求。加强军营文化建设 ,就必须围绕官兵的需求 ,与时俱进 ,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