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经费是军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经费具有涉及面广、专用性强、数额度大、用途广泛等特点。认真研究解决当前事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提高事业经费保障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军队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事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随意性大。从当前部队事业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看,预算没有真正发挥总闸门的作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一是预算的编制不够科学。一些事业部门在编制预  相似文献   

2.
深入推进科学理财,对于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有效履行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进一步优化经费保障模式,完善基本建设的项目管理机制、成本效益的会计分析机制、资产可视化的管理机制。同时还应加强军队财务法制建设,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和经费标准制度,实现法制建设系统化,预算制度体系精细化,财务保障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装备经费预算管理改革必须以科学理财为指导,以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为目标,加强装备财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装备经费供应标准体系,实行装备经费、实物资产管理一体化,推行装备经费责任制管理,改进装备经费决算办法,加强装备财务人才队伍和装备财务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78事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内容非常庞杂,政策法规牵涉面多。加强事业部门资产管理首先要明确预算管理与事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关系,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抓好事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事业部门国有资产主要由预算经费形成,预算经费安排的规范性、科学性将直接决定事业部门国有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因此,预算管理是通过资产增量来调节、控制资产存量规范和加强事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手段。预算管理与事业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经费预算是事业部门资产形成的主渠道,事业部门资产的日常运转和价值补偿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决定着事业部门资产配置的公平性和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资产存量是核定事业部门预算的重要基础,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预算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准确掌握事业部门资产存量,建立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结合事业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才能科学编制事业部门资产预算。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向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清查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数据资料,有利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合理配置事业部门国有资产。要...  相似文献   

5.
预算外经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是一种新思路。必须明确预算外经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内涵、作用和存在的现实困难。目前,推进预算外经费实行差额预算管理,要分类管控预算外创收活动,精确预测预算外经费收入,科学编制预算外差额预算,积极推行预算外成本核算,动态跟踪预算外预算执行。  相似文献   

6.
战储物资维护保养费是我军新增预算科目,其实际运行时间不长。目前,海军战储物资维护保养经费在管理上还存在缺口较大、支出界定不够明晰、预算可操作性不强、指标下达较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海军战储物资维护保养经费运行机制、科学测算经费指标、合理界定经费开支项目、严格经费预算管控、确保战储维护保养项目的审价质量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部队预算管理现状。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皇粮”使用效益、促进部队长远建设出发,提出了“明晰主体、界定属性、分类编制、各自平衡”的分类预算法改革思路。即:将单位年度预算根据经费属性区分为维持性经费预算和发展性经费预算两部分。维持性经费预算根据标准经费采用增量法编制,主要维持部队日常运转;发展性经费预算根据上级安排的专项建设发展性经费及本级家底采用零基法编制,主要保障增强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长远发展的任务和项目。这一改革方法在全面总结我军预算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外军的有益做法,适应了军队吃“皇粮”的发展趋势,符合部队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行财务联勤保障。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探讨了如何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理顺“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科学划定军队事业部门财务管理的责权利边界,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夯实事业部门财务管理的基础等问题,提出了推进经费供应标准化、突出预算管理龙头作用、完善资金集中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妍 《国防》2012,(11):19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装备财务工作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为加强装备经费管理,发挥装备经费使用效益,保证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在实践中发现,装备经费的管理方法还不够完善,迫切需要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保障之路.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严格落实装备经费预算管理.加强装备经费管理,抓好预算是前提.应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预算决策科学化.为保证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内容完整、项目具体的原则,科学筹划装备经费的投向投量.二是预算执行严格化.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不打折扣完成.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预算,督促所属人员依照装备预算编制情况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军队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应坚持积极稳妥、政策连贯、完善配套的原则,紧密结合部队实际,多法并举,综合施策。要强化规划计划牵引,加快经费标准化进程,完善重大项目决策论证制度,加大事业经费调控,集中财力收支渠道,健全预算执行监管,强化预算监督考评,努力推进军费预算法制化、决策科学化、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现行预算绩效管控与会计核算、考评结合不好的症结主要是,预算监督环节没有建立领导问责制、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多部门多科目分散核算、事业经费会计核算与预算绩效管控脱节。实现预算绩效管控与会计核算、考评的有机结合,从管理层面讲,应构建科学的预算绩效考评制度和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问责制度;从业务方面说,要调整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完善行政消耗性经费会计账簿和报表的编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经费标准低的情况下,要保证仓库工作的正常运转,只有在标准经费管理上做好文章。为此,各级党委要转变思想观念,狠抓工作落实,从强化理财上找出路;严格预算约束,充分发挥经费的最佳效益;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节约开支搞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加快预算法规制度建设 1.落实预算论证制度。主要是对预算安排的论证,通过计算、比较、检查、分析,考察预算安排的正确程度。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广泛论证, 科学立项,使每个项目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应对拟立项目进行论证, 搞清拟立项目的规模、质量标准、所需经费及其他制约因素,做到既重军事效益也讲经济效益。应利用现代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的决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过程中,对现代信息化战争不再以人员数量取胜要求的体现。"三个没有变"历史方位下,通过科学的制度推进规模调整、结构优化与体系转型,同样有利于集中资源,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在国防经费仍然有限的条件下,军费绩效管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战略性问题。军队将推开的事业经费绩效管理,能够使军费的规模、结构与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先建立现代国防预算制度,才能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运用"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军队基本建设费超支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是由于建设项目经费安排不充分、预算编制不准确、费用控制不到位、决算编报不真实。要进一步提高基本建设费使用效益,必须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经费,科学编制预算,有效控制项目费用,准确编报决算,加强组织审核工作和基本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论述改革完善军队预算科目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接军兵种分类的预算科目新体系,设计了在事业经费和装备经费款级科目下增设“行政消耗性”项级科目和建议科学设置生活待遇费类科目、设置使用公务费类科目、合理调整设置装备经费科目、细化“作战费”款级科目等。  相似文献   

17.
提高预算审计质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要紧紧抓住分项预算进行审计。分项预算审计应注重考核其事业任务的经费来源的真实性,开支范围的合规性与事业成果的效益性、效果性。特别要注重分项事业任务的经费保障上,其投向是否符合开支范围,是否有利于事业建设。要坚决杜绝将事业费用于接待或盲目消费,重复建设,并且设法减少非事业性开支。做到既  相似文献   

18.
当前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和要求,做好新时期经费管理工作,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紧密围绕“保障有力”总要求;坚决贯彻“一保战备、二保生活”的原则,突出抓好军事斗争准备经费供应保障和标准经费管理两方面的和谐运行;克服预算管理软、难点经费超与使用效益低的倾向;强化统管意识、标准意识、法规意识、人才意识,全力保障各项事业建设和部队全面发展,实现事业建设和经费管理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我军预算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着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分离、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离、经费投入与事业成果分离、制度改革与实施机制分离的问题。建立制度化的中长期预算框架、完善重大开支项目决策机制、建立军队预算执行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继续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必须不断增强预算就是法规的意识,必须将预算编制从后勤财务部门中分离出来,必须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效费分析、排序,必须改革预算年度,并与建设计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同步、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