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某型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故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坦克炮炮闩的常见故障和失效形式,建立了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的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和动力仿真。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对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的典型故障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分析炮闩故障机理、改进炮闩结构和提高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可靠性试验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在炮闩可靠性评估中引入激发的机制,对失效机理为疲劳失效的闩体挡杆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基于ADAMS建立了炮闩的虚拟样机,模拟挡杆实际工作状态,分析得到了在正常工况和强化试验条件下挡杆受力载荷谱。在Patran中对挡杆进行"准静态"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静态应力分布。依据载荷谱和应力分布,在Fatigue中计算得到了挡杆的疲劳寿命。试验表明强化试验技术可行,有利于缩减可靠性试验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125mm坦克炮炮闩抽筒装置故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25 mm坦克炮炮闩抽筒装置的常见故障和失效模式,建立了125mm坦克炮炮闩抽筒装置上抽筒子的三维数字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对抽筒装置的典型故障机理和易损部位的损坏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损坏的原因和改良方法;为研究抽筒装置的故障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改进炮闩抽筒装置结构、提高其可靠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火炮射击时的炮口振动是影响火炮射击密集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某车载速射迫击炮采用炮闩浮动式自动机构来实现连发射击,为研究该炮连发射击时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考虑悬挂和轮胎参数的全炮动力学模型。利用ADAMS中的函数以及传感器功能,实现了炮闩浮动式自动机构连发时炮膛合力的准确施加,分析了连发射击时的炮口振动特性。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对采用浮动式自动机构,前冲定点击发的武器均适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炮闩浮动前冲击发过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炮口振动特性与实验相符。为该武器系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型迫榴炮炮闩为研究对象,基于Pro/E软件和ADAMS软件建立了炮闩虚拟样机。为了逼真地再现炮闩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复进过程中作用于后坐部分的驱动力模型、炮闩工作过程中的碰撞力和弹簧力模型。对炮闩的运动学特性以及碰撞过程开闩板与曲柄间的碰撞力、关闭杠杆滑轮与支筒间的碰撞力、关闩簧力和抽筒子压栓簧力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炮闩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对比,验证了虚拟样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某型车载速射迫击炮自动机的典型故障,利用SOLIDWORKS建立该自动机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生成弹壳的柔性模态中性文件,导入ADAMS中建立其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分析获得连发射击条件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所建虚拟样机的可信性,利用ABAQUS分析了炮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应变,进而联合ADAMS进行了该自动机的典型故障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炮闩温度低于160℃时,该自动机动作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尚可击发,当炮闩温度高于160℃时,自动机动作受到较大影响,温度达到200℃时甚至无法正常击发,仿真结果为后续自动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机载吊舱故障频发,可靠性低以及传统可靠性试验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采用了可靠性强化试验对某型机载吊舱关键模块进行试验研究。阐述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技术、方法和试验过程,给出了强化试验的应力剖面和试验结果。通过强化试验,迅速激发了产品的潜在故障,通过对测试结果初步分析得出了故障原因,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缩短了试验时间,减少了试验费用,验证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金属类MEMS机构可靠性水平较低且没有标准化的可靠性试验方法的现状,提出将强化试验方法引入金属类MEMS机构的可靠性研究中.确定强化试验的内容为温度循环、随机振动和冲击试验,并分别设计试验剖面.选取MEMS惯性开关作为典型器件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靠性试验能够有效激发MEMS机构的潜在缺陷,温度应力易引起MEMS器件层间产生疲劳效应,而振动和冲击应力则易引发器件结构性损坏;环境应力对MEMS机构具有疲劳累积效应,经历较多试验类型的样本较经历较少试验类型的样本更容易失效;惯性开关的主要失效模式是分层和变形,这2种失效模式在金属类MEMS机构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以试验中某转管武器炮闩小闭锁齿出现疲劳断裂为依据,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可能造成疲劳破坏的力源是小闭锁齿承受的切向力和径向力。通过理论计算,炮闩在开闭锁时高速旋转形成的离心力(属径向力)较小,忽略不计,故切向力和径向力只能是炮闩在供输弹过程中与弹碰撞产生。基于ADAMS建立供输弹系统动力学仿真样机,得到切向力和径向力的载荷谱,基于ABAQUS仿真得到闭锁齿的静强度结果,同时建立45Cr Ni Mo VA材料的S-N疲劳寿命曲线,最后由Designlife进行协同仿真预测了小闭锁齿的疲劳寿命,该协同仿真技术对工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某型自行火炮炮身的研究中,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建立了炮身虚拟样机模型,完成了后坐复进和自动开闩以及抽筒的动作仿真.通过动力学分析获得了全装药射击条件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虚拟样机是可信的,并重点对自动开闩以及抽筒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疲劳寿命以及可靠性分析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可靠性强化试验中全轴随机振动试验的通用夹具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全轴随机振动环境多轴非比例加载、非高斯幅值分布、宽频带等特性的全新夹具设计要求,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夹具设计的一般原则,最后设计实现了一种可靠性强化试验通用夹具,并对该夹具进行了测试验证.全轴随机振动试验的夹具设计是可靠性强化试验在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该文的研究可以为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推广应用提供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可靠性强化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可靠性强化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概念 ,并进一步综述强化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后对强化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理论的武器系统可靠性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器系统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传统的可靠性计算方法是基于概率论的,其失效概率通常应根据第一手的数据。然而,实际上不可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一般是依靠专家的经验来判断估计,这类判断通常与模糊性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可靠性理论和模糊数学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一套计算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的模糊可靠度的计算公式。应用模糊数对武器装备系统单元可靠性予以模糊评价,并采用模糊可靠性计算模型,对武器系统可靠性进行模糊分析和计算。通过对一高炮武器系统的应用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某型导弹发射仪主要是用于发射舰载新型反舰导弹的保障设备,对其工作性能可靠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正常使用,所以系统的高可靠性是该导弹发射仪设计的首要指标之一.在对某型导弹发射仪进行可靠性设计时,经过对系统构成要素的分析,在充分论证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运用可靠性的估计相关理论和数学理论,建立了某导弹发射仪的可靠性模型,运用Bayes方法进行了可靠性评定,计算表明该系统的可靠性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对实际系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与评定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炮闩闩体击针孔强度仿真计算与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击针和闩体的装配结构关系入手,在闩体击针室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闩体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击针室两个不同部位受力时闩体击针孔处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从而提出解决闩体镜面击针孔产生凸出或裂纹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鱼雷加速可靠性试验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传统模拟试验越来越难以发现其潜在缺陷,从而难以提高鱼雷武器可靠性和质量水平。加速可靠性试验体系一改传统试验做法,可使鱼雷产品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主要对加速试验体系中ALT、HALT、HASS试验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论及其在鱼雷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软件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SCM)软件的可靠性是影响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以80C51单片机系统一个C51应用为例,针对单片机软件测试的特点,提出了单片机软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Virtual.LabMotion为平台,建立同步器同步过程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对不同换挡力下的同步时间和同步后车速进行了研究。以摩擦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摩擦磨损实验,预测同步器的磨损寿命,为同步器的优化设计和提高传动系统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民用飞机运行可靠性研究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根据现有的型号设计、研制和在役飞机的具体情况,阐述了民用飞机运行可靠性研究需求。通过梳理民用飞机运行可靠性理论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现状,从运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运行可靠性分析方法、运行可靠性预测反馈技术、运行可靠性的优化设计、优化维修任务、运行可靠性综合管理平台六个方面,详细阐述民用飞机运行可靠性研究现状及面临问题,展望了民用飞机运行可靠性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