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人才,是治军强军之本。江泽民同志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质,关键在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他对人才建设极为关注,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才战略思想。各级必须以这一战略思想为指针,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我军的统帅,着眼于新世纪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构建我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工程,是摆在全军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构建我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林荣华 《华北民兵》2005,(12):41-41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新军事变革,提高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关键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不断加快人才建设的步伐,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军迈向新世纪的重要时期,江泽民作出了“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的重要论述。人才兴军是江泽民对我军建设进行深入思考以后提出的重要思想,它与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勤俭建军等论述相结合,构成了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是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总政治部颁发施行的《军人道德规范》,是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军性质和特点的军人道德规范”的指示制定的。这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进一步加强我军道德建设,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肩负起“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军校建设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 ,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加强军队院校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军队院校建设 ,培养大批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这一重大决策 ,既进一步明确了院校教育在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也指明了我军院校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一、按照我军跨越式发展对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 ,院校必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更新育才观念江泽民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 ,培养大批高素质军事人才 ,是中国特色的军…  相似文献   

7.
刘成军 《政工学刊》2005,(11):54-55
科技兴军,人才为本。培养高素质新型科技人才是军委新时期的重要军事战略方针,是“打得赢、不变质”的奠基工程,也是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军事变革突飞猛进的今天,作为技术密集的科研单位,要积极顺应军事变革的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认识上要有新起点,切实解决培养人才中紧迫感不强的问题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兴业之源,强军之本。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未来的仗能不能打赢,军队会不会变,关键是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话。”要打好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未来战争,人…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关键因素。当前做好部队人才培养工作,核心是要坚持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统领,在工作指导上需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军委江泽民主席多次指出:“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他还强调,必须下大气力抓好人才战略工程,重点抓好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的建设。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在迎接世界军事革命挑战的同时,能否圆满完成军委交给的神圣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必须以江主席重要指示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紧迫地而不是松懈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双重历史任务”,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王相坤  陈文君  张琦 《国防》2004,(6):61-61
“坚持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和“军队院校要更好地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中的主渠道和基地作用”,提高军事人才的培训水平,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担负预备役师、团领导干部培训任务的预备役军官训练团,贯彻江泽民这一重要思想,就是要改变“关门培养”的模式,充分利用军地教育资源,提高预备役军官训练团的教学水平,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预备役军事人才。一是建立“客座教授”制度。即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协调军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领率机关,有重点地…  相似文献   

1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既是马克思主义建设未来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也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又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为征集高素质兵员 ,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 ,官兵经过军队这个大学校的锻炼和培养 ,转业复员后又会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承 ,形成良性循环。人才是兴军之本。科学技术的进步 ,武器装备的更新 ,战争形态的变化 ,从多方面对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强调 :“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闻鼙鼓则思良将。”在新军事革命波涛汹涌、信息化战争一日日临近的今天,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坚定地走人才强军之路,是国防后备力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民兵改革的迫切呼唤。 近年来,天津在城市民兵改革中,遵循军委江主席提出的“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着现代人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军队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车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军委江主席在参加第十届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深刻指出:“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变革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了人才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贯彻这—指示精神,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先行,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笔者以为,加强新形势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应确立这样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江主席一再强调,人才是兴军之本,必须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来抓。军队院校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必须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强调指出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江主席的一贯治军思想,深刻阐明了高素质军事人才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加强高素质军事人才苗子的选拔。选拔人才必须着眼于军事人才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贾二军 《国防》2004,(10):24-25
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掌握新的武器装备,无法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也就不可能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交通运输保障需要,培养高素质新型交通战备人才,是加强交通战备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加速培养高素质交通战备人才的重要性军队建设,人才为本。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战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战争形态。近期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突显了人才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时代,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  相似文献   

19.
陈玉田 《华北民兵》2004,(10):12-12,15
江主席明确指出:“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人才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我们开展岗位成才活动,必须始终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把培养造就大批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当务之急,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兴军之本,也是制胜之本。建设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必须以十六大精神和江主席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打赢高技术战争为坐标,以强敌对抗为参照。确立“人才先行”的思想,发挥军队院校和国民教育人才培养优势,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性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