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伟 《国防》2003,(9):57-57
挂钩训练作为预备役部队特有的组训方式,因其在提高训练层次和质量、缩小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实现与现役部队同步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正越来越多地被预备役部队广泛采用.为保证挂钩训练健康、顺利地开展,使之真正成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跃升的"催化剂"、"倍增器",在组织挂钩训练时,应注重把握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2.
杨学友  朱明  谢元锐 《国防》2005,(9):48-49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是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层次和质量、缩小与现役部队训练差距,实现预备役与现役部队一体化联战联训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挂钩训练,对推动预备役部队整体训练水平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挂钩训练有效机制挂钩训练涉及到挂训双方多个单位、多个层次和多个环节,且挂训双方没有隶属关系,组织协调比较复杂,训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为此,挂训双方应建立和完善训练的组织领导、监督考评等运行机制,加强调控和指导,确保挂钩训练健康、有效、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联合训练是部队实现能打胜仗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基本路径.从我军与后备力量基本建设和军事训练现状看,必须从解决好"纳入不够""合不上拍""实不起来"三个问题入手,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组建预备役部队好”。这是邓小平1982年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英明决策。1983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一些预备役部队。目前。预备役部队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规模,建设发展应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提高部队建设的质量为重点。但我们又必须看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也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步进行,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现有的预备役部队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刀  相似文献   

5.
周传武  贾利 《国防》2012,(12):82-82
近年来,山东某陆军预备役高炮师党委牢固树立主题主线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总部、军区关于联训联演的指示精神,以参加"前卫"、"联合"系列演练为契机,针对"联训对象多元性、内容体系差异性、保障需求多样性"的实际,充分共享现役部队训练资源优势,突出首长机关、分队军官、专业技术骨干和战斗支援保障分队训练,采取对口带训、挂职培训、聘请帮训、协同演练的形式,重点抓好军官编组作业、战术作业、要素演练、指挥所演习和部队联合实兵演习,精心筹划设计,持续探索实践,认真抓好落实,有效提高了部队训练的层次质量和联战联保能力,为扎实推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广浩  王立佳  柳明辉 《国防》2011,(12):54-55
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责任,抓好冬季军事训练是驻寒区部队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军地双方要合力联动抓好预备役部队冬季军事训练。军地合力筹划部署。加强军地双重领导,贯彻"向训练质量聚焦"的  相似文献   

7.
彭育兴  赵炤 《国防科技》2016,37(6):117-121
本文从科研试验部队训练体系的基本组成及其特点入手,研究科研试验部队训练较之全军部队作战训练的异同及其特殊规律,分析试验任务训练在科研试验部队训练体系中的发展定位及其作用,以及现行试训模式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任务、科研、培训"三线一体化"的试验任务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8.
冒希尧  刘晓杰 《国防》2013,(10):23-24
组织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有利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必须反复研究探索,使其深化发展。科学设计课题内容。训练内容作为军事训练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和主导着军事训练的成效。组织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应紧密结合部队担负的任务和打仗需求科学筹划设计训练内容,确保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一)突出作战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9.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行动,对公安现役部队官兵的体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从公安现役部队执行的多种作战任务角度出发,就公安现役部队体能训练的内容、原则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冒希尧  刘晓杰 《国防》2012,(12):35-35
开展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有助于提升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能力,提高现役部队的指挥效能,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应作为我军训练的常态化模式.当前,受训练体制、装备编制及保障机制等因素制约,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合训练尚处于低级阶段,需要从多个方面下功夫提高其层次水平. 注重整合资源,创新手段,确保"联得深".全面拓宽训练资源双向转化、一体利用的途径,科学运用"联"的方式和手段,不断解决联训中的倾向性问题,提高联训质量与效益.一是在帮带式训练中务实基础.充分发挥现役部队场地设施、装备器材以及教学组训力量等优势,以预备役部队到现役部队参加各类专业集训和培训活动为主施训,具体可采用对口跟训、聘请帮训、挂职培训、观摩见学等联训方式.  相似文献   

11.
围绕解决当前制约集团军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实战化训练水平提升的矛盾问题,着力在浓厚实战化训练氛围、设置实战化训练内容、创新实战化训练方式、创设实战化训练环境、健全实战化训练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具体对策措施,并充分发挥战法创新引领、"考比拉"促进、人才培养支撑和作风建设保证的作用,深入推进集团军部队军事训练向实战靠拢,提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永大 《国防》2012,(1):40-42
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普遍存在政治教育难落实、管理工作难经常、编组质量难提高、军事训练难训实、保障资源难整合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新形势下,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战略思想,立足实际、把握关键,发挥优势、改革创新,紧紧扭住关键环节下功夫,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初华好  展恩胜 《国防》2010,(8):56-57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是提高我军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几年来我军军事训练实践的一个重要形式。然而,由于省军区系统与作战部队没有领导体制上的隶属关系等诸多原因,当前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存在着制度不规范、协调不得力、考评难落实,以及强度难统一、难度难一致、内容难匹配等诸多问题。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岳胜军  郭大为 《国防》2014,(7):57-58
正仗在一起打,兵就要在一起练。开展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挂钩带训,既是解决当前预备役部队组训力量不足、专业骨干缺乏、训保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促进现役与预备役两支力量有机结合和整体遂行任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挂钩带训头绪多、涉及面广的实际出发,科学筹划、灵活组织、突出重点、严格考评,最大限度地整合共享训练资源,努力使其成为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相似文献   

15.
郑黎 《国防》2014,(2):49-50
"能打仗、打胜仗",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部队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军队使命职责和根本价值所在。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役部队一样随时要准备打仗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建设部队,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牵引部队建设的"龙头",作为衡量部队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不断提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张年进  朱云忠 《国防》2002,(1):13-14
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是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因装备、场地、人才等因素限制而造成部分课目训练落实难、层次低等问题的一种有效训练形式,它对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大凤 《国防》2007,(1):44-45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训练是平时部队的中心工作.新世纪新阶段,要着眼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使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积极探索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新路子,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训练是战斗力建设的基本途径.预备役部队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区是国家军事战略区的领导指挥机关,在加强部队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斗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军区必须着眼提高战区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积极适应军事变革发展形势,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筹划与指导,努力推进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连善  徐闰庆 《国防》2002,(7):32-32
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是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基本模式。这一特定的模式,决定了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应将预备役部队纳入军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与现役部队的接轨,实现与现役部队同步协调发展,以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预备役部队在总体力量上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  相似文献   

20.
吴建初 《国防》2012,(6):30-31
当前,由于编制体制、武器装备等原因,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水平一直在低层次徘徊,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训练质量和战斗力水平.要通过组织预备役部队和现役部队联训联演,缩短预备役部队训练周期,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层次、质量、水平.这是推进我军创新训练模式、提高整体战斗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