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整组期间发现,在建有预备役部队的县(市),一些乡、镇武装部将民兵和预备役兵员混编在一起。即同一个人,在民兵花名册上是民兵,而在预编兵员花名册上又是预备役士兵,上级人武部门统计民兵实力时,将其作为民兵统计,而预备役部队统计实力时,又被统计为预备役兵员实力。这样重编不妥。其一,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的性质任务不尽相同。民兵是群众性的武装组织,战时主要是为部队输  相似文献   

2.
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大头戏”是预备役士兵,只要发挥好预任军官在兵员管理中的“纽带”作用,便牵住了预备役部队兵员管理的“牛鼻子”。针对预备役部队大部分兵员分布广、人员流动大、企业管理与预备役部队对兵员的管理发生冲突等问题,结合笔者在野战部队抓兵员管理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崔仁舰 《国防》2006,(4):82-82
预备役军兵种部队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的主体,专业性要求高。但是,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预备役军兵种部队的专业对口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军兵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专业对口率。一、抓征兵,搞好专业对口兵员储备。预备役军兵种部队的兵员主要来自复退军人,复退军人的专业对口率是制约预备役军兵种部队专业对口率的关键因  相似文献   

4.
提高预备役部队预编兵员退伍军人比例、专业对口率和党(团)员比例是确保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增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现实难题。实践中我们感到,必须紧紧积极适应部队转型和"双应"任务需要,努力在提高预编兵员"三率"上下功夫,才能实现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质量的稳步跃升。  相似文献   

5.
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存在编制不合理、动员体制不健全、训练困难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如把在校大学生纳入预备役兵员体制,将会成为解决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兵员不能相对稳定,大出大进,是直接影响预备役部队整体素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比例太大,不注意年龄结构,基层干部一味追求便于活动和管理,而降低了兵员条件。因此,控制新兵编人比例,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严格兵员条件势在必行。必须改变兵员调整,年年搞,年年调的作法,采取周期  相似文献   

7.
预编士兵是预备役部队的基础,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强弱。因此,要建设战斗力较强的预备役部队,就必须严把兵员素质关。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预备役部队预编兵员中,有较好军事基础素质和较高科技素质的兵员还不多,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整体素质。要改变这种状况,在选编兵员时,应在确保政治、身体合格,年龄合法的前提下,一定要坚持科技素质和军事素质标准。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8.
预备役部队组建起来以后,怎样巩固提高?通过对某预备役师一年来工作情况的调查,我体会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坚持抓好组织建设,保证兵员满员,干部齐全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组建起来以后,干部和兵员仍然要回到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这种高度分散的状态,使人员的变动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我所调查的这个预备役师在组建后的半年多内,战  相似文献   

9.
郭应斌 《国防》2005,(4):26-28
组织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早在196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时,就强调要把“组织落实”摆到第一位。民兵组织整顿和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是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基本手段,也是一项例行性工作。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民兵组织整顿、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要求有别。当前,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进入实质性阶段,从而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组织建设作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地位、作用也就更加突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整顿民兵组织,调整预备役部队兵…  相似文献   

10.
预备役团与县武装部不那么顺畅,许多工作准以协调,原因何在?应该怎样解决?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感到主要有以下四个具体问题。一、预编兵员管理上的“一头沉”。按照总部的有关规定,预备役兵员的登记、储存、预编、动员等工作是人武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但现在的实际状况是,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地方,预备役部队的兵员动员工作是由部队自身来做。预备役团  相似文献   

11.
杨登银 《国防》2005,(2):55-56
当前,预备役部队在编组布局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于集中的多,相对分散的少”。在经济、文化、交通和通信较为发达的当今社会,编组布局过于集中,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诸如负担极不均衡、兵员存在交叉重叠、兵员素质难以保证等,既影响地方经济建设,也不利于部队建设。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编成结构,完善体制编制,科学调整布局,着力提高部队的“两个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编组(组织调整)入手,不断优化兵员结构是提高兵员素质的重要环节,是通过非训练手段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方法。如何从编组入手不断优化兵员结构呢?我认为,通过年度组织整顿不断增加退伍转业军人成份,提高其在预备役部队中的比例是优化兵员结构,通过非训练手段提高预备役部队素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程佐胜  徐赞军  曾宇 《国防》2012,(11):27-28
(一)要结合国情军情拓展职能任务.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预备役部队应战应急和参建参治的职能任务,还可以考虑把我军新兵基础训练的职能任务赋予预备役部队,这可以说是预备役部队现有职能任务的补充和拓展,符合国情军情.一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形成一条常备军和后备力量之间的"兵员流动链",既有利于密切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的关系,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也有利于预备役部队自身提高训练水平和战备意识.二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将长期以来现役部队兵员"先征后训"模式变为"先训后征",有利于现役部队集中精力进一步加强战斗力建设.三是预备役部队承担现役部队新兵入伍训练任务,可以消除现役部队"老兵复退、新兵补入"的"空挡期"(通过科学安排新兵征、训、退、补时间实现),使现役部队始终齐装满员,随时可以整建制遂行任务.  相似文献   

14.
龙义和 《国防》2008,(3):47-49
组织建设是民兵预备役工作"三落实"的基础工程。民兵组织整顿和预备役部队兵员调整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必须注意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15.
葛永宏  周晓东 《国防》2002,(12):37-38
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以下简称‘军兵种部队动员预编工作”),是战时实施兵员快速动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当前,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加大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的力度,认真抓好落实,以确保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 一、扎实打牢预编预备役人员的质且基础 动员预编工作质量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战争要求军队必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而具备这种能力的最基本条件是部队必须是高度集中、齐装满员、官兵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实体。预备役部队平时寓兵于民,高度分散,与上述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反差。因此,提高预备兵员的快速集结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如何使预备役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部队的收拢集结,我们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四  相似文献   

17.
一、兵员结构要对口。现在,我军专业技术兵的比例已上升到部队兵员的主导地位。民兵、预备役必须与部队专业技术兵对口,认真调整好兵员结构:一是根据战时组、扩建部队所需要的各种兵员数量,由总部、军区制定具体发展规划,并将专业技术兵员数量落实到基层;二是抓好退伍军人的登记统  相似文献   

18.
翟英峰 《国防》2013,(12):44-44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样,根本职能任务都是练兵打仗。战时,预备役部队或为现役部队成建制补充兵员、或直接遂行支援保障任务。与担负作战任务相适应,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应着重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单位)布局和人员选配耍科学合理。遵循"便于工作、便于管理、便于快速动员、便于遂行任务"和"思想素质好的优先、复转退军人优先、文化程度高的优先、专业对口的优先、科技人员优先"原则,重点向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调整编组,向经济条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军后备兵员动员,尤其是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理念、手段、对象、目标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成为世界后备兵员动员领域的领跑者。但我们也要通过表面看透本质,以辨证的态度对待美军预备役部队动员。  相似文献   

20.
预备役部队兵员高度分散、兵员成份复杂、隶属关系多层次,这就要求训练中的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军队与地方、横向与纵向、机关部门之间的合力,形成立体工作网络,才能克服军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