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正"没有上万次的准确包伞,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开伞。"这是老魏工作多年总结的经验心得,也是他带教业务时的口头禅。沈空某飞院五旅救生装具室班长魏学东,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魏。老魏从1999年开始负责包伞工作,当初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包就是15年。如今,他在单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专业大拿。"没有上万次的准确包伞,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开伞"。这是老魏工作多年总结的经验心得,也是他带教业务时的口头禅。老魏说,包伞是项技术活,想练好没有捷径,  相似文献   

2.
老兵大熊     
开铲车的,是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大熊"的三级军士长,叫熊应春。大熊算不上高大,只有一米七二的个头,中等偏瘦的身板,黑黑的脸庞时常带着憨憨的笑容。也不知"大熊"这个绰号是怎么得来的,说跟姓氏有关吧,似乎也不全是;可如果你跟他有过交流,你就会发现,"大熊"这个绰号,能让你从心底里产生一股浓浓的亲切感。  相似文献   

3.
老魏是单位一名四级军士长,由于他的资格老、业务精,又加上肩膀扛着"双粗拐",所以大家见面都喊他"老班长"或老魏。难怪才30出头的他总是抱怨说:"本来不老,让大家伙整天这么喊,也给喊老了。"那么老魏到底老不老呢,还是让我们从故事中寻找谜底吧!老魏是1997年的兵,山东人。在新兵下连后的集训期间就因军事素质过硬、作风严谨,外加山东大汉的高大威猛被军务参谋点了"将","这么英姿飒爽的小伙子不到警勤班,实在是屈才"。就这样老魏一步跨人  相似文献   

4.
"飞机维护上不敢唱‘黑脸’,故障隐患就会对我们下‘黑手’。"这是吴成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敢唱"黑脸"、敢说"硬话",在大队可是出了名的。上士吴成生,在济空某团机务大队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别看他职务不高、块头不大、学历亦不占优,但1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1次"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的荣誉,令战友刮目相看。由于他善当黑马、敢唱黑脸,加之皮肤黝黑,大家给他起了个"三黑"机械师的绰号。谈及绰号,他总会嘿嘿一笑:"难得大家这么抬举我,我一定一‘黑’到底。"  相似文献   

5.
正"血火里诞生,风雨中长成,战歌中走来中国民兵……"唱着这支中国民兵之歌,穿着迷彩服,21岁的王华光荣地成为一名兵团民兵。在领导检阅这支队伍时,他自豪地喊出:我是应急连二排五班的一名民兵。他喊得底气十足,因为他庆幸自己成为一名兵团民兵,因为这一称呼赋予了他新的使命和责任,因为这支队伍有着光荣的传统和优良作风。回顾历程,多少兵团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边疆稳定和经济繁荣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毕鸿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绰号"毕姥爷"。说起我们这个"毕姥爷",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儿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的队形就乱了。排在最后一名的"老毕"因用力过猛,左胳膊脱臼了,疼得他就地直打滚。我们那平时特别严厉的班长这时乱了阵  相似文献   

7.
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了解和评价一个干部时 ,应注意群众有没有给他起什么“绰号”。对有绰号的干部 ,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凡是“绰号”不雅甚至难听的干部 ,其品行是值得深究的。如原辽宁省沈阳市财政局局长李经芳 ,穿着讲究 ,经常喷洒法国高级香水 ,香味之浓让人在十几米之外就能闻到 ,群众称他是“花花公子”。他最近因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被判处有期徒刑 2 0年。原江苏省宝应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刘克明 ,群众送的绰号是“刘大胆”。他“色胆包天” ,不但自己带头嫖娼 ,还想出了扭亏靠“淫”的歪点子…  相似文献   

8.
2001年年初的时候,郭德祥已经是农二师三十二团团长,成了一方威风凛凛的"地主"。但是,他在我的心里始终是一个谦和诚实、没有半点"官味儿"的老朋友。朋友感情是需要时间考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农二师首届青干班,我们两个都是班里的学员,那时,他不善言语,给人一种诚恳扎实、聪慧精明的印象。正是这个特点,使他很快从一个连队的连长,当上了团场生产科科长、副团长、团长,成了青干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后来,我又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年轻稚嫩的痕迹,成了一位成熟老练的团场领导了。他一听说我要采访他,并准备在报纸上"弄上一篇"的时候,他连连摆手说:"千万千万不要这样,那可是折腾我哩,不行,不行!"郭德祥就是这么一个人,对自己准备干的工作或者已经干出的成绩,从不声张,他说:"成绩不用说,就在那里摆着,缺点不用瞒,都在职工心里装着。"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又碰到了他,我细细一看,  相似文献   

9.
好样的小孟     
农七师供电公司高泉供电班班长孟献民有许多少数民族朋友,他和他们之间都以兄弟姊妹相称,维吾尔族群众叫他"阿哥乎哥",哈萨克族兄弟叫他"巴屋仁",蒙古族大姐喊他"安德"。小孟说,我们之间的情谊,是用14年的时间凝聚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如果没有韩略村伏击战,会不会有电视连续剧《亮剑》?作者都梁没有正面回答。但他说他反复研究过六师前身部队三八六旅十六团的战史,王近山指挥的韩略村伏击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0年10月10日,我们一行来到韩略村,见到了当年的战斗遗址,见到了后人立的纪念碑,见到了当年配合八路军作战的民兵。当地一位80多岁的老民兵说:"洪洞县是老游击区,听说八路军要在这儿揍鬼子,民兵、妇救会很快动员起来配合部队作战。天一黑,我们就封锁了道路,切断了韩略村和外界的联系,我那时  相似文献   

11.
正只见"刘大嘴"也是一愣,然后突然来了一句:"因为‘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61906部队有一个独立营。独立营的官兵可不简单,个个威武勇猛,武艺非凡,其中的佼佼者更是不得不提,他就是一连一站代理站长刘豪杰,人送绰号"刘大嘴"!初见刘豪杰,你肯定会说,"哇,他还真是个大嘴巴呀!"如果只是这样想,未免这个绰号也太没品位了。诚然,嘴巴大是一方而,但更为重要的是,刘豪杰是我们营的多面于,品行高尚、业务精通、素质全面,绝对称得上是复合型人才。不过,最叫人称绝的还是他那张嘴!多么复杂的操作原理他都能用最通俗的语言给战士  相似文献   

12.
护林员通常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寂寞,一种是对着树儿唱歌。老兵邝先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着满山的树唱歌,一唱10年。3月20日,我们有幸跟随广东边防七支队五中队第11年老兵邝先煌巡山、护林。一大早,邝先煌便踏上他走了10年的巡山护林路。同行的还有5名战士。老兵很憨厚,他让我们喊他老邝,说这样亲切,群众和战友都这样喊他。有人这么计算过,老邝一天巡山两次,一次至少15公里,一天30公里,一年按300天算至少都有9000公里,10年就是9  相似文献   

13.
雏鸟初鸣 约翰·兰德尔·丹尼尔(John Randall Daniel),绰号"鲍伯·巴哈姆",他是英国皇家空军在二战中飞双发战斗机的头号王牌,在整个英联邦国家空军部队的飞行员中,他以击落敌机29架的战绩名列第五,另外还有至少击伤6梨敌机的记录。他也是  相似文献   

14.
过年了     
"过——年——了——"这几年,每逢新春佳节,常听到大人孩子拖着长音喊。喊声中透着亢奋、高兴儿;后音高高地向上走。我们有理由相信,兵团的广大职工群众必是这样喊的,因为,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令人振奋,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兵团的广大职工群众必是这样喊的,因为,新世纪的第二年,兵团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主要指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棉花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发展壮大兵团"的口号正在变为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兵团的广大职工群众必是这样喊的,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两用地"政策的落实,职工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有很多农牧团场职均收入超过  相似文献   

15.
《刘华清回忆录》在祖国55周年国庆之际由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我们尊敬的老首长今年已经89周岁了。他在从中央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并没有完全休息,而是认真地回顾缅怀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对他的教育培养,回忆思考着许多老同志和他一起为了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浴血战斗又为祖国建设而奉献终生的往事,花了四、五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回忆录》。当我捧读《回忆录》时,看到了一位老红军参加革命、战斗和为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16.
开 展科技练兵活动应着眼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 ,联系本部队肩负的使命任务 ,叫响“科技大练兵 ,一切为打赢”的口号 ,兴起学习高科技、掌握高科技、运用高科技热潮 ,有力地推动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但在科技练兵活动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禁忌和克服。一忌真喊不真练。开展科技练兵 ,把重点放在营造舆论氛围上 ,口号喊得震天响 ,但不见实际行动 ,满足于会开了、动员搞了、口号喊了、文件发了 ,把科技练兵活动的开始当成终结。科技练兵重在练字、贵在练字 ,喊响口号是为了营造科技练兵的氛围 ,激发和调动官兵的练兵积极性。只有…  相似文献   

17.
沈空高炮某旅油机员赵小辉班长最近又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成了全旅的名人,人送绰号"油机大拿"。轰隆、轰隆、轰隆,油机竟然三次打不着火,难道……胸中的一股急火猛地涌上胸口,汗水顿时浸湿了赵小辉后背,因为他知道再过一会儿火炮将与雷达联动,万一这关键时刻油机趴窝怎么办?他不敢也没有时间再继续想下去,脑子里如快进电影一般闪现的是油机不发火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去年5月,某单位安装的新型高压电缆出现故障,连续检修多天也没能找到"病因",于是请来"电大拿"沈燕明"救急"。提起第二炮兵某部阵管连的沈燕明,官兵几乎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大家对这个三级军士长充满了敬意。为何?有数字见证。在18年的军旅生涯中,负责数条坑道用电线路维护的沈燕明,平均每年要在深山里查线十余次,徒步行走近千公里,先后排除各类故障百余起。为此,官兵送给他一个绰号——"电大拿"。去年冬天,驻地遭遇50年一遇的暴风雪袭击。一天晚上,沈燕明刚刚躺下休息,突然接到坑道全部断电的电话,他边穿衣服边找工具,带领两名战士冲进雪野,沿着高压线路用铁锹探着1米多深的积雪艰难前行。等查到高压线故障点时,他们已在深山里走出了10多公里。他让战友在下面打手电,自己爬上电线杆抢修,等他修完手脚被冻得完全失去知觉,硬是靠胳膊和腿抱  相似文献   

19.
正56年前,她们义无反顾来到新疆参加支边建设,成为兵团的一员。她们发扬兵团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巾帼不让须眉,将"千年冰峰无人开,要开神仙下凡来"海拔4280米的天格尔峰征服。近日,笔者在一师、阿拉尔市见到了被誉为"冰峰五姑娘"之一的姜同云。姜同云拿出成堆的照片、纪念章,向笔者介绍、讲述了"冰峰五姑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最难忘的事     
正今年42岁的刘冉召,是五师八十一团十连职工。他中等身材,说话干脆,办事干练。一身迷彩服给他增添了更多的"兵"味。1995年,刘冉召从山东来到八十一团十连,并成了团场的职工。十多年来,每年的职工冬季军训活动,他都没有落下。"这一辈子,没有当过一天真正的兵,小时候,梦想着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刘冉召说,"无奈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夙愿,没想到来兵团后,圆了我儿时的当‘兵’梦。"每年的冬季职工军训,刘冉召都积极报名参加,在队列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